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关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推测,科学家们找到了很多直接或者间接证据,并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提出了科学的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死亡的小鼠体内可以分离到的细菌是________
(2)艾弗里完成体外转化实验后,有学者认为“DNA可能只是在细胞表面起化学作用形成荚膜,而不是起遗传作用”。利用S型肺炎链球菌中存在能抗青霉素的突变型(这种对青霉素的抗性不是荚膜产生的),有人设计了以下实验推翻该观点:
R型菌+________(填“抗青霉素的S型DNA”或“普通S型DNA”)+青霉素,若出现________,则DNA有遗传作用。
(3)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标记含32P的T2噬菌体的方法是________,不用同位素14C和18O标记的原因是________
(4)实验中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含31P),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________(填“31P”、“32P”或“31P和32P”),原因是________。若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培养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_______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
2024-05-15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S型肺炎链球菌能引起小鼠得败血症,R型菌则不能。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进行了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加热杀死的S型菌不能引起小鼠得病,而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活的R型菌混合之后注入到小鼠体内能引起小鼠得病,并在得病的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活的S型菌。
材料二: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楚究竟是什么物质将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又进行了肺炎链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他们从活的S型菌中抽提DNA、蛋白质、荚膜,用离心的方法将它们分离,然后分别与活的R型菌混合,进行液体悬浮培养。最终结果证明了DNA是促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物质。
材料三: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赫尔希和藜斯根据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巧妙地设计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一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
(2)对材料二内容进行整理和补充
分组:A.蛋白质+R型菌→R型菌
B.荚膜+R型菌→____
C.DNA+R型菌→____
D.DNA+____+R型菌→R型菌
结果检测:制作____,并在显微镜下观察肺炎链球菌是否有荚膜。
(3)材料三中使用同位素对噬菌体进行标记时,为了区分DNA和蛋白质,应使用____标记DNA,使用____标记蛋白质。将标记好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为了将噬菌体与细菌分离开来,应先____后离心。若标记的是DNA,离心后将在____(填“悬浮液”或“沉淀物”)中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
(4)材料二和材料三实验中共同的关键思路是____
2024-04-15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3 .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表了论文:《核酸的分子结构——DNA的结构》,人类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阐明了遗传物质的构成和传递途径。在此后短短的几十年里,人类破解了一个又一个生命之谜。攻克癌症、摆脱遗传病......曾经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也变得触手可及。
(1)当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前,虽然人们已经知道DNA和RNA这两种核酸,但关于遗传物质的争论从未暂歇,很多伟大的科学家都为之付出了努力,比如艾弗里等人进行的离体细菌转化实验,如下图。

肺炎链球菌是原核生物,原因是________,S型肺炎链球菌的菌体有多糖类的________,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有毒性,可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上述实验结果是,甲组培养皿中存在________,乙组培养皿中存在R型菌落,丙组培养皿中存在R型菌落;实验结论是________是遗传物质。
(2)在人们已经得到DNA的双螺旋结构之后,科学家们通过一个非常巧妙的实验,首次在分子水平上成功地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如下图)。

该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有________(填两种);第三代中,含14N标记的DNA占________。DNA复制过程所需的酶主要有两种,是________,若某DNA分子片段共2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60个,连续复制2次则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____个。
2023-04-26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钱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4 .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图为艾弗里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表格为赫尔希、蔡斯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分析并回答问题:

编号

实验过程和操作结果

结果

A组

35S噬菌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

B组

32P噬菌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


(1)从理论上分析,图中培养基上生长出的菌种类型为______(填“R型菌”、“S型菌”或“R型菌和S型菌”)。若将S型菌的DNA与DNA酶混合处理后加入R型菌的培养基中,培养基上生长出的菌种类型为______(同上)。
(2)A组和B组实验中,35S标记了噬菌体的______32P标记了噬菌体的______。该实验中,______(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____________
(3)在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A组放射性检测的结果为:上清液放射性______(填“高”或“低”),沉淀物放射性______(同上)。在该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若A组实验操作时搅拌不充分,则会使沉淀物放射性______
(4)以上两个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则其彻底水解产物有______种。
2022-05-21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越州中学、钱清中学和上虞区崧夏中学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3-14高二下·浙江杭州·期中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__________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图解
(2)该实验是在__________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证明__________的化学成分
(3)在对R型细菌进行培养之前,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上面图解的实例,可以做出_________的假设.
(5)为验证上面的假设,他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如图2所示):该实验中加入DNA酶的目的是_________,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6)通过上述两步实验,仍然不能说明__________,为此他们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该实验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请利用DNA酶做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1)实验设计方案:
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
第二步:按照表格中的处理,制备培养基
组合编号ABC
处理_______________加入提取出的S型
细菌DNA
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_______________生长情况。
(2)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
2019-06-29更新 | 92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