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5 道试题
1 . 某遗传病是由Seta基因编码的S酶异常引起的一种遗传病,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片段上(图1)。已知引起S酶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Seta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另一原因是Seta基因发生了部分碱基对缺失。图2是某患者家系的系谱图,对其家庭部分成员进行了相应的基因检测,结果如图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号个体的X染色体上一定含有碱基对发生替换的异常基因
B.②号个体的X染色体上一定含有碱基对发生替换的异常基因
C.③号个体携带两个DNA序列相同的致病基因
D.如果④号个体表型正常,则检测出两条带的概率为1/3
2023-05-13更新 | 3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2 . 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的CFTR基因发生突变(目前CFTR基因已确认有2000多种不同的突变),使CFTR蛋白转运Cl-的功能出现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造成细菌感染。已知某个家庭中父母都是该病的致病基因携带者,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就患有这种病,而此时母亲再次怀孕。为检测胎儿是否患有该病,提取该家庭所有成员的DNA样本,通过PCR和凝胶电泳检测CFTR基因内的某特殊标记,得到的DNA条带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胎儿患病的概率是
B.该病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若要调查该遗传病的发病率只需在患者家系中进行
D.该病患者无法将Cl-运输到细胞外,导致水分子向膜外的扩散减少
2023-05-13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 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预测卷生物试题
2023·河北·模拟预测
3 . 研究发现,抑癌基因的失活可能由不同的变异组合引起,且往往需要两个等位基因都被破坏或不表达才能产生新的表型,具体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结果1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所致
B.图中②可能是DNA甲基化引起碱基序列的改变,从而使基因沉默
C.图中不同机制引起的基因失活均可能遗传给后代
D.由题意和图示可知,该活跃的抑癌基因是完全显性的
2023-04-27更新 | 20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押题卷(六)
2023·河北·模拟预测
4 . 克里斯蒂安森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单基因遗传病,是CSS基因第391位的G—C碱基对突变成T—A碱基对所致。图甲是关于该遗传病的一个家族系谱图,对5~10号成员进行该病相关等位基因的测序,发现6、8、9号个体只有一种碱基序列,5、7、10号个体均有两种。图乙是CSS突变基因表达过程,(▼)表示突变位点。相关密码子:①AGU(丝氨酸);②CGU(精氨酸);③GAG(谷氨酸);④GUG(缬氨酸);⑤UAA(终止密码子);⑥UAG(终止密码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5、7、10号个体均是克里斯蒂安森综合征致病基因携带者
B.克里斯蒂安森综合征患者男性多于女性,9号个体的CSS突变基因来自1号
C.该CSS基因突变类型为基因中碱基的缺失
D.假设7号与一患病男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4
2023-04-27更新 | 37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押题卷(四)
2023·河北·模拟预测
多选题 | 适中(0.65) |
5 . 某家庭具有镰状细胞贫血患病史,为进一步了解后代的发病风险,该家庭成员自愿进行了相应的基因检测,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受检者DNA变性过程中存在氢键和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B.正常序列探针与突变序列探针中有一个碱基存在差异
C.据基因检测结果可知,儿子体内含有相关致病基因的概率为50%
D.若父母生育第三个孩子,该孩子的DNA与突变序列探针杂交呈阳性概率是25%
2023-04-2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押题卷(一)
6 . CD226和TIGIT是表达于T细胞、NK细胞等淋巴细胞表面的分子,可竞争性结合抗原呈递细胞(APC)表面的CD155分子,从而分别活化和抑制相关淋巴细胞,TIGIT与CD155的亲和力高于CD226。研究表明,CD155分子也在多种肿瘤细胞上过量表达,若肿瘤细胞上CD155分子的丢失,则能通过肿瘤内在机制减少肿瘤的生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PC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等,可以特异性摄取、加工处理抗原
B.正常情况下,TIGIT发挥作用有利于防止机体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C.CD155分子在肿瘤细胞中的过量表达既有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又有帮助肿瘤细胞逃避免疫自稳的作用
D.增强CD226的表达及研发使用TIGIT单克隆抗体,均可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7 . 已知鼠伤寒沙门氏菌经过紫外线照射可突变成为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仅满足野生型菌株生长需求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该缺陷型菌株若经诱导剂X的作用则可恢复为原养型(等同于野生型)菌株。现配制培养基并在培养基上用该缺陷型菌株检测某食品中是否含有诱导剂X,若不考虑杂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配制含该食品的基本培养基进行检测
B.只要培养基中出现菌落,就说明该食品中含有诱导剂X
C.诱导剂X导缺陷型菌株恢复为原养型说明基因突变的方向是固定的
D.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出现,实质上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
8 . 图1为某生物基因的表达情况,a、b代表同一种酶。图2表示该基因启动子碱基序列发生甲基化修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可表示人体细胞核基因的表达过程,a、b为RNA聚合酶
B.核糖体的移动方向为由下到上,核糖体内碱基配对规律是A与U配对、G与C配对
C.启动子序列的甲基化修饰可能干扰RNA聚合酶与基因的结合,导致基因无法转录
D.启动子碱基序列甲基化导致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9 . 某植物株色紫色对绿色为显性,分别由基因PL和pl控制,不含pl、PL基因的植物株色表现为白色。该植物株色在遗传时出现了变异(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变异是由某条染色体结构缺失引起的
B.该变异是由显性基因突变引起的
C.该变异在子二代中可能表现出新株色
D.该变异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鉴定
10 . 如图所示,科研人员利用诱变方式选育可高产β-胡萝卜素的三孢布拉霉负菌。未突变菌不能在含有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随β-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菌体颜色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图甲为选育菌种及获得β-胡萝卜素的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得到图乙所示的菌落,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②操作,然后培养
B.经过程①紫外线照射的三孢布拉霉负菌有的不能在含β-紫罗酮培养基上生长
C.进行③操作时,应选择较小的橙红色菌落中的菌株继续接种培养
D.能在添加β-紫罗酮的乙上长成菌落的细菌,其遗传物质不一定发生改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