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研究发现,射线处理过的果蝇(2n=8)品系X育性下降。为探究其原因,利用显微镜观察品系X果蝇性腺中的细胞,得到图M的结果。图中箭头所示处的“染色体桥”会在细胞分裂中发生随机断裂。以下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M所示细胞处于细胞分裂后期
B.染色体桥断裂直接引起染色体数目变异
C.染色体桥两侧都连有1个着丝粒
D.染色体桥断裂可能导致子细胞失去功能
2 . 研究人员检测了一对夫妇及其孩子某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序,发现双亲基因排列均正常,孩子基因排列异常,如下图所示(字母表示基因)。
   
下列对该变异产生原因的推测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B.染色体片段重复C.基因重组D.染色体数目变异
3 . 玉米具有易种植、遗传背景清晰等特点,是遗传学家常用的实验材料。
(1)研究者利用一种紫粒玉米品系与黄粒玉米品系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1所示。据此推测,籽粒颜色的遗传由____对基因控制,符合____定律。
(2)研究者播种斑点籽粒,长成后进行测交实验,发现少部分后代植株出现紫粒性状的恢复。针对斑点性状的这种“不稳定性”,有学者提出存在一种移动因子,可以插入到籽粒颜色相关基因(A/a)中,影响基因功能;也可以从基因中切离。该因子的移动受到另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
①据此推测,基因____中存在移动因子,斑点性状紫色区域产生的原因是玉米发育过程中进行____分裂时,D基因的存在使得斑点基因中的移动因子随机切离,恢复为有功能的基因,这一事件在发育过程越早的时期,紫斑越____。进而可以推论,斑点籽粒播种后测交实验后代中出现紫色性状的原因是____
②研究者发现上述测交实验中恢复为紫色籽粒的玉米中,又出现了一些籽粒黄色、凹陷、非蜡质的新表型(图2a)。经研究,决定籽粒颜色、形状、蜡质的基因均位于9号染色体上(图2b)。

由此,研究者提出切离的移动因子可能会插入其他位置,并从其他位置切离导致染色体断裂。根据该推测,请在图2b中画出移动因子插入、切离的位置____
(3)科学家发现的移动因子可以导致频繁的____(变异类型),从而为育种提供丰富的材料。为构建育种所用的突变体库,利用转基因技术构建____两个品系,将二者杂交后选择携带突变纯合且不带D基因的植株,原因是____
4 . 白叶枯病是水稻严重的病害之一,疣粒野生稻对其具有高度抗性。研究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试图将疣粒野生稻的抗白叶枯病特性转移到栽培稻中。

   

(1)将两种水稻外植体分别接种在含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经_______过程形成愈伤组织后用_______酶处理获得游离的原生质体。
(2)本研究运用的技术手段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可用_______方法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3)“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法”可以将一个亲本细胞内的部分染色体或染色体上某些片段转移到另一个亲本体细胞内,获得不对称杂种植株。大剂量的X射线能随机破坏染色体结构,使其发生断裂、易位、染色体消除等,从而导致细胞不再持续分裂。碘乙酰胺能使细胞质中的某些酶失活,抑制细胞分裂。为了达到转移抗白叶枯病特性的目的,融合前要用X射线照射_______的原生质体,用碘乙酰胺处理另一亲本的原生质体。经诱导融合后,只有异源融合后的杂种细胞可持续分裂形成再生细胞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察再生植株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现数目_______两亲本染色体数目之和,说明成功获得了不对称杂种植株。有些杂种植株染色体数目与栽培稻相同,性状明显偏向栽培稻,但也表现出疣粒野生稻的一些特性,推测这些杂种植株无多余染色体但具有疣粒野生稻特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致病性强的两种水稻白叶枯病菌株接种,检测72株杂种植株的抗性。结果发现共有40株表现抗性,其中17株对两种菌株都表现抗性。综合染色体数目及抗性检测结果,应优先选择______的杂种植株进行繁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5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人白细胞中常出现“费城染色体”(如图),其上的BCR-Abl融合基因表达BCR-Abl融合蛋白,使酪氨酸激酶一直保持活性,抑制了细胞凋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费城染色体的出现是非同源染色体易位的结果
B.CML病人白细胞中的费城染色体可以遗传给子代
C.融合蛋白氨基酸数是BCR和Abl蛋白氨基酸数之和
D.提高细胞中的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药物可治疗CML
6 . 某二倍体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如图表示该个体的某个处于分裂状态细胞中的部分染色体(包含一对性染色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B.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该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6条染色体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基因型为aBXA、aBX、AbX、bX
2021-05-18更新 | 584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55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下图表示某真核生物一条染色体上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Ⅰ、Ⅱ为非基因序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中发生碱基对替换可形成a的等位基因
B.Ⅱ中缺失一个碱基对将导致染色体变异
C.基因重组可导致a、b位置发生互换
D.染色体易位可导致b、c基因位置互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