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5 道试题
1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成功对接开启了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守的时代,下列关于太空中开展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太空中水平放置的植物,体内的激素能进行极性运输和主动运输
B.血液是细胞外液的组成部分,无重力环境中血液更多地分配到头部和上身
C.太空特殊的环境能诱发基因突变,是航天育种培育新品种的原理
D.太空课堂中,用荧光标记的心肌细胞节律性地收缩需要ATP的参与
2 .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原理、现象或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

生物学实验

实验原理

实验现象或结论

A利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探究光合作用O2的来源同位素示踪显示O2中氧元素的来源O2中的氧元素全部来自H2O
B用低温诱导洋葱根尖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低温可使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C摘除公鸡睾丸,观察其鸡冠形状、啼鸣和求偶行为的变化减法原理探究睾丸对第二性征和性行为的影响睾丸分泌的雄激素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和性行为
D将淀粉酶、蔗糖酶分别加入到淀粉溶液中,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淀粉酶组出现砖红色沉淀,蔗糖酶组不出现砖红色沉淀淀粉水解能产生还原性糖,还原性糖可与斐林试剂发生显色反应
A.AB.BC.CD.D
3 . 中外科学家经多年合作研究,发现circDNMT1(一种RNA分子)通过与抑癌基因p53表达的蛋白结合诱发乳腺癌,为解决乳腺癌这一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53基因突变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B.p53蛋白能够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C.circDNMT1高表达会使乳腺癌细胞增殖变慢
D.circDNMT1的基因编辑可用于乳腺癌的基础研究
2023-06-12更新 | 8384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广东生物高考真题试卷
4 .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s)是一种人体运动能力、协调能力障碍的单基因遗传病,图1为某SCAs6患者(SCAs中一种亚型之一)的家系图,图2为该病致病CACNA基因和正常基因编码链的部分碱基序列,其编码的蛋白为钙离子通道蛋白。

   

(1)研究人员对家系中正常个体进行相关基因检测,CAG都为重复22次一种类型, 由此判断致病CACNA基因为位于_______(常/X/Y)染色体上的_______(显性/隐性)致病基因。
(2)根据图2判断SCAs6的变异类型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

(3)致病CACNA基因所表达的钙离子通道蛋白的功能异常,根据图2推测可能的原因是该蛋白质的       
A.氨基酸种类增加B.氨基酸种类减少
C.氨基酸数量增加D.氨基酸数量减少

图3表示SCAs6患者神经—肌肉接头模式图,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

   

(4)图3所示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称为_____ ,该方式与细胞膜具有_______的特性相关。
(5)下列关于图3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①中含有神经递质
B.②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兴奋时,轴突末梢处的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D.兴奋的传递方向为②→③→④

(6)SCAs6患者运动障碍的原因是可能在神经冲动传导时     
A.体内缺钙B.钙离子内流减少
C.神经递质含量减少D.钠离子通道减少
5 . 人体细胞膜表面装饰的糖链被称为聚糖。当细胞癌变时,聚糖结构会发生巨大变化,如癌细胞表面岩藻糖基化的丧失会损害对TRAIL的敏感性,TRAIL(一种诱导死亡的淋巴因子)可与癌细胞表面的TRAIL受体结合并杀死癌细胞,但不杀死正常细胞。研究人员确定了使癌细胞容易受到TRAIL诱导的聚糖结构,并研发出各种靶向TRAIL受体的抗癌药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会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下降,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B.TRAIL不杀死正常细胞的原因可能是正常细胞表面缺少TRAIL受体
C.靶向TRAIL受体的抗癌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恢复癌细胞表面的岩藻糖基化
D.靶向TRAIL受体的抗癌药物可以与TRAIL受体结合直接杀死癌细胞
2023-06-0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南省郑州市等3地高三下学期6月期末理综生物试题
6 . 研究表明,普通白菜中的青梗菜持绿突变体nye的持绿性(衰老后叶片仍然保持绿色的特性)由隐性核基因Bnyel控制。其产生的机理是其正常基因的第二外显子(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序列)中插入了一段40bp的DNA片段(图中“↑”所示位置),导致了移码突变,致使翻译提前终止,从而使叶绿素降解酶功能异常,不能催化叶绿素降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rnyel基因转录时以α链为模板,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
B.正常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可以借助显微镜直接观察
C.移码突变导致叶绿素降解酶的结构异常,是基因间接控制性状的一种表现
D.青梗菜突变体nye持绿性基因的突变可增强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7 . 野生型小麦(WT)易感染白粉病而倒伏,感病(抗病)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A/a、B/b和D/d控制。科研人员获得了三对等位基因同时突变的抗病小麦突变体1(产量明显降低)和抗病突变体2.研究发现WT和突变体1中均存在小麦增产基因TMT,但二者B(或b)基因特定序列的表观遗传修饰可限制基因TMT表达,且感病基因的突变会产生加速衰老等不良效应,使突变体1产量较WT明显降低。为了确定A/a、B/b和D/d三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及与小麦产量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结果如图1、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a、B/b和D/d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B.图1中F2纯合体感病个体的比例为1/64
C.突变体2未扩增到B(b)基因片段的原因可能是突变导致与引物结合的序列缺失
D.突变体2中B(b)基因突变可能会破坏其表观遗传修饰从而使TMT基因减弱表达
8 . 无义突变是指由于某个碱基的改变使代表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突变为终止密码子,从而使肽链合成提前终止。“遗传补偿”是指基因在突变失活后,可以通过上调与此基因序列同源的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弥补其功能,无义突变是激活遗传补偿效应的必要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遗传补偿效应有利于突变个体的正常发育和存活
B.在某mRNA中创建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可能触发遗传补偿效应
C.各种基因突变均可通过遗传补偿效应维持生物体性状不变
D.“遗传补偿”分子机制的发现为遗传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9 . 研究人员利用EMS 对玉米进行诱变处理,获得突变体P,其叶片呈浅绿色。P与两种叶色正常的玉米品系 B73、Mol7 及浅绿色突变系 Zrmcd1 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F1F2
①B73 × P绿色2854 绿色、885 浅绿色
②Mol7 × P绿色165 绿色、53浅绿色
③Zrmcd1 × P178绿色:181浅绿色
A.EMS 能诱发基因发生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发生随机突变
B.P叶片颜色变浅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C.①②表明P的叶色基因为隐性突变,其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D.③表明P 与 Zrmcd1 的叶色基因遗传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0 . 线粒体与糖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线粒体功能障碍所致的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最重要的病理机制,线粒体基因突变是遗传性糖尿病的一种最常见的形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线粒体能产生[H],也能消耗[H],能产生ATP,也能消耗ATP
B.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人吸入18O2后,在线粒体中可以产生C18O2和H218O
D.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线粒体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结构异常,从而引发糖尿病
2024-02-29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开学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