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某品种家鸡(性别决定为ZW型),毛腿和光腿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体型的正常型和矮小型是易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多对毛腿正常体型雄雄鸡(同性别个体的基因型相同)随机交配,F1雄性的表型及比例为毛腿正常型:光腿正常型=3:1;F1雌性的表型及比例为毛腿正常型:光腿正常型:毛腿矮小型:光腿矮小型=3:1:3:1。不考虑Z和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品种家鸡中正常体型对矮小型为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判斯的依据是_______;等位基因A/a和B/b在遗传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作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2)亲本雄鸡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_______;F1毛腿正常型雄鸡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
(3)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F1中某毛腿正常体型鸡产生了基因组成为Wa的异常卵细胞,不考虑基因突变,则该毛腿正常体型鸡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该异常卵细胞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 . 科研人员在显微镜下观察化学药物处理后的果蝇性腺中的细胞,得到如图结果。已知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粒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图中箭头所示处的“染色体桥”(染色体末端处黏合)会在细胞分裂中发生随机断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桥”断裂可导致染色体片段缺失或重复,也可直接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
B.该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II后期
C.“染色体桥”断裂可能导致子细胞失去功能,因此该果蝇育性可能下降
D.图中细胞与同时期正常细胞的着丝粒数目相同
2024-02-21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生物试题
3 . 某动物的基因型为 DdxBY,图1为该生物的细胞分裂图,图2为该生物D和d基因所在染色体端粒断裂后,姐妹染色单体在断裂处融合,细胞分裂后期融合的染色体在两个着丝粒之间随机断裂形成染色体桥。图2的②③时期S蛋白在着丝粒区大量富集,④和⑤时期S蛋白在着丝粒区含量降低。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的D和d可能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互换的结果
B.图1的①可能是Y染色体,该动物的精细胞可能不含①
C.图2中S蛋白的存在有利于维持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粘连
D.染色体桥的形成只可能发生于减数分裂Ⅱ后期

4 .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恶性疾病,该病是由9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互换片段所致,如图所示,融合后的22号染色体上会形成一个新的融合基因BCR-ABL基因(简称BA基因),BA基因表达出的融合蛋白能导致造血干细胞增殖失控,使患者骨髓内快速出现大量恶性增殖的白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是9号染色体与22号染色体发生基因重组所致
B.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发生了基因融合,该病无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是否变异
C.图示基因融合后,细胞中基因的排列顺序改变但基因的总数目不发生改变
D.BA基因表达出的融合蛋白可能会导致造血干细胞的细胞周期明显的缩短
5 . 某二倍体植物的抗锈病(D)、易感锈病(d)为一对相对性状,科研人员对植株甲进行诱变处理后,获得图1所示的植株乙,同时发现植株乙种子中的蛋白质X的含量很低(新性状X)。进一步研究发现,新性状X的出现与紧密相邻的B4基因和B5基因有关。进行测序发现,B4基因的终止子缺失,剩余序列与B5基因的终止子直接相连,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植株甲产生含D基因的雄配子__________(填“多于”“少于”或“等于”)含d基因的雌配子。植株乙的培育过程中,D基因、B4基因发生的变异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
(2)经基因检测发现,图2中的B4基因、B5基因中的核酸序列有很高的相似度。B4基因转录时,由于其终止子缺失,RNA聚合酶能通读整个B5基因序列,导致形成了一条含有局部双螺旋的mRNA。
①正常B4基因转录时,以__________(填“α链”或“β链”)为模板链,正常B4基因和正常B5基因分别转录出的mRNA中大部分碱基序列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互补”)。
②在新性状X的产生过程中,B4基因转录形成的新的mRNA能够回折形成局部双螺旋,说明回折部分的碱基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状态下,该植物被锈病菌感染的几率很大。请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自然生长的种群中,抗锈病个体数逐渐上升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