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现建立“动物精原细胞(2n=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模型。1个精原细胞(假定DNA中的P元素都为32P,其它分子不含32P)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正常培养,分裂为2个子细胞,其中1个子细胞发育为细胞①。细胞①和②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H(h)、R(r)是其中的两对基因,细胞②和③处于相同的分裂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①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但不一定发生了等位基因的互换
B.细胞②中最多有三条染色体含有32P
C.细胞②和细胞③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相等
D.细胞⑥⑦的基因型相同
2 . 胡萝卜(2n=18)根的单个形成层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次细胞分裂,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第二次细胞分裂,形成4个子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分裂的中期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单体都被标记
B.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每条染色体中只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
C.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被标记的染色体数有36条
D.二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至少有2个细胞含有标记的染色体
3 .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之后,人们又去探究DNA是如何传递遗传信息的.当时推测可能有如图甲所示的三种方式。1958年,M.Meselson和F.Stahl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追踪由15N标记的DNA亲本链的去向,实验过程: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14N-DNA(对照),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15N-DNA(亲代),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子代Ⅰ和子代Ⅱ)后离心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结果。请依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如果与对照相比,子代Ⅰ离心后能分辨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说明DNA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_
如果子代Ⅰ离心后只有1条中等密度带,则可以排除DNA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如果子代Ⅰ离心后只有1条中等密度带,再继续做子代Ⅱ的DNA密度鉴定:
①若子代Ⅱ离心后可以分出中、轻两条密度带,则可以确定DNA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子代Ⅱ离心后不能分出中、轻两条密度带,则可以确定DNA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观测的实验数据如下:
梯度离心DNA浮力密度(g/mL)表

世代

实验

对照

亲代

1.724

1.710

子代Ⅰ

1.717

1.710

子代Ⅱ

(1/2)1.717,(1/2)1.710

1.710

子代Ⅲ

(1/4)1.717,(3/4)1.710

1.710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结果与当初推测的DNA三种可能复制方式中的__________方式相吻合。
(3)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都需要有遗传物质的复制,都遵循半保留复制原则.请依据此原则回答以下问题:
①用15N标记了一个精原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然后放在不含15N标记的培养基中,经过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有15N的精子有_________个。
②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____________
4 . 黄色小鼠(AA)与黑色小鼠(aa)杂交,产生的F1(Aa)不同个体出现了不同体色。研究表明,不同体色的小鼠A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但A基因上二核苷酸(CpG)胞嘧啶有不同程度的甲基化现象(如图)出现,甲基化不影响DNA复制。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F1个体体色的差异与A基因甲基化程度有关
B.甲基化可能影响RNA聚合酶与该基因的结合
C.碱基甲基化不影响碱基互补配对过程
D.甲基化是引起基因结构改变的常见方式
20-21高二上·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5 . 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现有一个果蝇体细胞,每条染色体DNA双链都被32P标记。把该细胞放在不含32P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连续分裂三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含2条染色单体且每条染色单体都有32P标记
B.第二次分裂中期,每个细胞的8条染色体都被32P标记
C.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的一极共有4个DNA分子被32P标记
D.三次分裂后含有32P标记的子细胞数量与前两次分裂时染色体的分配情况均有关
2020-12-05更新 | 35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池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某DNA(14N)含有2000个碱基对,腺嘌呤占30%,若将该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结果如图1;若将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则得到如图2结果,下列错误的是(       
A.Y层全部是仅含15N的DNA分子B.Z层与W层的核苷酸链之比为1/8
C.W层中含15N标记胞嘧啶5600个D.X层与Y层的DNA分子数之比为1/3
7 . 5-溴尿嘧啶是一种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在基因复制时可以取代基因中一部分胸腺嘧啶,且能与腺嘌呤和鸟嘌呤发生碱基互补配对,把大肠杆菌置于含5-溴尿嘧啶的培养液中,可得到突变的菌体,而且将已发生突变的菌体换到不含5-溴尿嘧啶的培养液中多次培养,仍旧保持突变的性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溴尿嘧啶引起的基因突变类型主要是碱基对的替换
B.大肠杆菌最快分裂2次后可以使碱基对G-C变为A-T
C.经5-溴尿嘧啶诱变的大肠杆菌会产生适应环境的性状
D.保持突变性状的细菌说明突变后的基因不能再次突变
2020-10-18更新 | 464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将马(2N=64)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全部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后移入普通培养液中先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此培养液中继续进行一次减数分裂过程。当某子代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根据图示,判断该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标记情况最可能是(       
A.32个aB.32个b
C.16个a 、16个bD.6个b 、16个c
9 . 下列是关于胰岛B细胞内某些物质及其运输途径的叙述,其中不存在的过程是(       
A.胰岛素: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外
B.CO2:线粒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细胞膜→细胞外
C.D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
D.R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
10 . 一个被15N标记的含m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一条链中T+A占40%。若将该DNA分子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T+A占60%
B.该DNA分子中含有A的数目为0.8m个
C.该DNA分子中第3次复制时需消耗2.4m个G
D.经3次复制后,子代DNA中含14N的单链占1/8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