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20 道试题
1 . 为提高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持久性,将高粱、玉米等棉铃虫的寄主植物与转基因抗虫棉混作,从而为棉铃虫提供庇护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混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B.混作可以改变棉铃虫抗性基因的突变方向
C.庇护所可使敏感型棉铃虫在种群中维持一定的比例
D.棉铃虫与寄主植物之间是共同进化的
2022-12-24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第一次检测考试生物试题
2 . 在研究生物变异的现象中经常涉及到“单体与单倍体”、“三体与三倍体”的相关知识,其中单体是指二倍体生物细胞中缺失1条染色体,而三体是指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多了1条染色体。若某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二倍体生物的单体可用2n—1来表示
B.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C.二倍体生物中的三体可用2n+1来表示
D.三倍体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联会出现紊乱,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
3 . 研究发现,apo-B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肝肾细胞中有4563个氨基酸,但 在小肠细胞中有2153个氨基酸,原因是小肠细胞中的脱氨酶将apo-B的 mRNA上的一个碱基C转变成U,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脱氨酶可进行基团修饰,导致apo-B基因发生结构改变
B.脱氨酶具有特异性,能识别并结合于RNA上的特定序列
C.由题意可推导,UAA是终止密码子,导致翻译提前终止
D.该机制可导致同一基因控制合成出不同种类的蛋白质
4 . 马铃薯因自交不亲和,常利用茎块进行营养繁殖。中国科研工作者通过基因敲除等技术克服了马铃薯自交不亲和的障碍,选育出含有益突变的二倍体植株做亲本,再通过杂交获得“杂种马铃薯”。这是我国“优薯计划”实施以来取得的突破性成果。请根据信息推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1和过程2通过基因敲除和连续自交等可获得有益突变的纯合子
B.过程1和过程2由于交叉互换可获得不含显性有害突变的纯合子
C.过程3实现有益突变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同时抑制了隐性有害突变性状的出现
D.为保持过程3所获得的杂种马铃薯的优良性状,可通过茎块进行营养繁殖
2022-12-20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慈溪市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猕猴桃性别演化的奥秘并完成下面小题。
猕猴桃属于雌雄异株(同一植株上只有雄花或雌花)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型。猕猴桃的祖先是两性花(一朵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植物,没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分,其发生雌雄异株演化背后的分子机制是什么?
猕猴桃Y染色体上的细胞分裂素响应调节因子基因()在发育着的雄花中特异性表达,通过减弱细胞分裂素的信号,进而抑制雄花中的心皮(本应发育为雌蕊的结构)的发育。有意思的是,在常染色体上发现了一个与基因序列高度相似的基因A,A在花器官各部分都不表达,却只在幼嫩叶片中高表达。系统发育分析推测,可能起源于2000万年前A的一次复制事件,原始的Y染色体因获得A而诞生。虽然与其祖先基因A编码的蛋白质结构相同,但由于二者在基因演化过程中启动子的关键序列发生变化,导致其表达部位完全不同,基因的功能也产生了分化。
之后,研究人员分析猕猴桃早期花器官的转录组数据,发现了基因在雄蕊的花药中特异性表达,推测本就存在于猕猴桃的祖先种基因组中,其功能缺失突变(失活)导致了X染色体的产生。为此,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两性花植物拟南芥和烟草中的同源基因敲除,发现其雄性不育,表型与猕猴桃雌花类似。基于上述研究,科研人员提出“双突变模型”,用以解释猕猴桃性别演化机制。该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植物性别演化的认识,还可用于调控作物的性别,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价值。
(1)基因和A启动子序列的差异,使得不同组织中__________酶与其结合的情况不同。
(2)决定性别涉及到的变异来源有_______。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
(3)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概括出了在花芽发育为雄花过程中的作用_______。但是,该同学在构建完善猕猴桃性别演化“双突变模型”假说模式图时,出现了错误,请你帮助他(或她)指出模式图中A、B、C、D内容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S        B.S        C.F        D.
(4)下列实验结果支持“双突变模型”的有__________。
A.性染色体上的和常染色体上的A起源相同
B.性染色体上的在雄花中特异性表达
C.敲除猕猴桃雄株性染色体上的可获得两性花
D.转入的猕猴桃雌株可自花传粉产生子代
(5)写出植物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在实践生产上的一项应用。_________________
2022-12-17更新 | 28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患者血红蛋白β链第6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G变为GUG,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缬氨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密码子的简并性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基因突变的影响
B.基因突变后,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数量与嘧啶碱基的相等
C.该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影响生物性状
D.人缺铁性贫血症的发病机理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相同
2022-12-1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好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7 . 单倍体育种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纯化育种材料,在蔬菜品种改良、加速品种选育进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受到育种专家的重视。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别诱导离体的雌、雄配子发育而获得的蔬菜幼苗均为单倍体
B.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直接影响原材料分化成完整植株
C.需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蔬菜植株幼苗
D.通过单倍体育种得到的蔬菜细胞中含有某基因的染色体只有一条
2022-12-1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学试题
8 . 普通西瓜是二倍体。把二倍体西瓜的幼苗用秋水仙素诱导加倍,可以得到四倍体植株。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二倍体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得到三倍体植株,此三倍体植株在二倍体植株花粉的刺激下,会结出无子西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诱导形成四倍体时,一般是把秋水仙素溶液滴在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
B.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得到三倍体后代,说明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仍然是同一个物种
C.上述过程获得的无子西瓜有时也会有少量种子原因是三倍体植株发生了基因重组
D.上述四倍体植株的体细胞都含有4个染色体组
2022-12-16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9 . 随着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的成功研制和研发,已经达到将其用于治疗和控制人类糖尿病,并将其产品在国内形成产业化,替代进口同类产品的目的。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分析,错误的是(       
A.基因重组发生在生物体的遗传过程中
B.基因重组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C.两对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可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D.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高茎和矮茎性状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2022-12-1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宫颈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子,癌细胞将会不受机体控制,可以连续进行分裂。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比分裂期长
B.癌细胞能够连续进行分裂可能与端粒酶活性强有关
C.癌细胞是外界因素导致的,与遗传物质无关
D.癌细胞的分裂期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