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9400 道试题
1 . 在有丝分裂中期,若出现单附着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粒只与一侧的纺锤丝相连,如下图所示),细胞将延缓后期的起始,直至该染色体与另一极的纺锤丝相连,并正确排列在赤道面上。此过程受位于前期和错误排列的中期染色体上的MAD2蛋白的监控,正确排列的中期染色体上没有MAD2蛋白。用玻璃微针勾住单附着染色体,模拟施加来自对极的正常拉力时,细胞会进入分裂后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细胞中出现单附着染色体,细胞将一直停留在分裂中期
B.MAD2蛋白会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周期性的合成与消失
C.细胞分裂能否进入到后期与来自两极纺锤丝的均衡拉力有关
D.癌细胞的染色体排布异常时仍能继续分裂可能与MAD2基因发生突变有关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可利用甲(高产不耐盐)、乙(低产耐盐)两种二倍体植物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杂种植株,实验流程如图所示,①~⑤为相关操作过程。

1.下列关于原生质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生质体为未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过程①获得的原生质体通常呈球形
C.制备原生质体时常置于0.5~0.6mol/L的甘露醇溶液中
D.原生质体融合利用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②可利用电刺激、离心或聚乙二醇等诱导
B.过程③可通过除去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方式实现细胞壁的再生
C.获得杂种细胞标志着植物体细胞杂交完成
D.胚状体到目的植株进行筛选的原因是含有非目标品种
3.下列关于该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杂种细胞通过过程④形成的愈伤组织分化程度高,分裂能力弱
B.胚状体为未分化的、类似于种子胚的结构体,可发育成完整植株
C.杂种细胞培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染色体丢失、结构异常等情况
D.通过该过程培育植株的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2023-09-1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八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3 . 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无法合成某种氨基酸,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纯化某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部分流程图,①②③④代表培养基,A、B、C表示操作步骤,D、E为菌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②④为完全培养基,③为基本培养基
B.A操作的目的是提高突变率,增加突变株的数量
C.B的正确操作是用涂布器蘸取菌液后均匀地涂布在②表面
D.经C过程原位影印及培养后,可从④中挑取D进行纯化培养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在核糖体,上合成一条由110 个氨基酸形成的单链多肽(前胰岛素原)。前胰岛素原的氨基端具有一段信号肽,能够将其引导进入内质网腔,随后信号肽被切除,剩余的多肽折叠形成胰岛素原。胰岛素原随后进入高尔基体。高尔基体是完成分泌蛋白最后加工和包装的场所,可将胰岛素原水解为相同数目的胰岛素和C肽。胰岛素释放后在经过肝脏和肾脏时被大部分降解,而C肽则不会被肝脏和肾脏降解,在血液中存在的时间比较长,浓度较稳定。
1.下列关于胰岛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
B.前胰岛素原在附着型核糖体上合成
C.只有破坏肽键才能使胰岛素功能丧失
D.胰岛素以胞吐的形式离开胰岛B细胞
2.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B.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和细胞膜都具有直接联系
C.胰岛B细胞的高尔基体比上皮细胞要少一些
D.溶酶体的各种水解酶由高尔基体直接合成
3.根据材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前胰岛素原进入内质网腔是随机的
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都存在破坏肽键的酶
C.胰岛素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膜面积先增大后减小
D.可测定血液中C肽含量来推断胰岛的功能状态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903年,关国遗传学家萨顿等人在研究蝗虫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过程中发现,雄蝗虫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22+X),雌蝗虫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22+XX)。萨顿等还发现染色体的行为与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基因)的行为存在着平行的关系。他还敏锐地指出,染色体数目显然少于生物体性状对应的遗传因子(基因)数,所以遗传因子(基因)可能位于染色体上。1904 年,德国细胞学家鲍威尔也独立提出了染色体遗传理论。1928年,细胞学家威尔逊将他们的学说命名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1.下列关于蝗虫性别和体内不同细胞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雌雄蝗虫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均有12条染色体
B.雄蝗虫产生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产生的后代性别比例约为1: 1
