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9:3:3:1和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控制,其花色色素合成途径如图1所示。现以三个白花纯合品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基因通过控制_____的合成继而控制细胞内物质的代谢过程,从而控制该植物的花色; 影响花色的色素分布在细胞的_____(结构)中。
(2)实验一中, 品系1 的基因型是_____, F2白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
(3)实验二F2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种。实验一、二F2红花植株杂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
2024-02-2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2 . 请结合有关遗传规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则该遗传_____(填“可以”或“一定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____
(2)基因型为AaBb(黄色圆粒)的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圆∶黄皱∶绿圆∶绿皱=3∶1∶1∶3,不考虑致死,如用该AaBb个体自交,则后代中绿皱的比例为_____
(3)人类ABO血型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IA、IB、i三个复等位基因控制,仅考虑控制ABO血型的基因,人群中有_____种杂交组合(不考虑正反交)可以用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4)基因组印记指后代某一基因的表达取决于遗传自哪一个亲代的现象。生长激素主要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介导发挥作用。小鼠 IGFs基因属于印记基因,IGFs基因(用A表示)正常表达的小鼠体型正常,称为野生型。科学家为研究小鼠IGFs基因对其表现型的影响,做了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①由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分析,小鼠来自_____(填“父本”或“母本”)的A基因可以表达;实验一中F1 小鼠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
②若实验一中母本小鼠的父本(M)表现型为侏儒,则M的基因型是_____。若将实验一中母本小鼠进行测交,预测子代的表现型为_____
3 . 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除草剂抗性(由基因M/m决定)、高油酸含量(由基因N/n决定)是甘蓝型油菜的重要育种目标。草害一旦发生,就会导致油菜产量与品质降低;高油酸菜籽油被认为是有益健康、烹炸稳定的优质食用油。甘蓝型油菜621R品系具有多种优良性状,但不抗除草剂且油酸含量不高。现以621R为受体材料,通过基因工程将一个除草剂抗性基因和一个高油酸基因分别导入不同植株染色体上,再通过自交分别构建抗除草剂和高油酸含量的纯合品系。现有两组实验:
实验一:621R×纯合品系甲→F1(抗除草剂)→F2(不抗除草剂:抗除草剂)=346:980
实验二:621R×纯合品系乙→F1(高油酸)→F2(低油酸:高油酸)=33:94
(1)从两组实验结果可以推出,抗除草剂为_______性状,高油酸含量为_______性状。
(2)将实验一F2中抗除草剂个体自交,后代抗除草剂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将实验二中F2高油酸个体自由交配,后代表现为高油酸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3)若用F1代中的抗除草剂植株和F1代中的高油酸含量植株进行杂交,统计大量后代发现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1:1:1:1,该实验结果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除草剂抗性和油酸含量两对相对性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高原地区的M品系水稻对纹枯病不具有抗性,P品系水稻对纹枯病具有抗性,但无法适应该地区的生态气候。为培育适应该地区生态气候的抗纹枯病水稻品种,科研人员进行杂交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P品系和M品系水稻进行杂交,F1全为抗病植株,若将F1自交,F2中抗病 : 不抗病=3:1,抗病植株随机杂交,F3抗病植株中可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
②BC1F1与M品系水稻进行杂交时,需从BC1F1中选择______(填“抗病”或“不抗病”)的植株进行杂交。
③过程I有利于保留____________(填“M”或“P”)品系水稻的优良性状。
2023-12-21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4 . 番茄是世界主要蔬菜之一,为严格的自花授粉作物,杂种优势能极大提高番茄的产量、抗病及抗逆表现,因此番茄生产基本上都是应用杂交种。
(1)科学家获得了位于4号染色体的ps-2基因隐性突变体,表现为雄性不育,在杂交育种时,选育雄性不育植株的优点是___________
(2)番茄野生型为雄性可育,突变体甲和突变体乙均为雄性不育(均只有一对基因与野生型不同)。下表为3个不同番茄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序号


后代的表型及比例

野生型×突变体甲

全为雄性可育(杂种1)

野生型×突变体乙

全为雄性可育(杂种2)

