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将一个用15N标记所有染色体的果蝇精原细胞培养在含14N的环境中,连续进行了两次细胞分裂,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含有15N,则一定是减数分裂
B.可以根据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5N的染色体数目,判断这两次细胞分裂的方式
C.若子代细胞均含有15N,一定进行的是减数分裂
D.若该精原细胞再进行多次有丝分裂,子代最多有8个细胞含15N
2 . 将某一个经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都为,则其中含的染色体数不一定为
B.若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都为,则其中含的DNA分子数为
C.若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D.若每个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其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2020-02-18更新 | 30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3 . 将某哺乳动物(2N=16)肝细胞内核DNA全部用32P标记,然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全部细胞均能连续分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第1次分裂结束后,全部细胞均含32P,且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16
B.在第2次分裂结束后,一半细胞中含32P,且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0~16
C.在第1次分裂中期,全部染色体均含32P,每条染色体中含有32P的脱氧核苷酸链有2条
D.在第2次分裂中期,全部染色体均含32P,每条染色体中含有32P的脱氧核苷酸链有1条
2020-02-03更新 | 43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科学研究表明,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部分交换。某同学为了在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有丝分裂交换这一现象,搜集获得如下资料,展开了研究:
A.将细胞置于含有BrdU的某种培养基中培养,细胞能不断增殖。当DNA复制时,BrdU可替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掺入到DNA的子链中。
B.由于掺入BrdU的情况不同,经特殊染色后,着色的深浅也不同;在染色单体中,若DNA只有一条单链掺有BrdU,则着色深:若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使DNA双链螺旋程度降低,从而着色浅。
C.将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的中期细胞进行常规制片,经特殊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可观察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的着色情况。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中的____(时期)。若观察到置于含有BrdU的某种培养基中培养的细胞中所有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着色深,则该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第___个细胞周期的中期。
(2)有丝分裂第二个细胞周期的中期细胞可观察到________
(3)若要观察有丝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是否发生交换,应选择第______个细胞周期进行观察?请描述发生交换时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填“一”或“二”)。
2019-11-05更新 | 30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大联考生物试题
5 . 假设 T2噬菌体的 DNA 含 1000 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 30%。一个 32P 标记的 T2噬菌体侵染细菌,释放出 50 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子代噬菌体中最多有 2 个 32P 标记的噬菌体
B.噬菌体增殖过程所需的原料、模板、酶等全部由细菌提供
C.用含 31P 的培养基可直接培养出 31P 标记的 T2噬菌体
D.产生这些子代噬菌体共消耗了 9800 个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6 . 基因转录产生的RNA与DNA模板链之间可形成稳定的杂合链,导致DNA模板链的互补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从而形成一种三链杂合片段R-loop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RNA酶将R-loop结构中的RNA水解后,DNA又恢复双螺旋结构
B.R-loop结构可能对基因复制有抑制作用
C.R-loop结构中碱基配对方式为A-T、U-A、C-G、G-C
D.R-loop结构的存在,一定使基因结构更加稳定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7 . 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要20 min分裂一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DNA复制为全保留复制,则结果C、D中应均为重链DNA和轻链DNA
B.DNA分子复制过程中需要的原料、酶分别为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C.用15N标记的DNA作为模板,用14N标记的培养基培养,第三次复制后50%的DNA分子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50%的分子只含14N
D.复制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8 . 向动物卵巢中注射含3H的脱氧核苷酸后,检测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放射性变化(该过程DNA只复制一次)。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均具有放射性
B.丙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无放射性
C.甲乙细胞中的染色体均成对存在
D.丙细胞可能产生两个基因型不同的子细胞
9 . 取自某生物(2N=8)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先用15N标记其8条双链DNA,之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了4个子细胞。检测它们的放射性,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该原始生殖细胞培养期间完成了两次有丝分裂或一次完整的减数分裂过程
B.若进行有丝分裂,则4个子细胞中含15N的染色体的子细胞的比例一定是50%
C.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含14N的染色体均为8条
D.若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则4个子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一定都含15N
10 . 让人的一个精原细胞在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形成2个精原细胞,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减数分裂形成8个精细胞(无交叉互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细胞有丝分裂中,细胞内放射性同位素迅速升高的时期是分裂间期
B.在细胞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精原细胞的全部染色体中,都具有放射性
C.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4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全部染色体中,一半具有放射性
D.减数第二次分裂最终形成的8个精细胞的全部染色体中,一半具有放射性
2019-04-03更新 | 2037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