C.雌蝗虫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
D.有丝分裂后期,雄蝗虫细胞的染色体数比雌蝗虫细胞的染色体数少1条
2.下列叙述中不能体现基因与染色体平行行为的是(  )
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形成配子时,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开,同源染色体也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C.形成配子时,细胞中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是自由组合
D.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每方,同源染色体中也如此
3.下列关于“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学说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
B.该学说能圆满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
C.该学说的主要内容是染色体可能是基因的载体
D.该学说的依据是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一致性
6 . “伴侣蛋白”是一类协助细胞内蛋白质折叠的蛋白质。枯草杆菌素(由枯草杆菌分泌)的折叠需要“伴侣蛋白”的协助,“伴侣蛋白”与多肽以共价键相连接,在成熟多肽完成正确折叠后,“伴侣蛋白”通过水解作用与枯草杆菌素脱离,其自身不参与构成枯草杆菌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伴侣蛋白”能识别多肽链的未成熟构象
B.“伴侣蛋白”反应前后结构不变,与酶有相似的特征
C.“伴侣蛋白”组装枯草杆菌素的场所最可能是高尔基体
D.“伴侣蛋白”受紫外线作用变性后还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024-02-2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金科大联考】 2021-2022学年高三5月质量检测生物(河北卷)
7 . 新冠病毒包膜表面的S蛋白能识别人体细胞膜表面的ACE2受体并导致病毒入侵人体细胞。制备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的线路是:提取新冠病毒RNA→通过RT-PCR(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扩增筛选RBD蛋白(S蛋白中真正与ACE2结合的关键部分)基因(图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图2)→导入CHO细胞并培养→提取并纯化RBD蛋白→制成疫苗。图3为利用电泳技术对PCR的产物进行纯度鉴定,1号泳道为标准(Marker),2号泳道为阳性对照组,3号泳道为实验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RT-PCR技术获取RBD蛋白基因时,需加入逆转录酶、TaqDNA聚合酶
B.利用PCR扩增含有限制酶切点的RBD蛋白基因时,应选择的引物为引物4、引物5
C.2号泳道是以(提纯的)RBD蛋白基因片段为材料所做的阳性对照组
D.为提高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正确连接效率,应选择限制酶EcoRI切割
8 . 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分裂与细胞黏附机制相互联系,前者完成细胞数量的增加,后者将增加的细胞固定在生物体结构中的正确位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核膜、核仁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B.浆细胞在受到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变短,对其他细胞黏附减弱
C.细胞必须在开始分裂前完成对周围环境的黏附可能与糖蛋白有关
D.该项研究对科学家了解癌细胞在人体内的扩散机制及治疗至关重要
2023-02-05更新 | 36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回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核心模拟卷3生物试题
9 . GRoEL是一种特殊蛋白质,它能识别并结合没有折叠好的蛋白质,使其发生正确的折叠。下图为大肠杆菌中GRoEL基因的表达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过程需要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序列
B.乙过程形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完成丙过程
C.GRoEL能防止因蛋白质错误折叠导致的细胞损伤
D.GRoEL基因发生突变不会影响大肠杆菌代谢活动
2022·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990年,科学家首次用基因治疗手段成功治愈了一位因为缺乏正常的腺苷脱氨酶(ADA)基因而导致严重复合免疫缺陷症的患者,其治疗思路如图所示。

1.目前基因治疗常用的载体是逆转录病毒。下列关于基因治疗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选用感染率高且对宿主细胞没有毒性的逆转录病毒作为载体能提高基因治疗的成功率
B.T细胞1是受体细胞,回输前可能需要对T细胞2严格筛选
C.经过基因治疗后,康复后的女病人产生的卵细胞中存在正常的ADA基因
D.若要根治此病,宜选用造血干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2.基因治疗在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安全性、伦理性问题等。下列对基因治疗的认识或态度,正确的是(       
A.所有基因治疗的策略都是用正常基因去替换突变基因
B.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基因治疗只适用于治疗遗传病
C.对于体外无法培养的细胞,可通过载体直接将基因导入患者体内细胞进行治疗
D.基因治疗具有难以预料的潜在安全隐患,不应该继续研究和发展
2022-12-20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生物预测卷(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