杂种1×杂种2

全为雄性可育

根据杂交组合一和二可知,雄性可育性状是由_____性基因控制。根据杂交组合三,推测控制两个突变体的相关基因为______(填“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
(3)若在雄性不育系大田中发现一株苗期绿茎隐性突变体。实验证明苗期紫茎和绿茎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利用SSR技术可以进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SSR、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的SSR不同,因此常用于染色体特异性标记。研究者将紫茎和绿茎杂交,F1自交后提取F2中苗期绿茎突变体50株单株的叶肉细胞DNA,利用4号染色体上特异的SSR(与ps-2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进行PCR扩增,实验证明苗期绿茎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请在下图1中画出PCR扩增、电泳后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科研人员选择纯种宽叶番茄与窄叶番茄杂交,F1全部为宽叶,F1自交,F2的性状比例为9:7.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宽叶、窄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F2中出现宽叶和窄叶比例为9:7的原因是______,F2的窄叶有______种基因型,若F2的宽叶自花传粉,则子代中窄叶的比例为______
②自然界中存在“自私基因”,即某一基因可以使同株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另一基因的雄配子部分死亡,从而改变子代的性状表型的比例。若宽叶、窄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F2中出现出现宽叶和窄叶的比例为9:7是“自私基因”作用的结果,则此比例出现的原因是:F1中携带______(填“A”或“a”)基因的雄配子,有______的比例死亡。
(5)我国科学家在番茄基因组中鉴定到154个在雄蕊中特异表达的基因,选取其中的一个基因SlSTR1作为靶标基因(T表示)。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番茄的SlSTR1基因进行定向敲除获得雄性不育系(tt,绿色)。将正常功能的SlSTR1基因(T)和控制花青素合成的SlANT1基因(A表示)连锁在一起,共同转回到雄性不育系中,从而获得了紫色的转基因保持系(图2):关于图2所示转基因保持系制备过程及在农业生产的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基因保持系通过杂交可产生雄性不育系又可产生转基因品系
B.可通过幼苗颜色准确鉴定不育株用于杂交种子生产
C.该技术用于杂交制种的不育系并不含任何转基因成分
D.该研究策略易推广到其他蔬菜、花卉等园艺作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研人员分别对某种甜瓜和某烟草品种进行了若干研究,并得到了以下一些科研数据或资料,请据此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一种甜瓜(2n)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经自交得到F2,结果如下表。

性状

相应的基因及其所在的染色体

母本

父本

F1

F2

果皮底色

A/a,4号染色体

黄绿色

黄色

黄绿色

黄绿色∶黄色≈3∶1

果肉颜色

B/b,9号染色体

白色

橘红色

橘红色

橘红色∶白色≈3∶1

果皮覆纹

E/e,4号染色体F/f,2号染色体

无覆纹

无覆纹

有覆纹

有覆纹∶无覆纹≈9∶7

已知A、E基因同在一条染色体上,a、e基因同在另一条染色体上。不考虑互换、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等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①基因E(e)和F(f)遵循____定律;F1产生的配子类型有____种。②F2的表型有____种,F2中的无覆纹果皮植株中,黄色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F2中黄绿色无覆纹果皮橘红色果肉的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是____
(2)液泡膜蛋白TOM2A的合成过程与分泌蛋白相同,该蛋白影响烟草花叶病毒(TMV)核酸复制酶的活性。与易感病烟草品种相比,烟草品种TI203中TOM2A的编码序列缺失2个碱基对。被TMV侵染后,易感病烟草品种有感病症状,TI203无感病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有____
①TOM2A的合成不需要游离核糖体
②TI203中TOM2A基因表达的蛋白与易感病烟草品种中的不同
③TMV核酸复制酶可催化TMV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
④TMV侵染后,TI203中的TMV数量比易感病烟草品种中的多
(3)TMV与烟草之间的种间关系属于____,研究两者的种间关系,这属于____水平上的研究。
2023-12-1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抽测二生物试题
6 . 普通小麦AABBDD(2n=6x=42)是自花传粉植物,条锈病是世界范围内小麦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CY29、CY30、CY31是导致小麦条锈病的三种病菌。小麦纯系M853-2、M853-4对CY29、CY30、CY31三种病菌均表现为高抗,纯系MingXian169对三种病菌均表现出感病,让MingXian169与不同亲本杂交,所得F1自交获得F2的结果见下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等,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1

