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9 道试题
1 . 图是5q脊髓性肌萎缩症(SMA,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神经肌肉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时药物作用机理。5qSMA是由于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urvivalmotorneuron1,SMN1)变异所致。"诺西那生钠"是治疗该病的一种进口特效药,由以前70万/支降至现在3.3万元/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诺西那生钠"药物能够靶向识别,并剪接修饰 pre-mRNA,其本质只能是蛋白质
B.理论上从婴儿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开始,针对SMA疾病基因替代治疗的效果差不多
C.SMN 蛋白质在体内不会被降解,会出现积累
D.SMN1变异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2023-04-17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生物试题
2 . 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它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肺炎支原体首先通过其顶端结构粘附在宿主细胞表面,并伸出微管插入胞内吸取营养、损伤细胞膜,继而释放出核酸酶、过氧化氢等代谢产物引起细胞的溶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支原体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能够被酶分解
B.支原体能够进行无丝分裂,分裂时需要进行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C.支原体的细胞膜能够以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方式控制物质进出
D.支原体的变异类型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2023-04-17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生物试题
3 . 我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周中普教授应用独创的三结合育种法(物理、化学诱变和远缘杂交)精心培有出了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彩色小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诱变可以提高突变率,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B.诱变育种目的性较强,无需处理大量材料
C.没有生殖隔离的植物才能实现远缘杂交
D.诱导染色体加倍可解决远缘杂交子代不育的难题
2023-04-17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生物试题(重庆康德二诊)
4 . 某科研人员利用诱变得到的突变系甲和突变系乙小鼠(雌雄均有),开展了相关实验研究:
(1)将突变系甲与野生型进行杂交,其结果如下:
亲本杂交类型突变系甲(♀)
×野生型(♂)
突变系甲(♂)
×野生型(♀)
F2表现型野生型2829
突变型910
据实验结果可知,突变系甲相关基因发生了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其遗传遵循_________定律。
某同学分析认为该突变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
(2)经基因定位检测发现,突变系甲的突变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突变系乙是隐性突变,且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科研人员为探究两种突变体的基因关系,让两种突变体杂交,分析F2表现型及比例(不考虑其他变异)。
①若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说明两突变基因为3号染色体上的同一基因;
②若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说明两突变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③若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说明两突变基因为3号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
(3)检测突变系甲的突变基因表达产物发现,与正常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相比,该突变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从第185位后的氨基酸序列全部改变,并且由原来的316个氨基酸变为232个氨基酸。从基因结构及表达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5 . 囊性纤维化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诊断阵列是表面结合有单链DNA探针的特殊滤纸,其中“0”处放置正常基因的探针,“1~10”处放置该基因不同突变类型的探针,这些突变基因均为该病致病基因。检测#1~#3个体的相关基因,结果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放置多种探针的理论依据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B.由该检测结果可推知,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
C.根据检测结果可判定#1和#2正常、#3患有该病
D.若#2和#3能正常结婚,则生下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
6 . 端粒酶是细胞中负责延长端粒的一种酶,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把DNA复制损失的端粒填补起来,使端粒修复延长,使得细胞分裂的次数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衰老的细胞内端粒酶可能失去了活性
B.端粒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复合体
C.心肌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高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D.合理调控端粒酶的活性有助于癌症的诊断和治疗
2023-04-14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五)生物试题
7 . 植物可以产生一种对昆虫有毒性的化合物B,植物中的特有基因BtPMAT1产生的蛋白质可以使化合物B的毒性失效。研究发现烟粉虱体内也存在与BtPMAT1基因高度相似的序列,产物也能使化合物B毒性失效。通过转基因技术使番茄能产生特异性抑制烟粉虱中BtPMAT1表达的RNA分子,烟粉虱食用该转基因番茄后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烟粉虱通过基因突变产生高度类似BtPMAT1基因的序列,进而抵抗植物的化合物B
B.转基因技术使番茄产生的化合物B显著增多
C.大量种植转基因番茄可促使烟粉虱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定向改变基因频率
D.植物能产生化合物B和烟粉虱能抵抗化合物B,这是种间竞争的结果
2023-04-1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五)生物试题
8 . 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全雌株(只有雌花)和雌雄同株这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D和d基因控制,位于2号染色体。黄瓜果皮绿色和黄色分别由A和a基因控制,位于3号染色体。已知A或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异常时,含异常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现有基因型为Aadd的品系甲和基因型为AaDD的品系乙,品系甲细胞中控制果皮颜色的染色体异常,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可知,品系甲发生了________变异。若要确定品系甲细胞中A基因是否在异常染色体上,可让该品系植株自花传粉。若自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A基因在异常染色体上。
(2)品系甲、乙2号染色体上局部基因情况如图2所示,同时发现品系乙花蕾细胞中ASC基因和MYBI基因的mRNA含量显著高于品系甲,而BCAT基因的mRNA无显著差异。由上述结果推测,品系乙可能由于__________,从而促进了雌花的发育。
(3)为进一步确定控制全雌性状的基因,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相关基因进行编辑。该系统的核心组成包括gRNA和Cas9蛋白,gRNA可以识别并结合靶基因,引导Cas9蛋白对靶基因进行剪切,进而破坏靶基因结构。由于品系乙难以被直接编辑,研究人员以品系甲为背景选育了转基因植株丙和丁(图3),分别与品系乙进行杂交,结果见下表。转入植株丙和丁的基因可随配子传递给子代,表达的CRISPR-Cas9系统可在受精卵中发挥基因编辑作用。

                  F1

亲本

全雌株

雌雄同株

植株丙×品系乙

15

18

植株丁×品系乙


①根据表中结果,植株丙减数分裂后产生含有与不含有转入基因的配子的比例为________,含有转入基因的配子形成受精卵后,细胞中的________基因结构被破坏,表现为________,不含有转入基因的配子形成受精卵后,表现为________
②植株丁与品系乙杂交结果为________,说明MYBI基因不是控制全雌性状的基因。
2023-04-08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四)生物试题
9 . 兴趣小组利用洋葱根尖完成了实验①“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实验②“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盐酸能破坏①和②中根尖分生组织细胞间的连接,使细胞分散开
B.充分漂洗能提高染液对染色体的染色效果
C.在观察②的结果时,可观察到有丝分裂部分时期的细胞
D.在分裂旺盛期固定①的实验材料,能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10 . 果蝇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蜂王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雄蜂由蜂王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果蝇有丝分裂后期与雄蜂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相同
B.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与蜂王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数相同
C.果蝇有丝分裂前期染色单体数与蜂王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数相同
D.雄果蝇产生精子和雄蜂产生精子过程中,都会发生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现象
2023-04-03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生物冲刺卷(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