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被授予2006年中国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之一是将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育成了具有相对稳定的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小麦与偃麦草的杂交属于远缘杂交,远缘杂交的难题主要有三个:杂交不亲和,杂交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
(1)普通小麦(六倍体)与偃麦草(二倍体)杂交所得的F1不育说明了什么?_____
(2)要使F1可育,可采取什么方法?_____。这种新物种的形成方式与一般物种形成方式的不同之处在哪些方面?_____
(3)普通小麦与偃麦草属于不同的物种,这是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我们可以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物种的形成(如图),请填出相应的生物学名词。

_____
_____
_____
2022-03-31更新 | 487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07:生物的进化重点练-2021-2022学年上海市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重难点总复习(沪科版2020必修二)
2 .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他从化石中提取、测序并绘制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草图,分析了现代人类和已灭绝古代人类的基因差异,并发现尼安德特人是当今人类的近亲,在人类进化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下图表示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黑猩猩之间线粒体DNA(mtDNA)特定序列的碱基对差异。

(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
(2)除了线粒体外,真核细胞内含有少量 DNA的细胞器还有________
(3)除了 mtDNA 外,Y 染色体也可用于追踪人类起源,Y 染色体的路径为________ (母系/父系)遗传。
(4)1974 年,古人类学家在埃塞俄比亚阿法(Afar)地区发现了距今 300 万年至 360 万年的人亚科化石。对其骨骼进行分析表明,她既能直立行走,又仍是一个树木攀缘者。这为人类进化提供了_______。
A.胚胎学证据B.比较解剖学证据C.生物化学证据D.古生物化石证据
(5)人类进化过程中,基因 R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增加,而基因 E在该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减小,则该种群中更容易在当时的环境中生存的个体携带________(R/E)基因。
(6)下列关于人类进化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
A.可遗传变异为人类进化提供原材料
B.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就越强
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原始灵长类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其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D.人们现在都生活在各种人工环境中,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再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
(7)请依据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黑猩猩之间线粒体 DNA(mtDNA)特定序列的碱基对差异,补充完整下图,方框内填写现代人/黑猩猩/尼安德特人。
_____
(8)现今的人类通常可划分为 4个人种,即黄色人种(蒙古利亚人)、白色人种(高加索人)、黑色人种(尼格罗人)和棕色人种(澳大利亚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4个人种之间在遗传上是开放的,不存在生殖隔离
B.黄色人种和白色人种属于不同的物种
C.人类的进化与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D.4个人种之间的差异体现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人类适应环境变化长期生存
2023-01-11更新 | 435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前练习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3 . 科研人员对某处岛屿上的一种地雀进行研究,发现该鸟类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1977年该岛降水量严重不足,只有产生大而坚硬种子(如图右上角)的耐旱植物生存。1983年降水量充沛,产生小而柔软种子的植物生长茂盛。随后几年没有明显降水量的波动,据图说法正确的是(       

A.地雀喙大小的变化,是自然环境定向选择的结果
B.1978-1983年地雀喙尺寸变大是由于取食大粒种子导致的
C.1985年后喙的尺寸趋于稳定表明该种群数量稳定
D.研究表明喙的大小是由环境改变导致的可遗传的变异
4 . 虽然生存是繁殖的前提,但不能繁殖的生存对进化来说是无意义的,因而繁殖(基因延续)是更本质的。现代综合论在修正达尔文学说和重新解释自然选择原理时,以“繁殖”代替“生存”,用来衡量适应,“最适者生存”变为“最适者繁殖”,并且用适应度(Fitness)这个新概念来定量地表示适应的程度。适应度(相对适应度)常记作W,是指某个群体内某种基因型机体存活并将其基因传递至下一代的相对能力(与其它基因型比较),是衡量个体存活和生殖机会的尺度。规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强的基因型机体的相对适应度W=m0l0/ m0l0=1(表示该基因型个体生育力,表示该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对)适应度越大,基因型机体存活和生殖机会越高,计算公式为W=ml/ m0l0表示基因型个体生育力,表示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选择系数是指某一基因型在选择作用下降低的相对适应度,它反映了某一基因型在群体中不利于生存和繁殖的相对程度,常记作S,计算公式为S=1-W。若一个群体由AA、Aa、aa三种基因型(每种基因型个体的生育力相同,W=l/l0)的个体组成,AA、Aa、aa的比例为3:1:1,他们的后代数分别为1030、1260、140,则AA的选择系数S是(       
A.0.30B.0.70C.0.48D.0.52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5 .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长颈鹿的颈特别长,是由于(  )
A.为了摄食树叶,颈不断伸长,代代相传,愈伸愈长
B.长颈比短颈者有较好的生存机会
C.长颈者影响了遗传基因
D.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达时受到环境的影响
6 . Ⅰ、茉莉酸甲酯(MeJA)是存在于小麦体内的一类生长调节物质,其在干旱胁迫时含量显著增加,可通过促进叶片衰老、脱落,气孔关闭等机制增强小麦的抗旱性。
(1)下列有关小麦体内茉莉酸甲酯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在小麦体内含量很丰富B.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有高效性
C.在合成部位发挥调节作用D.增强小麦抗旱时具有两重性
(2)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与茉莉酸甲酯具有拮抗作用的植物激素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生长素             ②细胞分裂素             ③赤霉素             ④乙烯             ⑤脱落酸
(3)干旱胁迫时,小麦抗旱机制的形成是长期______的结果;茉莉酸甲酯增强小麦抗旱的机制可能还有______等(编号选填)。
①促进光合作用产物向根系积累②增强细胞呼吸③增加根系生长量④光合作用强度下降
(4)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LOX活性及MeJA含量的如表2所示:

