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6 道试题
1 . 用15N标记雄果蝇(2N=8)的精原细胞甲的所有染色体,将甲放在不含15N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其中一个子细胞乙在该培养基中继续分裂产生了一个XXY的异常精子丙。若无其他染色体畸变发生。则下列关于乙的细胞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单体可能等于8条
B.在产生丙的次级精母细胞中被标记的核DNA分子至少有4个
C.产生的四个精子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6、4、3、3
D.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是产生异常精子的原因之一
2 . 双链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不连续的:连续合成的新链叫做前导链,主要由DNA聚合酶催化合成;随着解旋的推进,不连续合成的链叫后随链,先由聚合酶α催化合成一个小片段,然后由聚合酶催化继续往后延伸,如图1。当聚合酶缺乏时,DNA合成将会出现部分单链(五角星处),如图2-4。单链区的胞嘧啶会被催化变为尿嘧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半不连续复制的原因是DNA聚合酶只能从5’端往3’端合成新DNA链
B.α缺乏引起的单链区域,相对于缺乏所引起的单链区,前者更加分散
C.图所示情况说明,前导链能否正常进行复制将会影响后随链的复制
D.经过多轮复制后,DNA聚合酶的缺乏容易引起C-G碱基对突变为U-A
3 . “分子马达”是分布于细胞内部或细胞表面的一类蛋白质,它们的结构会随着与ATP和ADP的交替结合而改变,促使ATP转化成ADP,同时引起自身或与其结合的分子产生运动。参与物质跨膜运输、肌肉收缩、转录等一系列重要生命活动。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分子马达”的结构改变使其失去活性
B.“分子马达”具有酶的功能,其参与的活动一般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C.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光能的过程需要“分子马达”的直接参与
D.参与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的“分子马达”有解旋酶、RNA聚合酶等
2021-01-22更新 | 1092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DNA复制时,BrdU可替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掺入DNA子链中,经特殊染色后,一条链掺入BrdU的染色单体着色深,双链都掺入BrdU的染色单体着色浅。不含BrdU的果蝇精原细胞在含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再进行减数分裂,取不同时期的细胞经特殊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每条染色体中染色单体的着色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此实验中,DNA中的碱基A可以与BrdU的碱基进行配对
B.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中的染色单体均着色深
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一条深色染色单体中可能会出现浅色部分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可能出现每条染色体中的染色单体均着色浅
2022·河北·模拟预测
5 . 某二倍体动物(2n=4)的基因型为DDEe,它的某个性原细胞(DNA全部被32P标记)在无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分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有2条染色体的DNA含有32P。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性原细胞在进行到图示阶段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B.根据该分裂图像特点无法判断小鼠的性别
C.该性原细胞进行到图示阶段的过程中至少经历了两次胞质分裂
D.该性原细胞产生的具有32P标记的成熟生殖细胞的数量只有两个
2022-05-15更新 | 40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押题卷(六)
6 . 某精原细胞(2N=6)中DNA被32P充分标记后,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进行减数分裂共产生8个精细胞(不考虑染色体数目变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每个细胞中一定有6条染色体含有32P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一定有6条染色体含有32P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每个细胞中一定有3条染色体含有32P
D.减数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一定有3条染色体含有32P
7 . 下列计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控制合成六十肽的基因中至少有360个碱基(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B.用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在普通培养基中增殖3代,具有放射性的大肠杆菌占总数的比例为1/4
C.用15N标记的细胞(含8条染色体)在含14N的培养其中培养,第二次有丝分裂的中期和后期含15N的染色体数分别是8和16
D.某DNA片段有2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比例为40%,则第三次复制该DNA片段时,需要48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8 .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由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干细胞的数量是一定的。科学家在研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更新的实验中发现:在干细胞形成的阶段用3H——胸腺嘧啶标记干细胞的DNA,4周后观察放射性分布情况,绝大多数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放射性强度很低,只有干细胞仍然具有很高的放射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有干细胞的放射性很高,说明此处DNA分子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
B.干细胞仍具有较高的放射性原因可能是分裂时DNA分子的分配不是随机的
C.上述实验说明干细胞具有保持DNA母链的能力
D.干细胞的这种分裂机制有利于维持DNA序列的稳定,降低小肠癌的发生
9 . 将洋葱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内放射性迅速升高的时期是分裂间期
B.第一个细胞周期结束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均被标记
C.第二个细胞周期的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中仅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D.完成两个细胞周期后,每个子细胞中含3H标记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10 . 某精原细胞(2n=8)的核DNA双链均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只考虑一种分裂方式),得到4个子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所占比例至少为一半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减数分裂Il后期每个细胞中含14N的染色体有8条
C.若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14N,则细胞分裂过程发生了交叉互换
D.若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15N,则形成4个子细胞过程中DNA仅复制一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