M853-2对CY31

杂交组合

F2代反应型及株数

分离比

抗:感

M853-2(♂)×MingXian169(♀)

181

142

9:7

MingXian169(♂)×M853-2(♀)

175

138

9:7

表2

M853-2对CY29

杂交组合

F2代反应型及株数

分离比

抗:感

M853-2(♂)×MingXian169(♀)

19

109

9:55

MingXian169(♂)×M853-2(♀)

17

106

9:55

表3

M853-4对CY30

杂交组合

F2代反应型及株数

分离比

抗:感

M853-4(♂)×MingXian169(♀)

150

47

3:1

MingXian169(♂)×M853-4(♀)

152

51

3:1

表4

M853-4对CY31

杂交组合

F2代反应型及株数

分离比

抗:感

M853-4(♂)×MingXian169(♀)

190

63

3:1

MingXian169(♂)×M853-4(♀)

170

57

3:1


(1)普通小麦体属于_____________倍体。做人工杂交实验前需要在花药和子房都没有成熟时,去除____________本每朵花的花药。
(2)表1中杂交组合F1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F2中抗性植株自花传粉,后代中抗性植株的比例占____________
(3)由表2可知,M853-2对CY29植株的抗性是由____________对基因决定的,它们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其中F2抗性植株有_____________种基因型。F2感病植株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__
(4)由表3和表4可知M853-4对CY30和CY31的抗性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验证这两对基因是否为同一基因或两者的位置关系,可以让M853-4与MingXian169杂交,对杂交后代同时接种两种病菌CY30和CY31,F1对两种病菌均有抗性,F1自花传粉:①若F2中,____________,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F2中,同时抗CY30和CY31:感病=3:1,则_____________
2023-11-25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果蝇(2N=8)是遗传学研究中的常用材料。果蝇的体色黑体(A)对灰体(a)为显性,翅形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均在常染色体上,野生果蝇的翅色是无色透明的。现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得到的F1代全为黑体长翅,F1代间随机交配。
(1)若F2代出现9∶7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___________种杂合子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2)若因某种精子没有受精能力,导致F2代的4种表现型比例为5∶3∶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F2代黑体长翅果蛹中双杂合子个体占___________;若用F1代的雄果蝇进行测交,则其子代有___________种表型;
(3)进一步研究发现,存在另一组C/c基因影响果蝇翅型,c基因纯合时表现为小翅。这种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的现象称为“隐性上位”。选择均为纯合的残翅雌果蝇与小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长翅,让F1中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中长翅;残翅∶小翅=9∶3∶4,且小翅果蝇均为雄性。据此分析:C/c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F2中长翅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为长翅果蝇的概率是___________
(4)GAIA/UAS是一种基因表达调控系统,GAL4蛋白是一类转录因子,它能够与特定的DNA序列UAS结合,并驱动UAS下游基因的表达。科研人员将一个GAL4基因插入到雄果蝇的一条3号染色体上;一个UAS-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随机插入到雌果蝇染色体组中一条染色体上,但无法表达,只有与插入GAI4基因的雄果蝇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中,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才会表达(如下图所示)。甲科研小组利用上述的一对转基因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中绿色翅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2,杂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如下表:
   

