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研究者用蚕豆(2N=12)进行有关细胞分裂和DNA复制的研究。实验过程如下:
I.将蚕豆幼苗培养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染色体及放射性情况。
Ⅱ.当DNA分子双链都被3H标记后,再将蚕豆幼苗转移到含有秋水仙素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无放射性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染色体及放射性情况。请分析回答:
(1)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在分裂间期会完成____________
(2)Ⅰ中,在第一次分裂时,观察染色体最清晰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此时有放射性的染色体有____________条。
(3)Ⅱ中,添加秋水仙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起作用的时期是____________期。第一次分裂结束后,子细胞中染色体最多有____________条,其中含放射性的染色体有_____________条。
(4)实验表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
2021-08-25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2 . 下图是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图解,请回答:

(1)过程③在细胞的___________中进行,因为这一过程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最终导致合成的血红蛋白异常,这一改变称为___________
(2)④上的三个碱基序列是___________,这一碱基序列被称为是缬氨酸的___________,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___________种。
(3)谷氨酸和缬氨酸的通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3 . 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其 6 号染色体上有等位基因 A(高茎)和 a(矮茎);9号染色体上有 B(有色)和 b(无色),D(糯质)和 d(非糯质)两对等位基因,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对相对性状在遗传过程中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有高茎有色糯质、高茎无色糯质和矮茎无色非糯质三个纯合品系的玉米种子供选择,请设计简单的杂交实验方案,验证图甲中 B(b)和 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相关基因的片段不发生交叉互换。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偶然发现形态异常的 9 号染色体,这条染色体的一端上带有一个染色体结,另一端附加了一段 8 号染色体的片段,形态如图乙所示。
该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_,若要直观确认该变异的出现可采用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上述含有异常 9 号染色体的双杂合子有色糯质玉米作父本,与正常的隐性纯合个体(母本)进行测交,在后代中出现了 4 种表现型,比例为 4:4:1:l(不考虑基因突变)。其中三种个体的有关染色体的组成情况如图丙所示,请参考图丙格式,画出第四种表现型个体的染色体组成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含有异常 9 号染色体的双杂合子有色糯质玉米作母本进行测交实验,后代中出现 2 种表现型,比例为 1:1,那么若让上述含有异常 9 号染色体的杂合子有色糯质玉米自交,在发生同样的上述变异情况下,后代中有色糯质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4 . 回答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问题:

(1)如图甲表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图中①②表示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其中②过程为________,缬氨酸的密码子(之一)为________
(2)图乙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则图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表示两种类型的变异。其中属于基因重组的是________(填序号),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________(填序号)
5 . 小麦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用种子繁殖。控制小麦高秆的基因A和控制小麦矮秆的基因a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小麦抗病的基因B和控制小麦感病的基因b是一对等位基因,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若要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矮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所选择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确定表现型为矮秆抗病小麦是否为理想类型的最适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某同学设计了培育小麦矮秆抗病新品种的另一种育种方法,过程如下所示。
选择合适亲本F1F1花药甲植株乙植株基因型为aaBB的小麦种子。
其中的③表示____技术,④应在甲植株生长发育的____时期进行处理,乙植株中矮秆抗病个体占____
(3)自然情况下,A基因转变为a基因的变异属于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6 . 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
(2)过程⑤常采用_____,由AaBb得到Ab个体。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势是_____
(3)过程④在完成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过程7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
2020-12-07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生物试题(一)
2020高二·上海·学业考试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7 . 人通过视锥细胞的视蛋白来分别感受红、绿、蓝三种颜色,其中红视蛋白异常导致红色盲,绿视蛋白异常导致绿色盲,这两个蛋白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紧密连锁,且会发生如图所示的交换。

1.该变异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______________期。
2.图中可能导致的变异是(       
A.碱基对缺失B.染色体结构变异
C.碱基对替换D.染色体数量变异
3.含有图中染色体4的男性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某红色盲的家系图
4.据图判断遗传病属于_______(显性/隐性)遗传病。

