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0 道试题
1 . 许多突变是由于DNA中碱基的不稳定而造成的,如腺嘌呤可能会发生互变异构转换形成结构异常的腺嘌呤(A*),A*与C配对。若在A*转换成正常结构前发生DNA的复制,可导致DNA分子被影响区域的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腺嘌呤的互变异构转换只能发生在细胞增殖的间期
B.在DNA上任何位置发生A的互变异构转化都会导致基因突变
C.异常DNA至少复制两次后碱基对A/T才会被替换为G/C
D.异常DNA复制8次后A/T被替换为G/C的DNA有128个
2022-11-26更新 | 52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六市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联考生物试题
2 . DNA的两条链均被32Р标记的卵原细胞(2n=8),在含31P的培养液中进行减数分裂,然后与DNA的两条链均被32P标记的精子受精,得到的受精卵在含31P的培养液中进行一次分裂。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Ⅰ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中含32P的有2条
B.减数分裂Ⅱ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中含32P的有2条
C.受精卵第一次分裂后期,不含32P的染色体一定来自卵细胞
D.受精卵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并含32P的染色体最多有7条
3 . “X-Y”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X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Y,生成的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免疫调节中,恶性肿瘤细胞能被效应T细胞特异性识别
B.从功能来看,题中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
C.抑制恶性肿瘤发生的过程中一定利用了DNA聚合酶
D.若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则靶细胞可能无法正常凋亡
2022-11-26更新 | 43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某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4 . DNA复制时,一条新子链按5′→3′方向进行连续复制,而另1条链也按5′→3′方向合成新链片段一冈崎片段(下图所示)。已知DNA聚合酶不能直接起始DNA新链或冈崎片段的合成,需先借助引物酶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引物,DNA聚合酶再在引物的3′一OH上聚合脱氧核苷酸。当DNA整条单链合成完毕或冈崎片段相连后,DNA聚合酶再把RNA引物去掉,换上相应的DNA片段。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引物酶属于RNA聚合酶,与DNA聚合酶一样能够催化氢键断裂
B.DNA的一条新子链按5′→3′方向进行连续复制时不需要RNA引物
C.DNA聚合酶既能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也能催化磷酸二酯键断裂
D.RNA引物合成时与冈崎片段合成时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相同
5 . 心肌细胞不能增殖,基因ARC在心肌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能抑制其凋亡,以维持正常数量。细胞中另一些基因通过转录形成前体RNA,再经过加工会产生许多非编码RNA,如miR-223(链状),HRCR(环状)。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ARC基因碱基对数量为900,其中一条单链中鸟嘌呤和胞嘧啶之和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46%,该基因中含有氢键_____个,该基因复制3次共消耗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_____
(2)启动过程①时,_________酶需识别并与DNA分子上的启动子结合。进行过程②的场所是___________,该过程最终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翻译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填“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3))当心肌缺血、缺氧时,会引起基因miR-223过度表达,所产生的miR-223可与ARC的mRNA特定序列通过_____________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分子,使过程②因缺少_________而被抑制,ARC蛋白无法合成。
(4)据图分析,HRCR______(促进/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2022-11-25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重点班)
6 . 将马蛔虫(2N=4)的甲、乙两个精原细胞的细胞核DNA双链用32P标记,接着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特定的条件下甲细胞进行两次连续的有丝分裂、乙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在第一个细胞周期后,含32P的细胞数为2,且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0~4
B.甲在第二个细胞周期后,含32P的细胞数为2~4,且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0~4
C.乙在减数分裂I后,含32P的细胞数为2,且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0~2
D.乙在减数分裂Ⅱ后,含32P的细胞数为2~4,且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0~2
2022-11-25更新 | 834次组卷 | 18卷引用:专题04(押浙江卷选择题) 细胞分裂-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浙江卷)
7 . 某科学家用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研究细胞的分裂,已知相应的细胞周期为20h,两种核苷酸被利用的情况如下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15N和32P的利用量可分别表示细胞中的DNA复制和转录的原料消耗量
B.15N主要用于蛋白质的合成,32P则主要作为DNA复制和转录的原料
C.间期细胞中的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代谢活跃,7~12h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D.DNA复制速率最快的时间在10h左右,分裂期时间不足8h
8 . 将某动物2N=8的精原细胞(该细胞所有DNA都含32P标记),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连续培养先有丝后减数得到所有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标记情况。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能检测到32P子细胞为4-8个
B.能检测到32P子细胞为0-8个
C.所有子细胞中能检测到含32P的染色体一共有32条
D.每个子细胞中被标记染色体的总条数最多为4条,最少为2条
9 . 碱基类似物在复制过程中会代替正常碱基掺入到 DNA 分子中,导致复制错误从而诱发突变。5-BU与碱基T结构相似,有酮式(BUk)和烯醇式(BUe)两种异构体,通常情况下 BUk与A 配对形成 BUk=A,而 BUe与G配对形成 BUe=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5-BU处理使突变具有方向性但不提高突变率
B.5-BU处理导致A=T变成G=C至少经过3次复制
C.5-BU处理通过干扰基因的表达导致生物性状改变
D.5-BU处理大肠杆菌使其DNA中碱基对数目改变
10 . 果蝇是双翅目昆虫,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常染色体,其生活史短,易饲养,繁殖快,染色体少,突变型多,个体小,是一种很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是常用的模式生物。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1)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中每对同源染色体仅有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两条链均被15N标记,该卵原细胞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那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染色单体有_____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染色体有_____条;其产生含有15N标记的卵细胞的概率为_____
(2)野生果蝇翅色是无色透明的。GAL4/UAS是存在于酵母中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GAL4蛋白是酵母中的一类转录因子,它能够与特定的DNA序列UAS结合,驱动UAS下游基因表达。科研人员将一个GAL4基因插入到雄果蝇的一条2号染色体上,又将一个UAS─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随机插入到雌果蝇染色体组中的一条染色体上,但无法表达,只有与插入含有GAL4基因的雄果蝇杂交后的子一代中,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才会表达。甲科研小组分别利用上述的一对转基因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中绿色翅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2,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表所示:
组别F1F2
绿色翅∶无色翅=1∶3绿色翅∶无色翅=9∶7

①仅用甲组杂交结果F1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UAS—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是否插入到2号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根据甲组的F2杂交结果判断UAS—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填“是”或“不是”) _____插入到2号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
②乙科研小组另选一对亲本果蝇进行以上的杂交实验,发现F2中雌雄果蝇的翅色比例不同,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
2022-11-21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