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4 道试题
1 . 科研人员对果蝇眼睛的颜色和形状等性状进行了系列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科研人员在野生型果蝇群体中发现了一种新的亮红眼突变型雄果蝇,为探究亮红眼基因的形成和遗传机制,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研究。
(1)亮红眼突变型雄果蝇与野生型雌果蝇进行杂交,F1均为野生型,F2中野生型:亮红眼=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知亮红眼基因的形成属于________突变,但还不足以判断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确定突变基因的位置,还需补充相关数据,如可以统计F2中亮红眼果蝇群体中的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亮红眼基因(e)位于常染色体上,果蝇眼色突变型还有朱红眼、朱砂眼和猩红眼等类型,朱红眼(a)、朱砂眼(b)和猩红眼(d)三个基因分别位于Ⅱ号、X和Ⅲ号染色体上,为判断上述突变基因之间的位置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

①根据实验一的杂交结果,亮红眼基因(e)和朱红眼基因(a)位于__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__。F2的突变型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二的杂交结果,F2中突变型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③根据实验三的杂交结果,可推测亮红眼基因与猩红眼基因是发生在染色体________(“同一”或“不同”)位点上的基因突变。
II.下图甲是科研人员发现的雌果蝇眼形的遗传机制。

(3)由图甲分析可知,果蝇眼形由正常眼转变成棒眼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dBX b,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d,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在一起,如图乙所示。基因型为XdBX dB、X dBY时胚胎致死。若棒眼雌果蝇(XdBX 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 bY)杂交,F1果蝇中雌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_,致死胚胎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若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产生的F2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
2024-04-03更新 | 3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仪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题

2 . 如图①过程染色体上发生了端粒缺失,②过程发生了姐妹染色单体的融合,③过程由于纺锤丝的牵引而在F的左侧或F与f之间发生随机断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变异过程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缺失、染色体数目变异
B.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着丝粒发生了分裂
C.③过程后两个子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可能均是体细胞的一半
D.③过程发生随机断裂后,产生的两染色体可能为无Ff、有Ff或有F、有f
3 .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粒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图所示。现有某基因型为Aa的小鼠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并且在两着丝粒之间随机发生断裂,然后形成的子染色体正常移动至两极,形成的精细胞可以参与受精作用,且子代正常发育成活。不考虑其他变异,若该小鼠产生的精子与基因型为Aa的雌鼠产生的正常卵细胞结合,则理论上产生的子代小鼠的基因型的种类数为(       
   
A.3B.7C.8D.9
4 . X染色体上存在一段序列Xist,该序列会转录出非编码RNAXist(图中虚线),RNAXist能够结合在X染色体上,招募一系列蛋白,导致染色体聚缩,随后进一步招募其他类型的染色质修饰分子,增加染色质的修饰(图中空心圆圈),进一步使其聚缩,该过程最终会导致(       
   
A.解旋酶和X染色体结合加快
B.X染色体发生染色体结构的缺失
C.X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改变
D.X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正常表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株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处理后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为一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突变体为基因突变所致,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B.若突变体为1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原对除草剂敏感性植株为杂合子
C.突变体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
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
2024-03-02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等5地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6 . 着丝粒重新定位是指当着丝粒功能异常时,在染色体的另一个位置上出现新的着丝粒(如图所示),从而避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分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着丝粒重新定位可能会改变染色体上DNA的遗传信息
B.着丝粒正常一分为二细胞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均加倍
C.着丝粒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D.着丝粒重新定位能够在一定程度减少染色体变异的发生
2024-03-0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7 . 研究发现某二倍体作物的雄性育性可能与8号染色体的某区段的A、B、C、D等基因有关。对作物的品系甲该段染色体测序,发现与野生型植株相比,品系甲该区段均少了基因C和D,两者的花粉均可育。为寻找影响作物育性的基因,对野生型品系进行基因敲除,获得敲除纯合子(无法获得D基因敲除纯合个体),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

母本

父本

F1育性性状

1

野生型

品系甲

50%的花粉可育

2

A基因敲除的纯合野生品系乙

品系甲

50%的花粉可育

3

B基因敲除的纯合野生品系丙

品系甲

50%的花粉可育

4

C基因敲除的纯合野生品系丁

品系甲

100%的花粉可育

(1)由表可知,______基因可导致花粉育性降低,判断依据是______
(2)进一步研究发现,所有杂交组合的F1均能正常完成减数分裂。且50%的花粉可育的F1可育花粉的8号染色体都来自野生型,不育花粉的8号染色体都来自品系甲。
①推测D基因的作用是______,D基因发挥作用的时间是______。杂交组合1的F1不育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
②杂交组合1的F1进行自交,子代的育性及比例是______
(3)为验证上述推测,向杂交组合1的F1转入1个D基因,转入之后对植物其他生理功能无影响。之后进行转基因植株的筛选和鉴定。
①筛选得到植株1,该植株花粉均可育,若上述推测正确,说明D基因转入位置在______染色体上。
②筛选得到植株2,该植株50%的花粉可育,若上述推测正确,说明D基因转入的位置在______染色体上。
③若D基因插入在5号染色体,若上述推测正确,该植株可育花粉的比例是______。自交子代中100%花粉可育的植株占______
8 . 蝴蝶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已知基因B使触角为棒状,基因b使触角为锤状。用X射线处理雌蝴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X射线可使蝴蝶发生基因突变,该变异可为蝴蝶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B.丙与正常锤状触角雄蝴蝶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与丁的相同的概率是1/2
C.丙发生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变异,该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D.丁与正常锤状触角雄蝴蝶杂交,可根据子代性状区分性别
9 . 大鼠常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已知控制大鼠黑眼/红眼的基因和黑毛/白化的基因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某基因型的雄性大鼠在产生配子时,会发生某种突变(突变后的配子均有活性),使其与多只雌性大鼠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黑眼黑毛:黑眼白化:红眼黑毛:红眼白化=1:1:1:1,则该个体最可能发生了下列哪种染色体结构变异(       
A.缺失B.重复C.易位D.倒位
2024-02-2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10 . 如图甲、乙、丙是某二倍体动物体内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动物性别是雄性
B.乙中染色体间的片段互换叫做基因重组
C.乙→丙过程中中心体需要复制加倍
D.乙中染色体组是甲中两倍
2024-02-2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