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大鼠怀孕后,子鼠胚胎所需的营养由孕鼠提供。研究发现,有少部分大鼠怀孕后会出现血糖症状(医学上称GDM),GDM孕鼠生出的子鼠健康会受到很大影响,二甲双胍可治疗孕期的高血糖症状。为进一步探究经二甲双胍治疗后,GDM孕鼠所生子鼠的健康状况研究小组进行以下实验:
组别孕鼠数(只)孕鼠类型药物处理饲料
第1组8正常生理盐水普通饲料
第2组8GDM二甲双胍普通饲料
第3组8CDM生理盐水普通饲料

各组出生后的子鼠全部交由正常母鼠喂养,3周后停止鼠乳喂养,采用普通饲料哏养至8周。
测定子鼠出生时的体重大小,8周龄的空腹血糖含量、胰岛素水平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刚出生体重g

8周龄空腹血糖(mmol/L)

8周龄胰岛素水平(mmol/I)

第I组

4.6

5.65

8.6

第2组

4.7

5.78

9.2

第3组

7.2

10.54

14.6


注:测量数据取平均值
(1)胰岛素是____________细胞分泌,其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胰岛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_________________
(2)胰岛素的分泌除受血糖调节外,还受_____________________ 、肾上腺素等物质的调节。
(3)第3组刚出生子鼠体重明大于第1组,分析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比于第1组,第3组8周龄子鼠的血糖水平较高,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大量研究表明,真核生物DNA甲基化修饰会影响基因的表达,DNA甲基化水平受环境因素的影响,GDM大鼠的子代代谢状况与 PPARGCIA基因(PGC-lα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有关。现对各组子鼠8周龄时空腹血糖含量、胰岛素水平、胰腺组织PGC-la基因的转录水平、甲基化程度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子鼠数(只)

8周龄空腹血糖 (mol/L)

8周龄胰岛素水平 (mol/L)

PPARCC1AzRNA

PPARCCIA甲基化指数Gneol/L)

第1组

8

5.65

8.6

1.301

0.025

第2组

8

5.78

9.2

0.997

0.021

第3组

8

10.54

14.6

0.485

0.825


注:测量数据及处理取平均值
(5)DNA分子的_________结构能够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转录形成mRNA需要_______酶催化,翻译时1种氨基酸由__________种tRNA运输。
(6)据所给信息分析,经过二甲双胍治疗的GDM孕鼠所生子鼠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上表3组子鼠中选择其中两组为实验材料并设计实验探究经过二甲双胍(第2组)治疗的孕鼠,其子鼠健康状态得到改善的性状是否能遗传到下一代,简明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期结果与结论(通过血液检测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子代大鼠健康状态得到改善能遗传给后代。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子代大鼠健康状态得到改善不能遗传给后代。
2022-02-02更新 | 49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2 . 用放射性同位素P对玉米()精原细胞进行完全标记,然后放在没有放射性的环境中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分别统计处于不同时期的甲、乙、丙、丁四个细胞,结果如下表:

