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16 道试题
1 . 帕博通过对已经灭绝的尼安德特人的线粒体DNA 的研究发现,生活在非洲之外的现代人体内都有1%~4%的基因来自尼安德特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基因与线粒体DNA发生的突变均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生活在非洲的现代人不具有尼安德特人基因,说明二者没有共同祖先
C.测定现代人类和尼安德特人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分子水平证据
D.现代人类与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存在的差异与变异的随机性、不定向性有关
2 . 某两性花二倍体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在自然条件下,既可进行自花受粉也可进行异花传粉。有少数花朵存在异常的减数分裂,可通过自花受粉形成四倍体植株,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过程中产生的异常配子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
B.在自然条件下,该植株也可能产生三倍体子代植株
C.图示产生的四倍体植株与原二倍体植株不属于同一物种
D.若环境改变,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更适应环境,则该种群会发生进化
2023-06-05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南省许平汝名校考前定位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3 . 澳大利亚一对小姐弟被确认为全球第二对半同卵双胞胎,发育成该对半同卵双胞胎的受精卵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图3中染色单体分离后分别移向细胞的三个不同方向,从而分裂成A、B、C三个细胞,其中两个细胞发育成姐弟二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卵子与2个精子受精,表明透明带、卵细胞膜反应未能阻止多精入卵
B.图2中来自父亲雄原核的染色体有24种形态,来自母亲雌原核的染色体有23种形态
C.若图4细胞A中父系染色体组仅1个,则细胞C含2个父系染色体组
D.这对小姐弟来源于母亲的染色体一般相同,来源于父亲的染色体不同
2023-06-04更新 | 2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生物试题(三)
4 . 养鸡业中,母鸡的经济效益比公鸡好,但鉴别小鸡的雌雄存在一定困难。家鸡染色体上的基因B使鸡爪呈棕色,不含基因B的个体鸡爪呈粉色。遗传学家利用X射线处理母鸡甲,最终获得突变体丁,流程如图所示(染色体未按实际大小比例画出),由此实现多养母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以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
B.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可区分乙、丙个体
C.③过程中,丙与bbZZ的公鸡杂交,子代中有1/2为bbZWB
D.将突变体丁与bbZZ的公鸡杂交,可通过观察鸡爪颜色对子代进行性别鉴定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猕猴桃性别演化的奥秘
猕猴桃属于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猕猴桃的祖先是两性花(一朵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植物,没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分,其发生雌雄异株演化背后的分子机制是什么?
猕猴桃Y染色体上的细胞分裂素响应调节因子基因(SyGI)在发育着的雄花中特异性表达,通过减弱细胞分裂素的信号,进而抑制雄花中的心皮(本应发育为雌蕊的结构)的发育。有意思的是,在常染色体上发现了一个SyGI的拷贝基因A,A在花器官各部分都不表达,却只在幼嫩叶片中高表达。系统发育分析推测,SyGI可能起源于200万年前,前体Y染色体获得了基因A.虽然SyGI与其祖先基因A编码的蛋白质结构相同,但由于二者在基因演化过程中启动子的关键序列发生变化,导致其表达部位完全不同,基因的功能也产生了分化。
继SyGI之后,研究人员分析猕猴桃早期花器官的转录组数据,发现了基因FrBy在雄蕊的花药中特异性表达,推测FrBy本就存在于猕猴桃的祖先种基因组中。其功能缺失突变(失活)导致了X染色体的产生。为此,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两性花植物拟南芥和烟草中FrBy的同源基因敲除,发现其雄性不育,花的表型与猕猴桃雌花类似。基于上述研究,科研人员提出“SyGI和FrBy双突变模型”,用以解释猕猴桃性别演化机制。
(1)猕猴桃Y染色体上的SyGI与性别决定相关,其变异来源涉及到(       
A.基因突变、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
C.基因突变、染色体数目变异D.基因重组、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变异
(2)某同学在完成猕猴桃性别演化“SyGI和FrBy双突变模型”假说示意图时,填写图中A、B、C、D内容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SB.SC.FD.F-
(3)下列实验结果支持“双突变模型”的实验组合是(       
①性染色体上的FrBy和常染色体上的A起源相同            ②性染色体上的SyGI和FrBy在雄花中特异性表达
③敲除猕猴桃雄株性染色体上的SyGI可获得两性花        ④转入FrBy的猕猴桃雌株可自花传粉产生子代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
6 . 研究发现,分泌蛋白的合成起始于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初始序列为信号序列,当它露出核糖体后,露出的核糖体在信号识别颗粒的引导下与内质网膜上的受体接触,信号序列穿过内质网的膜后,蛋白质合成继续,并在内质网腔中将信号序列切除。合成结束后,核糖体与内质网脱离,重新进入细胞质。下列基于以上事实的推测,错误的是(       
A.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B.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并不都是分泌蛋白
C.用3H标记谷氨酸R基的羧基可追踪上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D.控制信号序列合成的基因片段发生突变,可能不会影响该蛋白的继续合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位于果蝇某常染色体上的基因S上插入了一个碱基对而发生基因突变,导致该基因控制的性状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S突变后,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变
B.基因S突变后,其所含的氢键数量不变
C.该变异可为果蝇种群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D.基因S突变后,其嘌呤碱基所占比例不变
8 .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图甲、丙为正常棉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部分时期的显微图像,图乙、丁为抑制剂X 处理导致异常分裂的显微图像,图乙中箭头所示为抑制剂X处理后获得的一些分离滞后的染色体,因这些染色体不进入细胞核中,最终会形成染色体消减的雄性假配子,即图丁中的“☆”,该假配子与正常的雌配子发生假受精(卵子接受精子的刺激,但不发生精卵融合)并发育为单倍体(染色体数=1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应选择棉花雄蕊经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并进行观察
B.图甲细胞可能正在发生基因重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棉花体细胞相同
C.图丙细胞中核DNA 与染色体数之比为1∶1
D.图丁所示☆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范围为[0,13)
9 . 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6)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
   
A.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B.图中细胞有 3 个四分体,DNA 分子数量可能多于 12
C.该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可能为 aBX、aBXA、AbY、bY
10 . 精氨酸依赖型菌株不能在缺少精氨酸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但可作为鸟氨酸发酵的优良菌种。如图为野生型谷氨酸棒状杆菌经诱变获得精氨酸依赖型菌并进行筛选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野生型菌液的培养皿中不会出现菌落
B.乙培养基与甲相比可能缺少了精氨酸
C.紫外线照射可导致谷氨酸棒状杆菌发生可遗传变异
D.乙中的菌落是通过影印法接种获得的,菌落A为鸟氨酸发酵的优良菌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