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1 道试题
1 . 沃森和克里克发现的DNA双螺旋结构在生物学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们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图1是DNA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14N和15N是元素N的两种稳定的同位素,这两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含15N的DNA密度大,因此,利用离心技术可以在试管中区分含有不同N的DNA.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⑤表示_______,④表示_______(用文字表示)。
(2)已知该DNA片段共有4×108个碱基对,其中碱基C的数量占全部碱基的30%,则该DNA分子中碱基A是_____。该DNA分子第3次复制,需要周围环境提供_____个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3)科学家将被同位素标记的DNA分子(14N/15N-DNA)放到只含15N的培养液中培养,让其复制两次。将亲代DNA和每次复制的产物分别置于离心管中进行离心,结果分别对应图2中的a、b、c。三个结果中密度为中的DNA分子的数量比为______,c结果中含15N标记的DNA单链与含14N标记的DNA单链的比例为______
(4)将根尖分生区细胞(其核DNA分子为14N/15N-DNA)置于只含有14N的培养液中培养,在图2中的d处画出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一条染色体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DNA分子的相对位置______
2023-05-07更新 | 40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下列关于DNA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2n-1×m个
B.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G+C占碱基总数的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的G+C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
C.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后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
D.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标记的占1/2n
3 . 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是小鼠大脑中表达最为广泛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也广泛分布于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其主要作用是影响神经可塑性和认知功能。众多研究表明,抑郁症与BDNF基因甲基化水平及外周血中BDNFmRNA含量变化等有关。左图为DNA甲基化机理图,右图为BDNF基因表达及调控过程。

(1)DNMT3是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结合左图和已有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DNA分子中甲基胞嘧啶不能与鸟嘌呤配对
B.DNA甲基化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C.DNA甲基化可能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
D.DNA甲基转移酶发挥作用需与DNA结合
(2)右图中过程③以________________为原料,若该过程某tRNA的反密码子序列为5'-GAA-3',则其识别的密码子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
(3)miRNA-195是miRNA中一种,miRNA是小鼠细胞中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miRNA,,该物质与沉默复合物结合后,可导致细胞中与之互补的mRNA降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mi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识别mRNA
B.miRNA能特异性的影响基因的表达
C.不同miRNA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D.miRNA的产生与细胞的分化无关
(4)抑郁症小鼠与正常鼠相比,右图中②过程__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①“减弱”或②“不变”或③“增强”),若①过程反应强度不变,则BDNP的含量将__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①“减少”或②“不变”或③“增加”)。
(5)若抑郁症小鼠细胞中一个DNA分子的一个C-C中胞嘧啶甲基化后,又发生脱氨基生成了胸腺嘧啶,则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所产生的子代DNA分子中异常的DNA占比为________________。与正常DNA分子相比,异常DNA的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填“低”或“高”),说明你的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在头部内含有一个DNA分子。科学家用不同放射性的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和DNA分子并开展相关实验,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内部,蛋白质没有进入。
材料二:根据同位素示踪的结果,新合成的双链DNA分子中,有一条链是来自亲代的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5-溴尿嘧啶(BrdU)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类似,能够替代后者与腺嘌呤(A)配对,掺入新合成的一条DNA链中。用Giemsa染料染色,含BrdU的脱氧核苷酸链着色很浅(浅蓝色),与母链的着色(深蓝色)明显不同,会出现色差染色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噬菌体的______分子,与细菌混合培养适当时间后,经______、离心,对标记物质进行检测,放射性主要出现在______(填“悬浮液”或“沉淀物”)中。
(2)材料二说明,DNA复制的方式为______(填“全保留”“半保留”或“弥散”)复制。
(3)依据材料二,将洋葱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跟踪观察其中一个细胞(2n=16)处于第1、2、3个细胞周期时姐妹染色单体的着色情况,完善下表。

