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1 . 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取代而造成的突变称为碱基置换突变。根据碱基置换对肽链中氨基酸顺序的影响,碱基置换突变分为同义突变(肽链没有改变)、错义突变(肽链上氨基酸种类改变)、无义突变(肽链提前终止合成)和终止密码突变(肽链不能正常终止)四种类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DNA上一个嘧啶碱基能被另一个嘌呤碱基所取代
B.肽链上氨基酸数目增加一个,不可能是由于错义突变导致的
C.无义突变将导致染色体缺失,同义突变不容易被检测发现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错义突变,可通过DNA检测进行确诊
2021-05-17更新 | 60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届辽宁省“决胜新高考·名校交流”高三4月联考生物试题
2 . 水稻(2n=24)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栽培起源于中国。某些水稻品种存在着彩色基因,我国水稻育种专家采用传统育种方式与花药培养等技术手段相结合,选育出目标性状稳定的彩色水稻新品种。彩色水稻的叶色和穗色,除了野生型绿叶和绿穗以外,还具有其他颜色。种植过程施用生物农药和绿色肥料,除能观赏外,产出的稻米还可以食用,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让两种纯合的彩色水稻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植株的性状表现及数量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性状

绿叶绿穗

绿叶白穗

黄叶绿穗

株数

221

80

19


(1)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控制叶色和控制穗色的基因之间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2)F2植株中绿叶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科研人员在研究中获得了紫穗植株突变体,已知紫穗性状由一对隐性突变的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利用相关技术,对彩色水稻的穗色进行基因定位。
①单体(2n-1)可用于对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以野生型绿穗植株为材料,人工构建水稻的单体系(绿穗)中应有_________种单体。将紫穗突变体与该水稻单体系中的全部单体分别杂交,留种并单独隔离种植,当子代出现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时,可将紫穗基因定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体(2n+1)也可以用于基因定位。请设计实验,利用该水稻穗色纯合的野生型三体系植株对紫穗基因进行定位。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分析: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可对紫穗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
2021-05-17更新 | 49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辽宁生物高考真题及变式题(6)
3 . 酒精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试剂。下列有关不同浓度酒精应用的分析,错误的是(  )
研究目的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低温诱导染色
体加倍
绿叶中色素
的提取
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酒精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②无水乙醇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酒精的作用洗去浮色洗去卡诺氏液
A.①处: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
B.②处:酒精应与盐酸混合使用
C.③处:使色素溶解在酒精中
D.④处: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4 . 普通西瓜为二倍体,现有一株三体西瓜,体细胞中有三条7号染色体,且7号染色体上都含有基因A,下列关于该三体西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显微镜观察三体西瓜有丝分裂图像时,可在前期观察到7号染色体联会紊乱现象
B.该三体西瓜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A 基因数与染色单体数一直相等
C.仅考虑A基因,该三体西瓜减数分裂可产生两种基因型不同的配子
D.该三体西瓜授以普通西瓜的花粉,能获得无子西瓜
2021-05-17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辽宁省沈阳市二中高三四模生物试题
5 . 无融合生殖是指不发生雌、雄配子结合而产生种子的一种无性繁殖过程。下图为我国科研人员对杂交水稻无融合结籽品系的研究:含基因A的植株形成雌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所有染色体移向同一极,导致雌配子染色体数目加倍;含基因B的植株产生的雌配子不经受精作用,直接发育成个体。雄配子的发育不受基因A、B的影响。研究人员采用如图所示的杂交方案,获得了无融合结籽个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子代Ⅰ自交后代全部是无融合结籽个体
B.子代Ⅱ自交后代会产生染色体数目变异
C.子代Ⅲ自交可得到3种基因型的植株
D.无融合生殖可使水稻的杂种优势稳定遗传
6 . 将物种①(2n=20)与物种②(2n=18)杂交可产生子代③,对③将作如图所示处理。(注: ①的染色体和②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不会相互配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过程皆可发生
B.⑥是一个新物种
C.由③到④过程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
D.由①②到③的过程代表植物体细胞杂交
7 . 科研人员发现在癌组织中并非每一个癌细胞移植到免疫缺陷的裸鼠体内,都能形成肿瘤,往往需要106个癌组织细胞才能形成。化学药物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但癌组织中总有少数细胞能存活引起肿瘤的复发。根据上述现象,科学家推测肿瘤组织中存在肿瘤干细胞。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在致癌因子的诱导下,原来不具有致癌性的周期中细胞和终末分化细胞会转化为肿瘤干细胞。在肿瘤干细胞的增生过程中,部分肿瘤干细胞会失去致癌性(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裸鼠缺乏对肿瘤干细胞的识别和清除能力
B.肿瘤干细胞对化学药物耐受性高于癌细胞
C.正常干细胞与肿瘤干细胞具有相同的分裂和分化能力
D.肿瘤干细胞增殖过程发生了变异形成肿瘤组织的异质细胞群
2021-05-14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生物-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辽宁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
8 . 下列有关人体内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程度随年龄增长不断加强
B.衰老细胞体积变大,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C.体内有细胞衰老,即表明人体已经开始衰老
D.调控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可作为癌症治疗的策略之一
9 . 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XDY的二倍体动物某时期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仅绘出部分染色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细胞所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图示部分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B.将此图补充完整后,则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没有染色单体
C.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D.该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可产生含有X染色体的两种精细胞
10 . 在真核生物中组蛋白与DNA结合形成染色质。构成组蛋白的某些氨基酸残基可以发生乙酰化修饰,进而影响与组蛋白结合的DNA上基因的表达。组蛋白乙酰化是可逆的动态平衡过程,由组蛋白乙酰转移酶(使得特定赖氨酸被添加乙酰基)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消除赖氨酸上的乙酰基)共同完成。甲状腺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研究发现,与正常组织相比,甲状腺癌细胞的某类组蛋白的第9~14位以及第18位赖氨酸的乙酰化水平都偏高,而如果阻断细胞中此类组蛋白的第18位赖氨酸的乙酰化,则正常细胞不会发生癌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要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不发生基因突变,细胞就不会癌变
B.乙酰转移酶和去乙酰化酶能够特异性与组蛋白上赖氨酸识别
C.组蛋白乙酰化可能通过影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调控基因的转录过程
D.已经发生乙酰化的癌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能通过去除乙酰基团成为正常细胞或凋亡
2021-05-13更新 | 43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辽宁省“决胜新高考·名校交流”高三4月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