F1

绿色翅∶无色翅=1∶3

F2

绿色翅∶无色翅=9∶7

①根据甲组后代分析,可判断UAS-GFP是否插入到3号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_
②乙科研小组在重复甲组的杂交实验时,发现F2中雌雄果蝇的翅色比例不同,请你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若统计F2中雌雄果蝇翅色比例是___________,说明推测原因是正确的。
2023-11-22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8 . 果蝇(2n=8)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材料,其体细胞中II、III、IV号染色体为常染色体,I号染色体为性染色体。野生型翅脉对网状翅脉为显性,受等位基因N、n控制;正常翅对短粗翅为显性,受等位基因D、d控制。请分析回答:
(1)网状翅脉果蝇与纯合野生型翅脉果蝇进行正反交结果均相同,并不能判断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为该对基因也可能位于___
(2)若基因N、n位于II号常染色体上,野生型翅脉雄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___个N基因。
(3)若N、n基因和D、d基因均位于II号常染色体上。纯合正常翅网状翅脉与纯合短粗翅野生型翅脉果蝇杂交。F1相互交配得到F2下,表型及比例为___。选F2中野生型翅脉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F3,则F3中正常翅网状翅脉果蝇占的比例为___
(4)若另有黑体、灰体,长翅、残翅两对性状,均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其双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9:7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___种杂合子自交不会出现性状分离的现象。
(5)GAL4/UAS是一种基因表达调控系统,GAL4蛋白是一类转录因子,它能结台UAS,并驱动UAS下游基因的表达。科研人员将一个GAL4基因插入到雄果蝇的一条III号染色体上;一个UAS-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随机插入到雌果蝇染色体组中一条染色体上,但无法表达,只有与插入GAL4基因的雄果蝇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中,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才会表达(如下图所示)。科研小组利用上述的一对转基因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中绿色翅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2,杂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如下表:
F1F2
绿色翅:无色翅=1:3绿色翅:无色翅=9:7
仅根据杂交后代___分析,可判断UAS-GFP___(填“插入”或“未插入”)到III号染色体上。若UAS-GFP插入位置为X染色体,则F2中绿色翅雄蝇的比例是___
2023-11-18更新 | 27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期中生物试题
9 . 鸡(ZW型)的羽色主要是由皮肤中的黑色素沉积导致。目前已知控制羽色的基因由两对等位基因(E/e、F/f)控制,现选择纯合黑羽和纯合黄羽进行正反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亲本F1表现型及比例F1雌雄个体杂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
正交组黑羽♀×黄羽♂黑羽♀:黑羽♂=1:1黑羽♂:红羽♂:黄羽♂:黑羽♀=4:3:1:8
反交组黑羽♂×黄羽♀黑羽♂:黑羽♀=1:1黑羽♀:红羽♀:黄羽♀:黑羽♂=4:3:1:8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F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形成,f基因无相关作用,且F基因对E基因存在显性上位效应:即当两个显性基因共同作用于同一个性状时,F基因的存在会抑制E基因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F2的比例可知,E/e和F/F位于___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正交组和反交组的F2性状均表现出_______________现象,表明其中至少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2)研究发现,E/e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f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位于______________
(3)反交组合中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正交组合中F2红羽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
(4)分别取正反交组合中的红羽鸡杂交,所得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
(5)进一步研究发现,红、黄、黑等色素的合成均起始于酪氮酸酶的催化作用,酪氨酸酶受的合成Tt基因(与E/e、F/f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均不同)的控制,具体如下:

现将一含基因t、e的红羽雄鸡与含基因t的反交组F1黑羽雌鸡杂交,后代中黄羽雌鸡占比为____________,白羽鸡占比为______________
2023-11-11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学业水平监测生物试题
10 . 番茄是人们喜爱的水果,其果皮颜色有黄皮和透明皮,果肉颜色有红色肉、黄色肉和橙色肉。科研人员用两个纯系番茄植株杂交,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研究基因的分离定律,最好选择番茄的________(填“果皮”或“果肉”)颜色进行研究。
(2)番茄果肉的不同颜色属于________性状,控制其果肉颜色基因的遗传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3)只考虑果肉颜色,F2中红色肉番茄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取F2黄色肉番茄植株自交后代中橙色果肉占________
(4)现假设基因A/a控制果皮颜色,基因B/b和D/d控制果肉颜色。其中显性基因均表现完全显性,当D基因存在时,果肉为红色肉,当D基因不存在时,B基因和b基因分别控制黄色肉和橙色肉。上述杂交实验F2中未出现黄皮橙色肉和透明皮黄色肉的性状,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2023-11-04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东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