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科学家对某小岛上的中地雀种群进行了连续多年观察。调查发现,持续干旱后中地雀的喙平均深度变大,改食更大、更硬的坚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压力加快了中地雀种群喙的进化进程
B.可遗传的变异能够导致喙的深度存在个体间差异
C.干旱前后,每只中地雀的喙大小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D.在干旱年份,喙深度大的中地雀个体具有更多生存和繁殖机会
2 . 科学家对某地一种蟹的体色深浅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对不同体色的蟹数量不同的最合理解释是(       
A.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繁殖能力弱
B.中间体色与环境颜色相适应,不易被天敌捕食
C.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食物来源太少
D.中间体色是一种适应性更强的新物种
2020-07-0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某海岛上,因为经常有大风天气,昆虫中无翅的或翅特别发达的个体比翅普通(中间型)的更易生存,长此以往形成了现在的无翅或翅特别发达的昆虫类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昆虫翅的变异是多方向且可遗传的
B.昆虫翅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C.大风在昆虫翅的进化过程中起选择作用
D.自然选择使有利变异得到保留并逐渐积累
2020-01-09更新 | 5084次组卷 | 4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外国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学考) 试题
4 . 兰花螳螂的步足演化出现了类似花瓣的构造和颜色,还能随花色的深浅调整身体的颜色,使它能在兰花丛中等候以捕食猎物。兰花螳螂的这种演化是
A.突变后经人工选择的结果B.人工选择后再突变的结果
C.突变后经自然选择的结果D.自然选择后再突变的结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