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6 道试题
1 . 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 的卵原细胞的DNA 被32P 完全标记,在31P 的培养液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该卵细胞与 DNA 被32P 完全标记的精子形成的受精卵在31P 的培养液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分裂过程中形成的某时期的细胞如下图所示,其中①②染色体上的 DNA 无32P 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有丝分裂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B.图示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4套遗传信息
C.图示细胞中含31P 的核DNA   为8个,含32P 的 核DNA 为 4 个
D.若产生精子的精原细胞为纯合子,则精原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有两种
2023-09-13更新 | 30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9月联考生物试题
2 . 将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染色体数为8,全部DNA用32P进行标记)放在含有31P的培养液中进行了两次分裂,同时进行荧光标记观察基因分布(A基因红色、a基因绿色、B基因黄色、b基因蓝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观察到细胞的两极红、绿、黄、蓝荧光点各有一个,含有32P的染色体有8条,则该细胞可能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
B.如果观察到细胞的两极红、绿、黄、蓝荧光点各有一个,含有32P的染色体有16条,则该细胞可能处于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
C.如果基因A、B在一条染色体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可以观察到一个染色体上同时出现一个红色、一个绿色、两个蓝色荧光点,则该染色体中一个单体含有32P,一个单体不含32P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会看到红色、绿色荧光点各一个,黄色荧光点两个
2023-04-06更新 | 4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理综生物试题
3 . 将某精原细胞(2n=8)的核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三次连续的细胞分裂(不考虑交叉互换与染色体变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三次都为有丝分裂,则产生的所有子细胞中含15N染色体的细胞最多为8个
B.若三次都为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含有15N的染色体为8条
C.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进行减数分裂,则每个精细胞中都有4条含15N的染色体
D.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进行减数分裂,则产生的所有精细胞中含有15N的染色体共有16条
4 . DNA分子中的胞嘧啶被选择性的添加甲基基团而发生DNA甲基化,甲基化修饰的基因往往不能表达。已知鼠的灰色(A)与褐色(a)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图表示部分被甲基化的DNA片段及遗传印记对小鼠等位基因表达和传递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遗传信息不发生改变,而生物的性状可发生改变
B.甲基化后的DNA在复制时,碱基配对的方式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从图中雌配子的形成过程可断定DNA甲基化是不可以遗传的
D.子代小鼠的表型及比例为灰色∶褐色=1∶1
2023-03-22更新 | 89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5 . EdU是一种胸腺嘧啶核苷酸类似物,能与A配对掺入正在复制的DNA分子中。将某连续分裂的细胞放入含EdU的培养液中,假设该细胞中原有的DNA链为P链,随着细胞的连续增殖,含EdU的DNA单链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等均会发生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一个细胞周期结束时,每条染色体均含有EdU
B.第二个细胞周期结束时,可能出现某个细胞中所有DNA单链都含有EdU
C.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所有细胞中含P链的染色单体数占染色单体总数的1/2
D.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所有细胞中含EdU的DNA单链数占总链数的7/8
2023-02-24更新 | 6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一模(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用放射性同位素P对玉米()精原细胞进行完全标记,然后放在没有放射性的环境中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分别统计处于不同时期的甲、乙、丙、丁四个细胞,结果如下表:

细胞

分裂时期

被标记染色体数

被标记DNA分子数

中期

20

40

10

20

后期

20

8

8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取样时间最早的为甲,可能是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Ⅰ中期
B.细胞乙一定是减数分裂Ⅱ中期,染色体数是甲的一半
C.若丙为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则子细胞中标记染色体为10条
D.丁至少是第3次有丝分裂的样本,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0条
2022-02-02更新 | 3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元月期末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7 . 将果蝇(2n=8)一个精原细胞的核DNA分子双链都用32P标记,并在不含32P的培养基培养,让其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然后进行减数分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精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带有32P标记
B.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初级精母细胞内有8个被32P标记的核DNA
C.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内有4个被32P标记的核DNA
D.产生的精子中,被32Р标记的核DNA有4个
8 . 如果将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让其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然后进行减数分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有4个被15N标记的DNA
B.在产生的8个精子中,最多有4个精子不含15N标记的DNA
C.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细胞内含有2条被15N标记的染色体
D.在减数第二次后期,细胞内被15N标记的DNA数目可能是4个,也可能是2个
9 . 下图为我国新型冠状病毒(RNA病毒)核酸检测的基本流程,采用的是“实时荧光定量RT-RCR”技术,1~2h内即可得到检测结果。其基本原理是DNA的复制,过程中加入与特定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这样每新合成一条DNA链,就会产生一个荧光分子,通过检测荧光信号即可确定是否为阳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过程都需要加入四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
B.若样本被污染,RNA酶将病毒RNA降解,检测结果可能为阴性
C.若只考虑一个DNA,其复制了n次,则整个过程中可以检测到2n+1-2个荧光信号
D.若样本RNA中A占碱基总数的20%,则通过①产生的DNA中T占碱基总数的20%
10 . 将DNA分子双链均被3H标记的拟南芥(2n=10)的根尖移入不含放射性的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进行连续有丝分裂。观察不同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会出现三种情况,a.2个染色单体都被标记;b.只有1个染色单体被标记;c.2个染色单体都不被标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某细胞中有10个a,则该细胞一定处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
B.不可能观察到一个细胞中同时含有a和b两种类型的染色体
C.若某细胞中有10个b,则可以确定该细胞处于第几次分裂中
D.在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一个细胞中b和c的具体数目将无法确定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