细胞

分裂时期

被标记染色体数

被标记DNA分子数

中期

20

40

10

20

后期

20

8

8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取样时间最早的为甲,可能是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Ⅰ中期
B.细胞乙一定是减数分裂Ⅱ中期,染色体数是甲的一半
C.若丙为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则子细胞中标记染色体为10条
D.丁至少是第3次有丝分裂的样本,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0条
2022-02-02更新 | 3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元月期末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3 . 将果蝇(2n=8)一个精原细胞的核DNA分子双链都用32P标记,并在不含32P的培养基培养,让其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然后进行减数分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精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带有32P标记
B.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初级精母细胞内有8个被32P标记的核DNA
C.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内有4个被32P标记的核DNA
D.产生的精子中,被32Р标记的核DNA有4个
4 . 为模拟生物体内细胞的真实分裂过程,将某一经15N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有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分裂两次后形成4个子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某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该子细胞中被15N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可以是0~2N
B.若4个子细胞大小相同,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联会现象
C.若某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该子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之比可能是1:1
D.若某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该细胞一定存在N+1种形态的染色体
5 . DNA复制时,BrdU可替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掺入DNA子链中,经特殊染色后,一条链掺入BrdU的染色单体着色深,双链都掺入BrdU的染色单体着色浅。不含BrdU的果蝇精原细胞在含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再进行减数分裂,取不同时期的细胞经特殊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每条染色体中染色单体的着色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此实验中,DNA中的碱基A可以与BrdU的碱基进行配对
B.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中的染色单体均着色深
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一条深色染色单体中可能会出现浅色部分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可能出现每条染色体中的染色单体均着色浅
6 . 实验表明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过程中,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某高等动物体细胞内的DNA均被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在无放射性(31P)的培养液中连续进行2次有丝分裂,细胞甲是处于第2次分裂过程的一个细胞。如图为细胞甲的A/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有丝分裂交换的示意图。细胞甲继续分裂后得到子细胞乙和丙。不考虑新的可遗传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甲在分裂过程中含放射性的染色体最多为5条
B.细胞乙和丙的基因组成不可能相同
C.细胞乙再次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
D.细胞乙和丙含放射性的染色体可能均为3条
2022-01-15更新 | 27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兵团地州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7 . 某DNA分子中有20%的胞嘧啶,以该DNA分子的其中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mRNA链中有40个腺嘌呤,占该mRNA链的20%。若该DNA分子复制3次,则第3次复制需要的胸腺嘧啶数为(       
A.320个B.560个C.480个D.840个
8 . 将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基因型为AaBb)的1个精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31P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其中一个细胞如图所示,图中细胞只有4条染色体的DNA含有32P,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
B.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肯定完成了2次胞质分裂
C.图中细胞有4条脱氧核苷酸链被标记
D.图中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只有2条染色体含有32P
9 . 某研究小组采用放射性同位素14C进行了两组动物细胞学实验,其内容如下:
实验一:诱导放射性同位素碳完全标记的细胞样本,使其分别在只有12C的培养基中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实验期间收集到分裂中期的细胞样本甲和乙,以及分裂后期的样本丙和丁,统计样本放射性标记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如表:

样本

标记染色体数

标记DNA数

20

40

10

20

20

20

12

12

(1)从上表推断,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2)上表中肯定属于减数分裂的样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个样本中,取样时间最早的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使用放射性同位素14C分别标记尿嘧啶核苷酸和亮氨酸,其后添加到两组细胞培养基中,并对14C在细胞中的分布进行跟踪测定。
(4)在两组实验中,放射性均能达到较高水平的细胞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发现细胞对于放射性亮氨酸的吸收量远远高于同时期对放射性尿嘧啶核苷酸的吸收量,对其解释不合理的一项是_______
①每条mRNA可以自动合成多个蛋白质分子
②尿嘧啶核苷酸可以通过RNA的降解再次利用,而蛋白质不能被降解
③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含量远远高于核糖核苷酸在细胞中的含量
10 . BrdU(5-溴尿嘧啶)属于碱基类似物,能产生两种互变异构体,一种可与A互补配对,另一种可与G互补配对,这样当DNA复制时有BrdU掺入就会导致碱基转换引起基因突变。将某一连续分裂细胞(甲)置于含BrdU的培养液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若某一位点的碱基对A-T在DNA复制时,模板链中A与BrdU发生了配对),再将其产生的子细胞置于普通培养液(不含BrdU)中继续培养,只考虑DNA分子上该位点碱基对的情况且不考虑其它因素导致该位点的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细胞至少经过两次分裂可将该位点的A-T变成G-C
B.甲细胞经三次分裂后,该位点为A-BrdU碱基对的细胞占1/16
C.无论进行几次分裂(分裂次数大于2),该位点为A-T碱基对的细胞始终占1/2
D.随分裂次数增加(分裂次数大于3),该位点为G-C碱基对的细胞所占比可能会增加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