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0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人体的甲状腺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碘,碘进入人体后约70%﹣80%都聚集到甲状腺中。目前,甲状腺癌常采用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部分患者术后需辅以碘﹣131放射治疗。碘﹣131衰变过程中发出的β射线作用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肿瘤病灶,直接破坏残留甲状腺和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的目的。碘﹣131治疗后需隔离观察一周以上,两周内避免接触儿童及孕妇。
1.下列关于甲状腺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细胞是已分化的细胞
B.甲状腺细胞能直接表现出全能性
C.甲状腺细胞衰老后,吸收碘的能力下降
D.正常情况下,甲状腺细胞的衰老死亡是受基因调控的
2.下列关于碘﹣131放射治疗甲状腺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的增殖不受控制、不会转移
B.碘﹣131是放射性同位素,不会诱导细胞发生癌变
C.甲状腺癌细胞被碘﹣131放疗杀死,属于细胞凋亡
D.碘﹣131对儿童和胚胎存在致癌致畸风险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类Hunter 综合征是一种 X 染色体上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溶酶体中缺乏降解粘多糖的酶而使粘多糖在细胞中积累,导致细胞的损伤。某对健康的夫妇生育了一双子女皆患有此病,儿子的染色体组成正常,而女儿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
1.下列关于人类 Hunter 综合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诊断
B.人群中该病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C.该病的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
D.该致病基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2.关于材料中所示患病家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父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造成女儿性染色体异常
B.该对夫妇再生一个患病儿子的概率是1/2
C.儿子和女儿的致病基因均来自母亲
D.母亲细胞中溶酶体能合成降解粘多糖的酶
3 . GRoEL是一种特殊蛋白质,它能识别并结合没有折叠好的蛋白质,使其发生正确的折叠。下图为大肠杆菌中GRoEL基因的表达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过程需要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序列
B.乙过程形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完成丙过程
C.GRoEL能防止因蛋白质错误折叠导致的细胞损伤
D.GRoEL基因发生突变不会影响大肠杆菌代谢活动
4 . 经X射线照射的某紫花植株群体,发现一株植株后代出现了几株白花植株。现对白花植株出现的原因有以下两种猜测:
猜测一:X射线引起基因突变,从而导致后代出现了白花植株
猜测二:X射线引起染色体结构缺失,从而导致后代出现了白花植株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为猜测一,则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仍是白花植株
B.若为猜测二,则对白花植株照射X射线,其后代不会出现紫花植株
C.X射线照射处理为人工诱变,基因突变频率高于自发突变
D.可通过观察白花植株的染色体结构判断何种猜测正确
5 . 下列关于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叙述错误的是(       
A.“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需要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的形态
B.进行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时,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相等
C.“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时, 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应同向拼接才能确保模型的正确
D.“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时, 若用橡皮泥模拟 2对同源染色体, 则需要2 种不同的颜色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玉米(2n=20)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玉米雌雄同株,可自交也可杂交。玉米籽粒的甜与非甜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科研人员发现,将纯种甜玉米(甲)和纯种非甜玉米(乙)间行种植,植株甲的玉米穗上同时有甜玉米籽粒和非甜玉米籽粒,植株乙的玉米穗上全为非甜玉米籽粒。

1.下列关于玉米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玉米雌、雄花序的形成由性染色体控制
B.玉米染色体的物质组成为核糖核酸和蛋白质
C.玉米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DNA数为40
D.玉米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可观察到染色体组型图
2.有同学用放有黑、白围棋子的2个围棋罐为材料,模拟植株甲上的非甜玉米籽粒长成的植株进行自交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2个围棋罐分别模拟雌、雄花序
B.每1个围棋罐中的黑子和白子数量需相等
C.两罐中各摸取1粒棋子,记录组合结果以模拟非甜玉米植株的配子
D.将摸出的棋子放回罐中后混合均匀再重复摸取,并尽可能多操作
3.植株甲上的非甜玉米籽粒长成的植株进行单株种植,发现有一株的某个玉米穗上所结籽粒明显不同于其他。下列现象及可能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A.若所结籽粒全为甜玉米,可能是显性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
B.若所结籽粒全为甜玉米,可能是含有显性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C.若所结籽粒甜与非甜数量接近,可能是某种原因导致显性纯合子致死
D.若所结籽粒甜与非甜数量接近,可能是某种原因导致某类雌配子不育
2022-01-20更新 | 2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
7 . 有丝分裂中,若出现单附着染色体(如图所示,染色体的着丝粒只与一侧的纺锤丝相连),则在Mad2蛋白的作用下,细胞将延缓后期的起始。Mad2蛋白位于染色体的着丝粒上,当染色体着丝粒与两极纺锤丝相连并正确排列在赤道板上时,该蛋白消失;研究发现,当染色体受到两极相等拉力时,该蛋白也会消失。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中期正常排列的双附着染色体上无Mad2蛋白
B.对单附着染色体人为提供对极同等拉力,可能促进细胞进入后期
C.Mad2蛋白异常可能会导致子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
D.秋水仙素处理使得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破坏了Mad2蛋白
8 . 某生物基因组成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该生物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几种配子。下列关于这几种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配子一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B.配子二发生了染色体变异,最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C.配子三发生了染色体易位,原因可能是基因 b 转移到非同源染色体上
D.配子四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原因可能是染色体复制发生错误导致基因 A 或 a 缺失
2020-11-12更新 | 660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9 .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选材应选能进行有丝分裂的植物分生区细胞,否则不会出现染色体加倍
B.将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的目的是固定细胞形态,便于后期进行观察
C.使用酒精和盐酸混合液的目的是解离根尖细胞,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D.若实验操作正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三位科学家,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约1.8亿人感染了HCV。人体感染HCV易患丙型病毒性肝炎,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HCV病毒体呈球形,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在核衣壳外包绕着囊膜,囊膜上有刺突。下图表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过程。

1.下列有关HCV的叙述,正确的是(       
A.HCV的组成成分只有脂质和RNA
B.HCV的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相等
C.HCV的遗传物质的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
D.HCV的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进化速度较慢
2.下列关于HCV增殖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HCV的+RNA复制时,先合成-RNA再合成+RNA
B.HCV的+RNA进入宿主细胞后同时开始复制和翻译
C.HCV的+RNA既可作为复制的模板,也可作为翻译的模板
D.HCV的+RNA的翻译产物有些参与复制,有些组成蛋白质外壳
2021-03-14更新 | 19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1、2班)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