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水稻(2n=24)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杂交水稻是我国现代农业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使我国的水稻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一株雄性不育的野生稻改写世界水稻育种史,创造了雄性不育系、恢复系和保持系三个核基因纯合
品系的三系配套的第一代杂交水稻育种模式。
(1)水稻的雄性不育植株不能产生可育花粉,但能产生正常雌配子。利用雄性不育植株培育杂交水稻的优点是______,简化了育种环节,降低了工作量。
(2)水稻种群中存在着某对染色体的相应单体(2n-1)植株。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所形成的异常配子(n-1)与异性正常配子(n)结合。
(3)经研究发现,雄性不育由细胞质不育基因S和细胞核中隐性不育基因rf共同控制,细胞质和细胞核同时含有不育基因时才表现为雄性不育,雄性不育的基因型为S(rfrf),而细胞质或细胞核任一位置有可育基因时植株都表现为雄性可育,细胞质的可育基因为N,细胞核的可育基因为Rf,三系配套杂交水稻的两个隔离种植区如下:
   
恢复系的基因型为______。育种一区的目的是________
(4)1973年,石明松先生发现了水稻农垦58的光敏核不育株,并育成了首个光温敏核不育系农垦58S。农垦58S在长日高温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作为不育系用于杂交水稻制种;在短日低温条件下可育,是"两系法"杂交水稻最为典型的实例,开创了"二系"杂交水稻育种的新阶段,其过程如下:
   
请结合第(3)问及上图,请写出"二系"水稻育种法相对于"三系"水稻育种法的一个优点:_______
2 . 迟发性脊椎骨骶发育不良(简称 SEDL)是一类软骨发育不良遗传病。为了阐明SEDL发病的分子机制, 研究人员对 SEDL的致病基因和相应正常基因的结构及表达过程 进行了研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RNA适合作DNA的信使的理由是RNA的分子结构与 DNA很相似, _________的排列顺序可以储存遗传信息。根据图信息, mRNA前体剪接加工时, 合成功能正常的Sed1in 蛋白必需存留的序列是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研究表明:与正常基因相比, 致病基因仅在I2区域发生了A//T一 C//G碱基对的替换, 而且 mRNA的起始密码子位于致病基因的成熟mRNA缺失序列内。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推测, 致病基因I2区域的碱基变化导致SEDL遗传病的原因是:I2区域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 , 引起mRNA前体加工过程剪接方式的改变导致_______异常, 无法合成 Sed1in蛋白。
(3)图1是用DNA测序仪测出患者的一个DNA分子片段上被标记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TGCGTATTGG), 此 DNA片段上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____个。图2显示的脱氧核苷酸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从上往下序列)。
   
3 . 丰富多彩的生物界中,蕴含着形形色色的变异现象,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的随机性是指一个基因可能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向突变
B.DNA分子中发生三个以上碱基对的缺失或增添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有可能使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冠心病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4 . 某植物性别决定为XY型,控制该植物宽叶(B)和窄叶(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含窄叶基因(b)的花粉不育。基因D和d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DD、Dd和dd的植株分别表现为大花瓣、小花瓣和无花瓣,无花瓣植物不能吸引昆虫传粉,无法产生后代。回答下列问题:
(1)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实际种植中不存在______植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宽叶小花瓣雌株与宽叶小花瓣雄株杂交,F1中窄叶无花瓣植株占1/16,则亲本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F1随机交配,则F2中小花瓣植株占比为____________,无花瓣宽叶植株占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该植株的红花(R)和白花(r)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纯合红花种子经辐射处理后从中筛选出甲植株,甲产生的各种配子活性相同且无致死,且基因均能正常表达。将甲与正常白花植株杂交并筛选(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①辐射处理获得植株中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甲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筛选2不用光学显微镜就能选出“含异常染色体的个体”,因为只有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植株染色体形态正常,其余表现型均含异常染色体。
5 . 野生型果蝇眼色是暗红色,源自棕色素与朱红色素的叠加,已知棕色素与朱红色素的合成分别受A/a、B/b基因的控制。现有一棕色素与朱红色素合成均受抑制的白眼纯合突变体果蝇品系甲,用其进行系列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
   