第1次分裂中期

第2次分裂中期

第3次分裂中期

每个细胞中浅蓝色染色单体数

0条

___

___

所有细胞中浅蓝色染色单体总数

0条

___

96条


(4)在真核细胞中,染色体复制与DNA复制的关系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5 . 已知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5-BrdU)的结构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类似。在染色体中,若DNA只有一条单链掺有5-BrdU,则着色深;若两条链都掺有5-BrdU,着色变浅。将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培养在含有5-BrdU的培养液中,在第一个、第二个细胞周期取样,经特殊染色后,观察中期细胞每条染色体的着色情况,从而研究DNA的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还是半保留复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此实验中,DNA的碱基A可以与碱基T或5-BrdU进行互补配对
B.若第一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中一条染色单体着色正常、另一条染色单体着色浅,则DNA复制方式为全保留复制
C.若第一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中两条染色单体均着色浅,则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D.若第二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中一条染色单体着色深、另一条染色单体着色浅,则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6 . 某蛔虫(2n=4)的基因型为AaBb,其细胞中的DNA双链均被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将该蛔虫放入只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后,分裂产生的一个子细胞染色体及其基因位置如图所示。已知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只发生了一次遗传物质的异常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4条染色体均有放射性,说明形成该细胞时只进行减数分裂
B.若细胞中只有1条染色体有放射性,说明形成该细胞至少经过了三次DNA复制
C.若细胞只有①③号染色体有放射性,说明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D.若只有①②号染色体有放射性,说明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只发生了1次有丝分裂
7 . 斑马鱼幼鱼皮肤表面张力增大引起Piezol离子通道开放,进而诱导表面上皮细胞(SEC)在DNA不复制的情况下进行分裂。这种“无复制分裂”能保障生长中幼鱼的体表覆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解旋酶失活会影响SEC的无复制分裂
B.基因突变导致SEC具有了无复制分裂的能力
C.无复制分裂有利于幼鱼的快速生长
D.Piezol离子通道抑制剂可促进无复制分裂的发生
8 .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下图是构建人呼吸道合胞病毒基因组载体的示意图,下表是相关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请回答:

限制酶

BclⅠ

EcoRⅠ

XbaⅠ

Sau3AⅠ

BamHⅠ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T↓GATCA

G↓AATTC

T↓CTAGA

↓GATC

G↓GATCC

(1)HRSV的基因组为﹣RNA,入侵细胞后在______的催化下合成+RNA。
(2)过程②设计引物时在两种引物的5’端分别添加______酶的识别序列。过程③需要用______酶切割质粒A。
(3)过程④将质粒B导入大肠杆菌,有利于_____,需要用______处理大肠杆菌。
(4)为制备减毒突变株,科研人员将单个突变碱基引入HRSV基因组cDNA质粒克隆中,流程如下图。已知在细菌体内合成的DNA分子有甲基化修饰,通过PCR扩增的DNA链无甲基化修饰。

DpnI识别甲基化的GATC四个碱基序列,因此其能将______水解消化掉。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完成缺刻修复需要______酶。
② 已知质粒B为a个,经过程①扩增15个循环,需要突变引物______个,将过程②形成的产物全部转入大肠杆菌后复制n轮,得到双链突变的DNA______个。
9 . 某原核生物的基因X经转录形成了一条mRNA,经测定发现该mRNA中腺嘌呤的数目是尿嘧啶数目的2倍,尿嘧啶的数目是120个,尿嘧啶占RNA碱基总数的12%。下列有关基因X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X的碱基对之间有2660个氢键
B.基因X形成mRNA的过程中,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参与
C.基因X连续复制2次需消耗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1920个
D.该mRNA翻译形成肽链的过程中最多产生332个水分子
2023-04-25更新 | 413次组卷 | 1卷引用:3.4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课时作业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浙科版必修2
10 . DNA复制的过程也是染色体形成染色单体的过程,研究者将植物的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5-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一个、第二个细胞周期取样,并用姬姆萨染料对根尖染色,观察中期细胞染色体的颜色并绘图,如下图1所示。通过对色差染色体的观察,又一次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图2表示5-BrdU参与DNA合成后可能出现的3种情况。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5-BrdU)结构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结构类似,能够取代后者与_________(碱基的中文名称)配对。图1中用姬姆萨染料对根尖染色,DNA两条链均不含5-BrdU的染色单体着色为深蓝、两条链均含5-BrdU的染色单体着色为浅蓝、两条链中一条链含有5-BrdU,另一条链不含5-BrdU,染色单体着色为__________
(2)通过分析图1、图2,推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
①有研究者认为,第一次分裂中期的染色体颜色能够否认“全保留复制”假说,你_________(同意、不同意)此观点,理由是:DNA若是“全保留复制”,两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链的组成如图2中的_________所示,这两条染色单体的颜色应是_________
②研究者一致认为,第二次分裂中期出现色差染色体的原因只有可能是“DNA半保留复制”。请结合图2进行分析:若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则两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链的组成如图2中的_________,所示,这两条染色单体的颜色应是__________,其他复制方式均不会出现这种结果。
(3)若继续将植物的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5-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到第三个周期,请按照图1中染色体的表示方法绘制第三个周期的中期染色体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