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1 道试题
1 . 将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的蚕豆(2n=12)根尖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让该细胞连续进行有丝分裂。观察普通培养液中某处于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根据图示,判断该细胞中染色体的标记情况最可能是(       
A.12个bB.b+c=24个,但b和c数目不确定
C.6个b,6个cD.b+c=12个,但b和c数目不确定
2 . 将某种细菌培养在含有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检测发现细菌的拟核中含有两种类型的DNA分子如图所示,虚线表示含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菌拟核DNA第一次复制后产生的DNA分子为乙类型
B.细菌拟核DNA第三次复制后产生的DNA分子为甲、乙两种类型,比例为1∶3
C.细菌拟核DNA复制n次产生的含有放射性脱氧核苷酸链的数目为2n-2条
D.若该细菌拟核DNA分子中,G占碱基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该单链碱基数的5%,那么另一条链中T占该单链碱基数的比例的19%
3 . 在DNA复制时,5-溴尿啐啶脱氧核苷(BrdU)可作为原料,与腺嘌呤配对,掺入新合成的子链中。用Giemsa染料对复制后的染色体进行染色,DNA分子的双链都含有BrdU的染色单体呈浅蓝色,只有一条链含有BrdU的染色单体呈深蓝色。现将不含BrdU的植物根尖细胞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BrdU在DNA每一轮复制时均掺入到DNA中,取根尖用Giemsa染料染色后,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中期或后期细胞内染色体的着色情况。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第一个细胞周期的中期,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呈深蓝色
B.第二个细胞周期的中期,每条染色体的一条染色单体呈深蓝色,另一条呈浅蓝色
C.第一个细胞周期的后期,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的着色情况相同
D.第二个细胞周期的后期,细胞一极的部分染色体不出现蓝色
2023-01-12更新 | 326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4 . 外界因素或细胞自身因素均可引起DNA分子断裂。下图是断裂DNA的一种修复模式,其中DNA同源序列是指具有相同或相似核苷酸序列的片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酶a的作用是形成黏性末端,便于侵入同源序列
B.过程②中含同源序列的DNA会发生解旋
C.酶b是DNA聚合酶,以同源序列为模板、侵入单链为引物
D.修复DNA的核苷酸序列可能改变,这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5 . DNA复制时,一条新子链按5′→3′方向进行连续复制,而另1条链也按5′→3′方向合成新链片段一冈崎片段(下图所示)。已知DNA聚合酶不能直接起始DNA新链或冈崎片段的合成,需先借助引物酶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引物,DNA聚合酶再在引物的3′一OH上聚合脱氧核苷酸。当DNA整条单链合成完毕或冈崎片段相连后,DNA聚合酶再把RNA引物去掉,换上相应的DNA片段。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引物酶属于RNA聚合酶,与DNA聚合酶一样能够催化氢键断裂
B.DNA的一条新子链按5′→3′方向进行连续复制时不需要RNA引物
C.DNA聚合酶既能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也能催化磷酸二酯键断裂
D.RNA引物合成时与冈崎片段合成时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相同
6 . 将马蛔虫(2N=4)的甲、乙两个精原细胞的细胞核DNA双链用32P标记,接着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特定的条件下甲细胞进行两次连续的有丝分裂、乙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在第一个细胞周期后,含32P的细胞数为2,且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0~4
B.甲在第二个细胞周期后,含32P的细胞数为2~4,且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0~4
C.乙在减数分裂I后,含32P的细胞数为2,且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0~2
D.乙在减数分裂Ⅱ后,含32P的细胞数为2~4,且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0~2
2022-11-25更新 | 835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某科学家用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研究细胞的分裂,已知相应的细胞周期为20h,两种核苷酸被利用的情况如下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15N和32P的利用量可分别表示细胞中的DNA复制和转录的原料消耗量
B.15N主要用于蛋白质的合成,32P则主要作为DNA复制和转录的原料
C.间期细胞中的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代谢活跃,7~12h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D.DNA复制速率最快的时间在10h左右,分裂期时间不足8h
8 . 将某动物2N=8的精原细胞(该细胞所有DNA都含32P标记),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连续培养先有丝后减数得到所有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标记情况。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能检测到32P子细胞为4-8个
B.能检测到32P子细胞为0-8个
C.所有子细胞中能检测到含32P的染色体一共有32条
D.每个子细胞中被标记染色体的总条数最多为4条,最少为2条
9 . 碱基类似物在复制过程中会代替正常碱基掺入到 DNA 分子中,导致复制错误从而诱发突变。5-BU与碱基T结构相似,有酮式(BUk)和烯醇式(BUe)两种异构体,通常情况下 BUk与A 配对形成 BUk=A,而 BUe与G配对形成 BUe=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5-BU处理使突变具有方向性但不提高突变率
B.5-BU处理导致A=T变成G=C至少经过3次复制
C.5-BU处理通过干扰基因的表达导致生物性状改变
D.5-BU处理大肠杆菌使其DNA中碱基对数目改变
10 . 滚环复制是某些环状DNA分子的一种复制方式,新合成的链可沿环状模板链滚动而延伸,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此环状DNA分子的a链长于b链
B.核酸内切酶在起始点切开a链后增加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复制在端开始以a链为引物向前延伸
D.滚环复制最终仅产生单链的子代DNA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