5.Ⅲ-8与表现型正常的男性婚配,生出红色盲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患者性别一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一个患有该病的男性,想要生育正常的孩子,应采取___________的措施后再生育。
A.基因检测B.基因治疗
C.遗传咨询D.染色体分析
2020-12-0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生物试题
8 . 科研人员将甲、乙两小麦品系进行下图所示杂交,培育抗赤霉菌感染的小麦品系。

(1)染色体组成为42+RR的小麦品系甲中,除含有小麦的42条染色体外,还具有两条来自鹅观草的R染色体, R染色体携带抗赤霉病基因和其他一些不利基因。染色体组成为42+CC的小麦品系乙中,除含有小麦的42条染色体外,另有两条来自山羊草的C染色体。
①据图分析,F1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________,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
②据图可知,甲、乙两品系之间并没有出现生殖隔离,因为它们的F1________
(2)C染色体被称为“杀配子染色体”,具有引起染色体变异的作用。
①配子中染色体断裂导致出现易位、缺失等变异,这些变异属于染色体________变异。
②需从F2中选择具有________性状的个体,进行多代自交及赤霉病抗性检测,最终获得赤霉病抗性品系。该品系具有赤霉病抗性是由于________
(3)自然界存在着农作物的许多近缘物种,如鹅观草就是小麦的近缘物种之一。请结合本研究,从遗传与进化的视角简要阐释近缘物种对于农作物品种改造方面的价值:________
2020-09-14更新 | 3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高一学业水平适应性练习生物试题
9 . 科研人员调查某家系耳聋的遗传方式和发病原因并绘制了家系图,如图1所示。

(1)据图分析,该耳聋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________性遗传。研究表明,该耳聋为单基因遗传,则Ⅲ-3的基因型与Ⅱ-6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Ⅱ-6与Ⅱ-7再生育一个健康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2)科研人员确定了该耳聋相关基因(基因C)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并进行测序,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分析,该种耳聋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基因C控制合成C蛋白,C蛋白功能异常,会导致相邻细胞间的间隙连接通道受阻,影响细胞间________,耳蜗细胞内的K+浓度过高,进而引起耳聋。
(4)若能在妊娠早期及时发现耳聋,则可以为减少耳聋患儿的出生或有效干预幼儿早期的语言功能发展,防止又聋又哑的发生。结合本研究,做产前诊断的方法为________
2020-09-11更新 | 50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高一学业水平适应性练习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遗传组成不同的两个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一代,产量等多个性状常优于双亲,这种现象称为杂种优势。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杂合种子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1)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已有七千年以上历史。我国南方主要种植籼稻北方主要种植粳稻。籼稻和粳稻是由共同的祖先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经过长期的__________,进化形成的。
(2)将多个不同的籼稻、粳稻品种间进行两两杂交,获得三种类型F1(分别表示为籼-仙,籼-粳,粳-粳)。统计F1的小花数、干重等性状的平均优势(数值越大,杂种优势越明显),结果如图1。可知籼-粳具有更强的杂种优势,说明两个杂交亲本的__________差异越大,以上性状的杂种优势越明显。

(3)尽管籼-粳具有更强的杂种优势,但由部分配子不育,导致结实率低,从而制约籼-粳杂种优势的应用。研究发现,这种不育机制与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1、A2和B1、B2)有关。通常情况下,籼稻的基因型为A1A1B1B1粳稻为A2A2B2B2。A1A2杂合子所产生的含A2的雌配子不育;B1B2杂合子所产生的含B2的雄配子不育。
①根据上述机制,补充籼稻×粳稻产生F1及F1自交获得F2的示意图,用以解释F1结实率低的原因____________
②为克服粗-粳杂种部分不育,研究者通过杂交、连续多代回交和筛选,培育出育性正常的籼-粳杂交种,过程如图2。通过图中虚线框内的连续多代回交,得到基因型A1A1B1B1的粳稻。若籼稻作为连续回交的亲本,则不能得到基因型A2A2B2B2的籼稻,原因是F1(A1A2B1B2)产生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配子不育。
                                                               
③在产量低的甲品系水稻中发现了A、B基因的等位基因A3、B3(广亲和基因),含有广亲和基因的杂合子,雌雄配子均可育。请写出利用甲品系培育出育性正常的籼-粳杂交稻的流程__________。(用文字或图示作答均可)
2020-08-31更新 | 4878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高中生物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生物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