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已知果蝇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若某只果蝇的精原细胞的核DNA均被15N充分标记后放入14N环境中培养,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若一个标记的精原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则含有15N标记的子代精原细胞比例为1/2
B.若一个标记的精原细胞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然后再进行减数分裂,则含有15N标记的精细胞所占全部精细胞比例为1/4
C.若该被标记的精原细胞先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得到的精子和未被标记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则受精卵中带标记的染色体为4条
D.由该精原细胞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后期时,细胞中染色体组、染色体、DNA的数目依次为:1、4、4
13-14高三·湖南怀化·阶段练习
名校
2 . 将人的一个精原细胞的DNA用15N标记,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上培养,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再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含15N,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只含14N
B.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均有一半染色体含15N
C.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含15N,另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只含14N
D.四个精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15N
2020-10-16更新 | 318次组卷 | 8卷引用:2014届湖南怀化溆浦补校第三次月考生物卷
3 . 将马(2N=64)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全部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后移入普通培养液中先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此培养液中继续进行一次减数分裂过程。当某子代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根据图示,判断该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标记情况最可能是(       
A.32个aB.32个b
C.16个a 、16个bD.6个b 、16个c
12-13高三上·江西·阶段练习
4 . 将 DNA 分子双链用 3H 标记的蚕豆(2n=12)根尖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再让细胞连续进行有丝 分裂。某普通培养液中的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根据图示,判断该细胞中染色体的标记情况最可能是(       
A.12 个 bB.6 个 a,6 个 b
C.6 个 b,6 个 cD.b+c=12 个,但 b 和 c 数目不确定
2020-08-02更新 | 4084次组卷 | 4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5 . 有关下图模型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横坐标表示光照强度,M表示叶肉细胞产O2的量,N表示叶肉细胞呼吸作用产生CO2的量。则在此光照强度下,植株不能正常生长
B.若横坐标表示分裂时期。M表示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N表示一个细胞中DNA分子的数量,则此时期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C.若横坐标表示Aa的个体连续自交的代数(n),M表示AA所占的比例,N表示aa所占的比例,则在理想情况下,n可以表示任何正整数
D.若横坐标表示两条链都为15N标记的亲代(重带)DNA分子复制的代数(n),M表示中带DNA (一条链为15N,一条链为14N)所占的比例,N表示轻带DNA(两条链都为14N)所占的比例,则n只能为2
2020-05-16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湖南省长沙市四校高三月考(九)理综生物试题(长郡+一中+附中+雅礼)
6 . 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属于非天然核苷酸,是桑格-库森法测定 DNA 序列的底物。ddNTP与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的结构如下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若 X 表示 OH,该结构代表的物质 dNTP 可作为体内 DNA 分子复制的原料
B.若将 ddNTP 加到正在复制的 DNA 反应体系中,ddNTP 结合到子链后,子链的延伸会立即终止
C.ddNTP、dNTP 以及磷脂分子的元素组成都为 C、H、O、N、P
D.若 X 表示OH,碱基为 A 时,该物质可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
2020-05-14更新 | 146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将某一个雌性哺乳动物细胞(基因型为Aabb)中的所有DNA用32P充分标记,置于无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该过程中部分时期核DNA数目和染色体组的数目如表所示(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时期
核DNA数目32m64m64m
染色体组数目mm2m

A.丙时期细胞可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
B.甲时期配子的基因型可能为Ab和ab
C.若m为1,则乙时期的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数为64
D.若m为2,则四个子细胞中可能有一个没有放射性
8 . 细胞(2N=8)的核DNA分子双链均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标记情况。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16条
B.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所占比例不唯一
C.若某个子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都含15N,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发生基因重组
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含14N的染色体有8条
9 . 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请问最快在第几次细胞分裂的后期,细胞中只能找到1条被32P标记的染色体(       
A.3B.2C.9D.19
2020-04-23更新 | 52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5次月考生物试题
10 . 黄色小鼠(AA)与黑色小鼠(aa)杂交,产生的F1(Aa)不同个体出现了不同体色。研究表明,不同体色的小鼠A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但A基因中二核苷酸(CpG)的胞嘧啶有不同程度的甲基化(如图),而甲基化不影响DNA复制。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F1个体体色的差异可能与A基因甲基化程度有关
B.碱基甲基化可能影响RNA聚合酶与该基因的结合
C.碱基甲基化不影响遗传信息的传递
D.A基因中的碱基甲基化引起了基因突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