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基因突变可能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而对生物体有害;也有些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利的。下列叙述中的哪种情况不仅可以降低隐性突变基因可能表现的有害性,还能有效地保留该突变基因(  )
A.先发生基因突变,含该突变的染色体片段再缺失
B.先发生染色体中重复某一片段的变异,再在重复片段上发生基因突变
C.先发生基因突变,含该突变的染色体片段再移接到非同源染色体上
D.先发生染色体的某一片段位置颠倒的变异,再在颠倒区域内发生基因突变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第四次联合测评(三模)生物试题
2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造血干细胞中常存在如图所示的“费城染色体”。据图分析,导致“费城染色体”出现的变异类型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染色体数目变异D.染色体结构变异
3 . 果蝇的X染色体片段缺失会导致翅膀后端片段出现缺刻现象。将缺刻红眼雌蝇(无白眼基因)与正常白眼雄蝇杂交,F1染色体组成及表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缺刻性状的出现是基因突变导致的
B.亲本X染色体缺失位置有决定眼色的基因
C.F1出现死亡个体的原因是缺少正常X染色体
D.F1缺刻白眼♀和正常红眼♂交配,子代中红眼∶白眼=2∶1
2024-06-13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4 . 关于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亚硝酸盐等物质可以改变核酸的碱基,进而诱发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产生的新基因可作为进化的原材料
C.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均称为染色体变异
D.利用单倍体育种得到的二倍体植株,每对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一般是纯合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生物的基因组成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该生物经减数分裂形成了图2所示的①②③④四种配子。下列关于这四种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配子①的变异发生在减数分裂Ⅱ过程中
B.配子②的变异最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
C.配子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配子④的变异是染色体复制时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的
6 . 某二倍体植物的绿叶和花斑叶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B、b控制;抗锈病和易感锈病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T、t控制。现用纯合绿叶易感锈病和花斑叶抗锈病植株杂交,F1全为绿叶抗锈病,F1自交产生F2,有两种结果:①绝大多数植株的F2表型及比例为绿叶易感锈病:绿叶抗锈病:花斑叶抗锈病=1:2:1;②某一植株的F2表型及比例为绿叶易感锈病:绿叶抗锈病=1:2。已知该植物含1条染色体片段缺失的个体能成活并能正常产生配子,含2条染色体片段缺失的个体不能成活,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基因B和t、基因b和T分别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
B.结果①中F2的绿叶抗锈病个体均为杂合子
C.通过结果②可推测该植株发生了染色体变异,缺失b基因
D.让结果②中的F2植株随机交配,F3可能出现花斑叶植株
7 . 三体是指生物中某一对同源染色体增加了一条。科研人员偶然发现了玉米(2n=20)细胞中增加了一条带有易位片段的三体植株(植株基因型为Aaa',其中a'指易位染色体上的基因),该易位染色体不能参与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时,该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染色体易位只发生在该植株有丝分裂或者减数分裂过程中
B.该三体植株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形成的四分体数量为9个
C.该三体植株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有6种,且比例相等
D.可遗传的染色体三体植株的产生可能改变种群相关基因的频率
8 . 下图为某植物根尖细胞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个DNA分子中部分基因的分布状况,字母代表基因,数字序号代表无遗传效应的碱基序列。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的各基因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B.该细胞有丝分裂时,基因A与a的片段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导致DNA碱基序列的改变
D.数字序号代表的序列可能发生碱基的插入、缺失和替换,但不属于基因突变
9 . 家蚕幼虫时期腹足有黄色和白色,黄色对白色为显性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当Z染色体上的B基因移接到任意一条常染色体上会出现透明足,相关基因型可能有如表所示类型,b基因移接不会出现该性状且不含B或b的个体不能存活。回答下列问题:

表型

透明足

基因型

BZbZ

BZbZb

BZbW

BZW

(1)Z染色体上的B基因移接到任意一条常染色体上,从可遗传变异角度分析其本质上发生了___________;根据上述信息,基因型为ZBW的个体产生的卵细胞类型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几号常染色体)。
(2)现有一只黄足雄性家蚕与白足雌性家蚕杂交,子代出现一只透明足雄性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BZbZ或BZbZb
①该雄性个体B基因来自_____________(填“父本”“母本”或“父本或母本”),假如其基因型为BZbZb,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设计一组简单的杂交实验确定该只透明足雄性个体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
③若不进行杂交实验,如何确定该只透明足雄性个体的基因型?_______(写出思路方法即可)。
10 . 中国是用桑蚕丝织绸最早的国家,自古即以“丝国”闻名于世。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与雌蚕相比,雄蚕产丝多且质量高。科学家利用诱变技术,使其孵出来的都是雄蚕。部分育种过程如下:①应用电离辐射,得到两种Z染色体上具有显性基因(A、B)的雄蚕品系P1和P2,如图1所示。②利用γ射线诱变得到雌蚕品系P3,使Z染色体的一个片段移接到W染色体上,该片段上带有a和b基因,如图2所示。③选择合适的亲本杂交。回答以下问题:

(1)以上育种过程涉及到的变异类型有____________
(2)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________关系,推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为红体色基因,a为体色正常基因,B为痕迹翅基因,b为正常翅基因。A或B在雄蚕受精卵中有2个会使胚胎致死,而在雌蚕受精卵有1个显性基因且没有其等位基因就会使胚胎致死,其他情况均正常。
① P1和P3杂交后代中红体色的概率为______,P2与野生型雌蚕杂交后代的雌雄比______
② 为了选育出雄蚕,选择P2和P3杂交得F1,从F1中筛选出体色正常、痕迹翅的雌蚕与P1杂交得F2,从F2中筛选出________的雄蚕与野生型雌蚕杂交得F3,F3全为雄蚕,雌蚕在胚胎期死亡。在大量的实验中,F3中有少数雌蚕存活下来,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