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综合(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如图为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图,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①处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可用光学显微镜检查植株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加倍情况
B.二倍体植株和四倍体植株杂交前,要对四倍体植株进行去雄及套袋处理
C.①处的染色体变异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D.②和③处的处理方法不同,若亲本二倍体植株基因型为Aa,则三倍体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4种
2 . 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可用于诱变育种和多倍体育种,作用的细胞分裂时期相同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产生新的基因和新的基因型
C.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过程中产生了可遗传变异
D.普通小麦花粉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由其发育来的个体是三倍体
2019-03-07更新 | 361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3 . 中国是世界上首个种植水稻的国家,也是首次在水稻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的国家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水稻育种专家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请结合下列中国水稻育种材料,分析回答:
材料1:1956年,我国有种专家利用自然矮秆突变体成功培育出抗倒、耐肥、高产的籼稻“广场矮”品种,实现了我国水稻的首次大幅增产。
材料2:袁隆平利用天然雄性不育的野生稻首次培育出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稻,平均每年多解决6000万人的粮食问题,实现了我国水稻的第2次大幅增产。
材料3:20世纪90年代,育种工作者利用亲缘关系较远的籼稻和粳稻杂交培育出杂种优势更明显的超级籼粳稻,再增产20%以上。
材料4:搭载航天卫星培育的“五工稻1号”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透、香味浓郁、口感绵软,成为餐桌大米的首选。
材料5:本世纪初,有科学家尝试将C4植物相关基因引入水稻,以提高水稻的抗旱力和产量
材料6:2015年,我国培育的四倍体水稻成功突破结实率低的技术瓶颈,使多倍体水稻育种成为新世纪绿色革命的助推器。
(1)培育籼稻“广场矮”品种利用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利用同一原理的还有材料______________的育种过程,这一育种方法需要大量处理供试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5运用的育种原理与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不同的是该育种方法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
(3)已知水稻是自花传粉植物,某水稻优势性状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两对基因都纯合时才表现为杂种优势衰退,若杂交种水稻(BbDd)自然状态传粉,则子代中杂种优势衰退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故杂交稻需年年制种。
(4)四俗体水稻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倍体水稻与二倍体水稻___________(是/不是)同一物种,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利用生物工程改造生物特性,从而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下列有关措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基因突变原理培育成青霉素高产菌株
B.利用基因突变原理培育成生产人干扰素的酵母菌
C.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成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
D.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能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玉米
5 . 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培育杂合子优良品种可用自交法完成②我国用来生产高产青霉素菌种的原理和杂交育种的原理相同③欲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可用诱变育种的方法④由单倍体育种直接获得的二倍体良种为纯合子⑤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⑥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A.①②③B.④⑤C.④⑤⑥D.③④⑤
6 . 下列事件与所利用的原理相符的是( )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染色体变异B.无籽西瓜的培育——单倍体育种
C.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基因突变D.猫叫综合征——基因重组
7 . 艾滋病病毒约有100种不形态,形成较多不同变异类型的根本原因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环境变化D.染色体变异
2020-10-20更新 | 12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如图表示利用农作物①和②培育出⑥的过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过程Ⅱ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均可发生
B.Ⅰ→Ⅴ过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C.Ⅰ→Ⅲ→Ⅵ的过程中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D.在①②⑥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9 . 各种育种方法或技术都有其优劣之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传统的育种方法周期长,可选择的范围有限
B.通过人工诱变,人们有目的地选育新品种,能避免育种的盲目性
C.杂交育种难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过程繁杂缓慢,效率低
D.基因工程可以实现基因在不同物种之间的转移,人们可以定向选育新品种
10 .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从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并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知野生型青蒿为二倍体,茎秆中白色(Y)对紫色(y)为显性,叶片中稀裂叶(R)对分裂叶(r)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分析回答问题:
(1)通过一定的处理让野生型青蒿成为三倍体植株,该三倍体青蒿_______(填“可育”或“高度不育”),这种三倍体青蒿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变异属于____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2)用X射线照射分裂叶青蒿以后,r基因中一小段碱基序列发生变化,使分裂叶转变为稀裂叶,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____
(3)现用白秆分裂叶植株与紫秆稀裂叶植株杂交,F1均表现为白秆稀裂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4)染色体变异可导致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整体缺失,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染色体缺失的植株可以存活,两条都缺失的植株不能存活。现有基因型为YyOR的植株(“0”代表该染色体缺失,下同)与基因型为yyOr的植株杂交,子一代存活植株中紫秆稀裂叶的比例是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