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14 道试题
1 . 下列遗传病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是(  )
A.猫叫综合征
B.唐氏综合征
C.苯丙酮尿症
D.青少年型糖尿病
7日内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天立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2 . 研究表明,果蝇的性别由X染色体数(X)与常染色体组数(A)的比例决定:当X/A≥1时个体为雌性;当X/A≤0.5时个体为雄性;若0.5<X/A<1时个体具有两性特征。细胞中无X染色体会使胚胎致死,Y染色体对果蝇的性别不起作用,但对雄性的育性有作用。下列相关正确的是(       
A.可育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必为XY,雌果蝇中只有性染色体为XX才可育
B.若某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OY,则它能与正常雌果蝇交配产生后代
C.性染色体为XXY的果蝇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子代性染色体可能异常
D.若某果蝇有3个常染色体组并有两条X染色体,则该果蝇具有两性特征
3 . 基因重组使产生的配子种类多样化,进而产生基因组合多样化的子代。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工杂交育种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
B.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有性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
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D.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由于基因重组,后代会出现基因型为aa的个体
4 . 微管属于细胞骨架的一种,处于组装和去组装的动态平衡中,与细胞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秋水仙素可以阻止微管的组装,紫杉醇可以阻止微管的去组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骨架维持着细胞形态,锚定并支撑着众多细胞器
B.不同生理状态下的细胞内,微管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C.秋水仙素能阻止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而紫杉醇不能
D.适宜浓度秋水仙素和紫杉醇都能用于癌症的临床治疗
7日内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5 . 山羊草属某些种的一条染色体附加到不同基因型的小麦(2n=42)中,具有完全或不完全的杀配子的作用,这种额外的一条染色体被称之为杀配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缺乏杀配子染色体的一组染色体会发生高频率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缺乏杀配子染色体的配子出现致死或半致死的情况。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A.A为杀配子染色体,配子①为可育配子
B.配子②中染色体结构变异程度小于配子①
C.杀配子染色体上的基因具有优先传递到下一代的优势
D.利用半致死配子可研究染色体结构变异产生的性状改变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卷生物(五)(重庆专版)
6 . 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的有序更迭和整个细胞周期的运行,需要“引擎”分子,即周期蛋白依赖蛋白激酶(CDK),已知的CDK有多种,其可促进靶蛋白的磷酸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CDK失活,细胞周期将无法正常运转,使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受阻
B.肿瘤细胞表现为细胞周期调控失控,CDK可作为抗肿瘤药物的靶点
C.不同种类CDK使相应靶蛋白磷酸化进而驱动细胞周期顺利进行
D.CDK基因与周期蛋白基因都是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细胞中特有的基因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金科新未来联考高考生物仿真模拟试卷(4月份)
7 . 某隐性遗传病,其致病a基因是由A基因编码的序列部分缺失产生。对图1所示家族成员(都未知基因型和表型)中的1~6号分别进行基因检测,得到的条带如图2所示。(注:基因检测是从人的组织中提取DNA,经酶切、电泳和DNA探针杂交得到条带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成员8号的基因型是XAY
C.7号是携带者的概率是1/2
D.基因A的编码序列部分缺失产生基因a,这种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8 . 遗传物质的改变可能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的实质就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
B.“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突变和精卵随机结合
C.在自然条件下,互换导致的基因重组并不会普遍发生在各种生物类群中
D.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基因的特定碱基进行修改,原理是基因重组
9 . 土壤中的铁多以不溶于水的复合物(Fe3+)形式存在,植物根细胞能够吸收的Fe2+在土壤中的含量极低。双子叶和其他非草本单子叶植物根表皮细胞的质子泵分泌H+,降低土壤pH,以提高Fe3+的溶解性,并通过特定的阴离子通道分泌柠檬酸和苹果酸等螯合剂(能与金属离子配位结合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环状络合物,也称络合剂)与Fe3+结合,分布于根表皮细胞细胞膜表面的三价铁还原酶利用NAD(P)H还原螯合状态的Fe3+,产生Fe2+,同时加大了细胞膜两侧的H+电化学梯度,驱动Fe2+转运蛋白对Fe2+的吸收,具体过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e2+通过Fe2+转运蛋白进入根细胞消耗的能量直接来自ATP
B.编码三价铁还原酶的基因发生突变,直接影响根细胞对Fe2+的吸收
C.Fe2+转运蛋白转运Fe2+的速率与细胞膜外H+和Fe2+的浓度呈正相关
D.三价铁还原酶和Fe2+转运蛋白的数量受植物自身铁离子数量和状态的调控
10 . 研究人员利用60Co-γ射线处理某品种花生,获得了高油酸花生突变体。研究发现,该突变与花生细胞中的M基因有关,含有MA基因的花生油酸含量与原花生品种无显著差异,含有MB基因的花生油酸含量较高,从而获得了高油酸型突变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利用60Co-γ射线处理花生的方法属于人工诱变,具有可在短时间内提高突变概率等优点
B.MA基因和MB基因都是通过基因突变形成的,两基因中的嘧啶碱基所占比例相同
C.MB基因中“A—T”碱基对的插入,可能导致具有活性的某种蛋白质无法合成
D.若直接在M基因的第442位插入一个“A—T”碱基对,则也可获得高油酸型突变体
7日内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