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DNA的复制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图表示早期科学家对DNA复制方式的几种推测。据图不能作出的推断是(  )
A.若为全保留复制,则子代DNA中,只有一个含有亲代DNA链
B.若为半保留复制,则子代DNA中,只有两个含有亲代DNA链
C.若为弥散复制,则子代DNA的每条链都可能含有亲代链的片段
D.若为弥散复制,则需要先解旋后复制,否则就是边解旋边复制
2 . DNA复制是在为细胞分裂进行必要的物质准备。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DNA复制仅发生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
B.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的半保留复制并用实验进行验证
C.DNA子链复制的方向相同,均是由5'向3'延伸
D.植物细胞DNA复制所需的能量可以来自叶绿体和线粒体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3 . 梅塞尔森和斯塔尔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时,经历了以下的探究步骤:①DNA的复制方式可能为半保留复制或全保留复制;②对DNA的2种复制方式的离心结果进行预测;③DNA如何进行复制;④培养大肠杆菌并对DNA离心后在试管中的位置进行观察和记录。上述四个步骤分别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       
A.①为实验结论,②为演绎推理,③为发现问题,④为实验验证
B.①为实验结论,②为实验验证,③为发现问题,④为演绎推理
C.①为提出假说,②为实验验证,③为发现问题,④为演绎推理
D.①为提出假说,②为演绎推理,③为发现问题,④为实验验证
4 . 细菌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恩格尔曼以水绵和好氧细菌为实验材料证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B.赫尔希和蔡斯以大肠杆菌和噬菌体为实验材料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C.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通过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证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D.格里菲思以小鼠和肺炎双球菌为实验材料说明R型菌存在转化因子
2022-05-09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5 . 将大肠杆菌放在含15N 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两条链均为15N 的亲代大肠杆菌,然后将含15N 的大肠杆菌放在含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到子一代和子二代。在每代取等量的大肠杆菌放在含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到子一代和子二代。在每代取等量的大肠杆菌破碎,提取DNA 离心,然后在紫外光下看到的DNA 沉降带结果如下图所。下列针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从亲代到子一代的结果即可说明 DNA 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B.子二代只含14N 的 DNA 分子占全部 DNA 分子的 1/2
C.若用 DNA 解旋酶处理子一代 DNA 后离心,沉降带仍为中间带
D.可用噬菌体代替大肠杆菌进行上述实验,且提取 DNA 更方便
2022-05-0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19)班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3-14高三上·山西太原·阶段练习
6 .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肺炎双球菌为实验材料进行的小鼠体内细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与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重建而成的新病毒,能感染烟草并能增殖出完整的烟草花叶病毒
C.同位素示踪实验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生物体通过DNA复制实现遗传信息的表达
D.根据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模型,每个磷酸基团上连接1个脱氧核糖
7 . 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对DNA的复制方式进行研究。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问题:

培养方法

细胞分裂次数

操作

实验结果

已知

14N的普通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

多次

提取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

第一步

15N标记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

多次

第二步

14N的普通培养液培养第一步所得大肠杆菌

一次

第三步

继续用含14N的普通培养液培养

一次

(1)请在表格第二步、第三步实验结果的空白试管上标出条带位置及名称_______
(2)如果在第三步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培养,使大肠杆菌再分裂一次,则实验结果试管上条带的数量变化是__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3)实验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除引物和能量外,还需提供的条件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四种脱氧核苷酸   ②DNA模板   ③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 ④DNA聚合酶
(4)在细胞分裂间期,线粒体的数目增多,具增多的方式有3种假设:I.细胞利用磷脂、蛋白质等重新合成;II.细胞利用具他生物膜装配形成; Ⅲ.线粒体分裂增殖形成。有人通过放射性标记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探究,方法如下:首先将一种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自身不能合成胆碱)在加有3H标记的胆碱(磷脂的前体)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转入另一种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定期取样,检测细胞中线粒体的放射性。结果如下:
标记后细胞增殖的代数

1

2

3

4

测得的相对放射性

2.0

1.0

0.5

0.25

①实验中采用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所用的“另一种培养基”在配制成分上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
③通过上述实验,初步判断3种假设中成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在I、II、皿中选择)。
2021-04-2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
8 .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密度梯度离心法: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实验方法和分离细胞器的方法
B.构建物理模型法:构建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和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C.假说—演绎法: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和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D.荧光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产物氧气中氧的来源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9 . 如图为DNA复制可能的两种方式,甲组实验用15N(无半衰期)标记细菌的DNA后,将细菌 放在只含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提取子代细菌的DNA进行离心分析;乙组实验用甲组培养的子代细菌放在只含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提取子代细菌的DNA进行离心分析。 下列有关甲、乙两组实验结果与结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只分析甲组离心管中条带的数量与位置可确定复制方式
B.只分析甲组离心管中放射性分布的位置可确定复制方式
C.只分析乙组离心管中条带的数量可确定复制方式
D.只分析乙组离心管中放射性分布的位置可确定复制方式
10 . 现有DNA分子的一条单链只含有14N,另一条单链只含15N的大肠杆菌(表示为14N15N),若将该大肠杆菌在含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再转到含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则理论上DNA分子的组成类型和比例分别是:(  )
A.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3
B.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
C.有15N15N和14N15N两种,其比例为1:7
D.有15N15N和14N15N两种,其比例为7:1
2021-01-24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江西省五市九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