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0 道试题
1 . BrdU能替代T与A配对,从而渗入新合成的DNA链中。当用姬姆萨染料染色时,不含BrdU的链为深蓝色,含BrdU的链为浅蓝色。现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下图a~c依次表示加入BrdU后连续3次细胞分裂中期,自1条染色体的各染色单体的显色情况(阴影表示深蓝色,非阴影为浅蓝色)。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个DNA复制3次所产生的DNA分别位于2条染色体上
B.b图每条染色体均只有1个DNA的其中1条脱氧核苷酸链含BrdU,其余不含
C.1条染色体形成2条染色单体的同时,DNA也完成了复制
D.c图中有2条染色单体的所有脱氧核苷酸链都不含BrdU
2022-04-10更新 | 5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如图为真核生物 DNA 的结构(图甲)及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图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 DNA 的结构示意图,其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填序号)交替连接构成,④为_____
(2)从图乙可看出,该过程是从多个起点开始复制的,从而可_____复制速率;图中所示的酶为_____酶,作用于图甲中的_____(填序号)。
(3)若用 1 个含32P 标记的 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共释放出 300个子代噬菌体,则其中含有32P 标记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
(4)若图甲中的亲代 DNA 分子含有 100 个碱基对,将该 DNA 分子放在含有用32P 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复制一次,则每个子代 DNA 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_____
(5)若图乙中亲代 DNA 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 G 变成了 A,则该 DNA 分子经过 n 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 DNA 分子占 DNA 分子总数的_____
2022-04-02更新 | 1098次组卷 | 13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若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精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经一次有丝分裂后,再减数分裂形成如图所示的1个细胞,图中仅标明部分基因。不考虑图示以外的其它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的核DNA分子数为6个
B.该细胞的核DNA分子含32P的有4个或5个
C.形成该细胞的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易位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子基因型为BbC、Aac两种
4 . 某精原细胞(2n=8)的核 DNA 双链均用15 N 标记后置于含 14 N 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只考虑一种分裂方式),得到 4 个子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15 N染色体的子细胞所占比例至少为一半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减数分裂Ⅱ后期每个细胞中含14 N 的染色体有 8 条
C.若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14 N,则细胞分裂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
D.若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15 N,则形成 4 个子细胞过程中 DNA 仅复制一次
2022-03-17更新 | 3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博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5 . 用放射性同位素P对玉米()精原细胞进行完全标记,然后放在没有放射性的环境中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分别统计处于不同时期的甲、乙、丙、丁四个细胞,结果如下表:

细胞

分裂时期

被标记染色体数

被标记DNA分子数

中期

20

40

10

20

后期

20

8

8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取样时间最早的为甲,可能是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Ⅰ中期
B.细胞乙一定是减数分裂Ⅱ中期,染色体数是甲的一半
C.若丙为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则子细胞中标记染色体为10条
D.丁至少是第3次有丝分裂的样本,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0条
2022-02-02更新 | 3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元月期末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6 . 为模拟生物体内细胞的真实分裂过程,将某一经15N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有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分裂两次后形成4个子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某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该子细胞中被15N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可以是0~2N
B.若4个子细胞大小相同,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联会现象
C.若某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该子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之比可能是1:1
D.若某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该细胞一定存在N+1种形态的染色体
7 . 实验表明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过程中,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某高等动物体细胞内的DNA均被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在无放射性(31P)的培养液中连续进行2次有丝分裂,细胞甲是处于第2次分裂过程的一个细胞。如图为细胞甲的A/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有丝分裂交换的示意图。细胞甲继续分裂后得到子细胞乙和丙。不考虑新的可遗传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甲在分裂过程中含放射性的染色体最多为5条
B.细胞乙和丙的基因组成不可能相同
C.细胞乙再次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
D.细胞乙和丙含放射性的染色体可能均为3条
2022-01-15更新 | 27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兵团地州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8 . 某DNA分子中有20%的胞嘧啶,以该DNA分子的其中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mRNA链中有40个腺嘌呤,占该mRNA链的20%。若该DNA分子复制3次,则第3次复制需要的胸腺嘧啶数为(       
A.320个B.560个C.480个D.840个
9 . 将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基因型为AaBb)的1个精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31P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其中一个细胞如图所示,图中细胞只有4条染色体的DNA含有32P,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
B.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肯定完成了2次胞质分裂
C.图中细胞有4条脱氧核苷酸链被标记
D.图中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只有2条染色体含有32P
10 . 某研究小组采用放射性同位素14C进行了两组动物细胞学实验,其内容如下:
实验一:诱导放射性同位素碳完全标记的细胞样本,使其分别在只有12C的培养基中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实验期间收集到分裂中期的细胞样本甲和乙,以及分裂后期的样本丙和丁,统计样本放射性标记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如表:

样本

标记染色体数

标记DNA数

20

40

10

20

20

20

12

12

(1)从上表推断,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2)上表中肯定属于减数分裂的样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个样本中,取样时间最早的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使用放射性同位素14C分别标记尿嘧啶核苷酸和亮氨酸,其后添加到两组细胞培养基中,并对14C在细胞中的分布进行跟踪测定。
(4)在两组实验中,放射性均能达到较高水平的细胞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发现细胞对于放射性亮氨酸的吸收量远远高于同时期对放射性尿嘧啶核苷酸的吸收量,对其解释不合理的一项是_______
①每条mRNA可以自动合成多个蛋白质分子
②尿嘧啶核苷酸可以通过RNA的降解再次利用,而蛋白质不能被降解
③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含量远远高于核糖核苷酸在细胞中的含量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