杂交组合父本母本F2表型及比例
F1品系甲暗红眼:白眼=1:1
品系甲F1暗红眼:棕色眼:朱红眼:白眼=43:7:7:43
(1)上述杂交结果表明A/a、B/b基因很可能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均不考虑XY同源区段),且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杂交组合I、Ⅱ的F2表型及比例不同的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_,其中发生这种变化的性母细胞比例为___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
(3)多次重复上述杂交组合I时,发现极少数组合中所得F2全为暗红眼,而重复杂交组合Ⅱ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不变。据此推测极少数组合中所得F2全为暗红眼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4)已知野生型果蝇及品系甲均为SD+基因纯合子,研究人员发现上述极少数F1雄蝇(雄蝇T)的一个SD+基因突变为SD基因,SD基因编码G蛋白,G蛋白可与特定的DNA序列结合,导致精子不育。进一步用射线照射雄蝇T,得到一只如下图所示的变异雄蝇X,其中序列R/r是染色体上一段与精子不育现象有关的DNA序列,SD基因编码的G蛋白可与序列r相互作用,使含有序列r的精细胞发育异常并死亡。
   
①研究人员将雄蝇T与品系甲杂交,取子代中雄果蝇与品系甲雌果蝇杂交,后代全为暗红色,由此推测SD基因与A/a、B/b基因所在染色体的位置关系最可能为____________
②将雄蝇X与品系甲雌蝇杂交,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
6 . 巴氏小体指雌性动物的体细胞在间期时,在核膜内面的一块染色很深的染色质。巴氏小体实际上是浓缩了的X染色体,其上的基因不转录。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X染色体可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A.白虎不是老虎患白化病,而是色素基因SLC45A2发生了突变抑制了背景毛色黑色素的合成
B.若发现一只橙黑相间的雄猫,则该雄猫的基因型为XAXaY
C.地中海贫血的病因是HBB基因突变,影响RNA加工,引起β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而引发的
D.性染色体异常的患者XXYY可出现两个巴氏小体
7 . 某XY型性别决定的动物(2N=38)体内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异(图中A、B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发生的变异使染色体结构改变,数目不变
B.图示变异只可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C.发生了图示变异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观察到18个正常的四分体
D.图示变异和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都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023-05-18更新 | 271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期中生物试题变式题11-15
8 . 染色体平衡易位又称为相互易位,是指两条染色体发生断裂后相互交换,形成两条新的衍生染色体,基因总数未丢失,大部分平衡易位对基因表达和个体发育无严重影响,但对雌雄配子的活性有相同的影响。平衡易位(只考虑非同源染色体间片段的互换)杂合体的情况比较复杂,这和易位区段的长短有关。当易位区段较长时,在减数分裂I的前期,由于同源部分的配对,而出现富有特征性的“十”字形结构,称为“四射体”,如下图所示;如果易位区段很短,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可以不发生联会,各自独立。
(1)已知“四射体”中的每一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I的后期会随机移向一极,不考虑突变、交换等其它变异类型,仅考虑发生相互易位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基因,则易位杂合子理论上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____________

(2)若图中的四射体是在某雌性果蝇体内发现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果蝇该体细胞内含有6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
B.观察平衡易位染色体也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
C.平衡易位导致基因在不同的染色体上重新排列,属于基因重组
D.通过基因检测可以确定某个体是否为平衡易位者
(3)只考虑“四射体”中的染色体两两分离的情况,若各种配子均可育,各种类型后代都能存活,则一只易位杂合子雌果蝇与正常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子代中染色体正常的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4)已知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带有褐眼基因bw(对应的野生型基因为bw+),3号染色体上带有黑檀体基因e(对应的野生型基因为e+)。将2号和3号染色体的短片段易位的纯合野生型乙果蝇(做父本)与染色体正常的隐性纯合体甲果蝇(做母本)杂交得到F1(杂交过程如图所示),F1中的雄果蝇与母本进行回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而实际上只产生了野生型和双突变体两种类型后代,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若假说成立,则F1中雌雄果蝇互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9 . 下列遗传、变异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B.豌豆YyRR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C.果蝇由“正常眼”变成“花斑眼”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
D.通过化学诱变处理大肠杆菌可能引发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10 . 他莫昔芬(Tam)是一种治疗乳腺癌的药物,患者长期使用后药效降低。科研人员测定了初次使用Tam乳腺癌患者的癌细胞(细胞系C)和长期使用Tam乳腺癌患者的癌细胞(细胞系R)在不同Tam浓度下的死亡率(图1),以及细胞系C和细胞系R的氧气消耗速率及葡萄糖摄取速率(图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结果表明,长期使用Tam的患者癌细胞对Tam产生了耐药性
B.由图2可知,与细胞系C相比,细胞系R的有氧呼吸减弱,无氧呼吸增强
C.长期服用Tam的患者,同时服用抑制有氧呼吸的药物可以使Tam的效果更好
D.患乳腺癌的大多为女性,由此推测雌激素可能会促进乳腺癌细胞生长、抑制其凋亡
2023-04-07更新 | 241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期中生物试题变式题1-5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