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双链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早在1966年,日本科学家冈崎提出DNA半不连续复制假说:DNA复制形成互补子链时,一条子链是连续形成,另一条子链不连续即先形成短链片段(如图1)。为验证这一假说,冈崎进行了如下实验:让T4噬菌体在20℃时侵染大肠杆菌70min后,将同位素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在2秒、7秒、15秒、30秒、60秒、120秒后,分离T4噬菌体DNA并通过加热使DNA分子变性、全部解螺旋,再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以DNA单链片段分布位置确定片段大小(分子越小离试管口距离越近),并检测相应位置DNA单链片段的放射性,结果如图2。请分析回答:

(1)以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最终在噬菌体DNA中检测到放射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1个双链DNA片段中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胸腺嘧啶350个,该DNA连续复制四次,在第四次复制时需要消耗___________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复制4次后含亲代脱氧核苷酸链的DNA有________个。
(3)DNA解旋在细胞中需要解旋酶的催化,在体外通过加热也能实现。解旋酶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表明,在DNA分子加热解链时,DNA分子中G+C的比例越高,需要解链温度越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与60秒结果相比,120秒结果中短链片段减少的原因是___。该实验结果为冈崎假说提供的有力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019-03-20更新 | 50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2 . 有关植物愈伤组织培养增殖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若将处于间期细胞置于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培养至第二次分裂中期,每个DNA分子中均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
B.间期某染色体的1个DNA分子发生突变,则该细胞产生的2个子细胞均含有该异常DNA
C.使用秋水仙素使得细胞周期被阻断,原因是在秋水仙素间期抑制了纺锤体形成
D.愈伤组织细胞不断增殖使得细胞数目增多,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2019-03-09更新 | 307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南省株洲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生物试题
2010·山东·二模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A.胸腺嘧啶B.腺嘌呤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D.胞嘧啶
2019-01-30更新 | 2581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4 . 下列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
②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占碱基总数的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的A+T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
③细胞内全部DNA的两条链都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产生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
④每个DNA分子中,都是碱基数=磷酸基团数=脱氧核糖数=脱氧核苷酸数
⑤双链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连接,排列在内侧
A.2项B.3项C.4项D.5项
5 . 用15N标记了两条链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DNA分子含有的氢键数目是260个
B.该DNA分子复制3次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60个
C.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单链与含14N的单链之比为1∶7
D.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DNA分子与含14N的DNA分子之比为1∶4
6 . 用32P标记的一个噬菌体侵染用15N标记的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所有子代噬菌体只含15N不含32P
B.所有子代噬菌体的核酸中都含15N
C.含32P的子代噬菌体占所有子代噬菌体的1/50
D.所有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都含15N
2018-11-12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检生物试题
7 . 用 32P 标记玉米体细胞(含 20 条染色体)的 DNA 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 含 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分裂和分化,并最终形成完整的玉米植株。下列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该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所使用培养基中通常需要加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B.由于玉米是自养生物,因此培养基中可不加有机物成分
C.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 32P 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40 条和 5 条,则该 细胞可能处于第三次分裂的后期
D.形成玉米植株过程中,细胞发生分化,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
2018-11-12更新 | 758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8 . 7-乙基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与胸腺嘧啶(T)配对。某DNA分子中腺嘌呤(A)占碱基总数的20%,其中的鸟嘌呤(G)全部被7-乙基化,该DNA分子正常复制产生两个DNA分子,其中一个DNA分子中胸腺嘧啶(T)占碱基总数的45%,另一个DNA分子中胸腺嘧啶(T)所占比例为
A.20%B.25%C.35%D.45%
9 . 动物细胞的线粒体DNA分子上有两个复制起始区OH和OL。该DNA复制时,OH首先被启动,以L链为模板合成M链,当M链合成约2/3时,OL启动,以H链为模板合成N链,最终合成两个环状双螺旋DNA分子,该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复制启动时OH区和OL区首先结合的酶是DNA聚合酶
B.合成M链和N链时方向相反是因为起始区解旋方向不同
C.复制完成后M链中的嘌呤数与N链中的嘌呤数一定相同
D.线粒体环状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相连
10 . 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在其增殖的过程中,先形成复制型的双链DNA(其中母链为正链,子链为负链)。另外,以负链为模板指导外壳蛋白合成。下图为该病毒部分基因序列及其所指导的蛋白质部分氨基酸(用图示Met、Ser等表示)序列。(起始密码:AUG;终止密码:UAA、UAG、UGA)。则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不需要解旋酶是该病毒DNA复制过程与人体DNA复制的唯一区别
B.若在基因D中发生碱基替换,则该基因控制合成蛋白质的多肽链长度可能缩短
C.不同基因之间可以相互重叠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结果
D.基因F转录合成mRNA的碱基序列为—U—A—C—U—G—U—…
2018-04-27更新 | 78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联考生物试题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