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模型方法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某课外小组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生物膜模型为物理模型
B.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属于构建概念模型
C.罗伯特森拍摄的细胞膜暗—亮—暗三层结构的电镜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D.林德曼通过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热身考试生物试题
2 . 蜂兰的花朵形似蜜蜂,并可释放信息素吸引雄蜂,提高传粉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信息传递有利于蜂兰种群的繁衍
B.蜂兰与雄蜂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C.蜂兰的花形与释放信息素的种类是定向突变的结果
D.自然选择可引起蜂兰信息素相关基因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7日内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五校(清新一中、佛冈一中、南阳中学、连山中学、连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联考生物试卷
3 . 达尔文发现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着13种地雀,这些地雀的喙差别很大。DNA分析证实,约一百万年前,这些地雀的共同祖先从南美大陆迁徙至此,形成了不同岛上的初始种群。根据以上资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地雀喙的形状差异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B.地雀喙形态与结构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C.岛上不同地雀种群之间其基因库是不同的
D.地雀喙的形状与其生活习性及捕食结构有关
2024-04-0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东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段考生物试题
4 .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疟原虫为单细胞生物可在按蚊和人两类宿主中繁殖。我国科学家发现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随着青蒿素类药物广泛应用逐渐出现了对青蒿素具有抗药性的疟原虫。
为了研究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机制,将一种青蒿素敏感(S型)的疟原虫品种分成两组:一组逐渐增加青蒿素的浓度,连续培养若干代,获得具有抗药性(R型)的甲群体,另一组为乙群体(对照组)。对甲和乙两群体进行基因组测序,发现在甲群体中发生的9个碱基突变在乙群体中均未发生,这些突变发生在9个基因的编码序列上,其中7个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
为确定7个突变基因与青蒿素抗药性的关联性,现从不同病身上获取若干疟原虫样本,检测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与存活率正相关)并测序,以S型疟原虫为对照,与对照的基因序列相同的设为野生型“+”,不同的设为突变型“-”。部分样本的结果如表。

疟原虫

存活率(%)

基因1

基因2

基因3

基因4

基因5

基因6

基因7

对照

0.04

+

+

+

+

+

+

+

1

0.2

+

+

+

+

+

+

-

2

3.8

+

+

+

-

+

+

-

3

5.8

+

+

+

-

-

+

-

4

23.1

+

+

+

+

-

-

-

5

27.2

+

+

+

+

-

-

-

6

27.3

+

+

+

-

+

-

-

7

28.9

+

+

+

-

-

-

-

8

31.3

+

+

+

+

-

-

-

9

58.0

+

+

+

-

+

-

-

回答下列问题:
(1)连续培养后疟原虫获得抗药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个基因中与抗药性关联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青蒿素抗药性关联度最高的基因突变是导致疟原虫抗青蒿素的直接原因,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将该突变基因恢复为野生型,而不改变基因组中其他碱基序。经这种基因改造后的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表现为___________
(4)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一条防控疟疾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
2024-04-0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汕尾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3月月考生物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研究人员对北方淡色库蚊和南方致倦库蚊施以相同浓度的敌敌畏糖醋液,北方淡色库蚊死亡率为100%,南方致倦库蚊死亡率为30.7%。对敌敌畏的靶标基因M进行比对,发现南方致倦库蚊种群中M有M1、M2、M3三种等位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方淡色库蚊和南方致倦库蚊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B.南方致倦库蚊抗敌敌畏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敌敌畏对基因进行了选择
C.停止使用敌敌畏糖醋液后,南方致倦库蚊种群的抗药性基因频率持续上升
D.库蚊种群抗药性的形成不利于维持种群繁衍,不利于共同进化
6 . 一般情况下,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会杀死细菌,但变异的细菌可能产生耐药性。为探究某种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人员在接种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中放置了含某种抗生素的圆形滤纸片和不含抗生素的圆形滤纸片,一段时间后测量滤纸片周围抑菌圈的直径。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富集培养,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培养三代,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培养代数

平板各区域滤纸片周围抑菌圈的直径/cm


①号区域

②号区域

③号区域

④号区域

第一代

0

2.27

2.13

2.27

第二代

0

1.95

2.02

1.87

第三代

0

1.80

1.87

1.78

A.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会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变异
B.需要用特定的方法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
C.平板中①号区域的滤纸片不含抗生素,起空白对照的作用
D.随培养代数增多,抑菌圈的直径越小,说明细菌的耐药性越强
7 . 有毒昆虫往往具有鲜艳醒目的颜色,对捕食者具有“警告”的作用,能使捕食者见后避而远之,这种现象叫做警戒色。捕食者在学会回避警戒色以前,至少得捕食一只具有警戒色的有毒昆虫,尝到苦头后才能学会回避。一些无毒的昆虫在形态和体色上会模仿有毒昆虫,这种现象叫做贝茨拟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无毒昆虫的数量增多会造成警戒色的作用增强
B.警戒色和贝茨拟态都是昆虫对环境的适应现象
C.昆虫的进化过程中可能警戒色比贝茨拟态先出现
D.有毒昆虫、无毒昆虫与其天敌之间不断协同进化
8 . 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两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如下表。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年份

AA(%)

Aa(%)

aa(%)

1

30

40

30

2

25

50

25

A.该种群的生物没有发生进化
B.该种群的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该种群的基因型
D.若该种群在第2、3年连续自交,则A的基因频率会增加
9 .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内主要流行病原菌,这种细菌在全球范围内对包括碳青霉烯类等在内的多种抗生素具有广谱耐药性,将可能进化成“超级细菌”,对其引起的疾病的针对性治疗变得日益困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疾病的治疗困难因为其易发生基因重组
C.抗生素在该过程中发挥了自然选择的作用
D.抗生素能诱使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产生新的抗药变异
10 . 栽培番茄含有来自野生番茄的Mi1抗虫基因,它使番茄产生对根结线虫(侵染番茄的根部)、长管蚜和烟粉虱三种害虫的抗性。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长管蚜和番茄之间是捕食关系,两者协同进化
B.Mi1抗虫基因的产生是野生番茄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C.在含Mi1基因的番茄植株上生长的烟粉虱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
D.长期种植含Mi1基因的番茄,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