LOX活性/nmol·mg-1(蛋白)·min-1

MeJA含量/ng·g-1

穗轴

旗叶

根系

穗轴

旗叶

根系

114.77

126.38

150.22

1.02

6.68

10.6


据此可以判断LOX最可能是_____。
A.催化MeJA合成的酶B.控制MeJA合成的基因
C.促进MeJA降解的激素D.转运MeJA的载体蛋白

Ⅱ、在小麦灌浆期,植株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等物质贮存在小麦种子内。小麦产量的高低不仅与小麦灌浆期植株光合作用的强度有关,还与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和分配有关。小麦光合作用过程如图所示,图中数字编号表示物质,字母表示过程。

(5)小麦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的过程是______(填图中字母);______(填图12中数字编号)作为能量载体,将光能传递给淀粉。
(6)干旱胁迫时,小麦叶片会失绿变黄。此时叶片的色素分离结果示意图是_____
A.B.C.D.

Ⅲ、为探究干旱胁迫下喷施外源MeJA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实验设计包括4个处理:正常灌溉(CK)、喷施MeJA(M)、干旱胁迫(D)和干旱胁迫+MeJA(D+M),实验结果如图(图中字母不同表示存在显著差异)、表所示。

外源MeJA对干旱胁迫下小麦成熟期干物质重的影响
外源MeJA对干旱胁迫下小麦花后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的影响

处理

最大粒重/g

平均灌浆速率/g·d-1

最大籽粒灌浆速率出现时间/d

最大灌浆速率/g·d-1

有效灌浆持续期/d

CK

3.91

0.12

14.77

0.19

22.5

M

4.01

0.12

14.85

0.19

25.2

D

2.58

0.06

13.64

0.10

14.7

D+M

2.69

0.06

13.54

0.11

16.9

(7)实验设计的四个处理中,实验组是______。由图所示实验结果可知,在干旱胁迫下,小麦优先将光合同化产物向______(籽粒/根系)分配。
(8)根据图及表中的实验结果,能否得出“外源MeJA可以缓解小麦因干旱而导致的产量下降”?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认为是否有必要设置M组?请判断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13更新 | 2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生命科学(等级考)试题
22-23高三·云南昆明·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科学家对某地一种蟹的体色深浅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合理的是(       
A.中间体色可能更适应环境,不易被捕食
B.三种体色的蟹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C.深体色和浅体色不是进化的原材料
D.不同体色的形成是基因定向变异的结果
2022-08-22更新 | 198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021高二下·广东·学业考试
9 . 达尔文发现兰花(虫媒传粉)都具有唇瓣结构,但不同种的兰花其唇瓣形态差异极大。图示3种兰花的唇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唇瓣形态的差异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B.唇瓣形态的演化与其它物种无关
C.具有不同唇瓣的兰花可能有共同祖先
D.兰花唇瓣的形态在未来不会继续变化
2021-10-28更新 | 435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藏羚羊是中国特有物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生活在海拔3700~5500米的青藏高原。藏羚羊虽属牛科,头骨构造与齿式同其他牛科动物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且有研究表明藏羚羊与其他羚羊进化距离较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进化的实质是_____
(2)比较藏羚羊与其它牛科动物的头骨构造与齿式,属于生物进化证据中的(       
A、胚胎学证据 B、比较解剖学证据 C、分子生物学证据 D、生物化石证据
(3)要判断藏羚羊与同属羚羊亚科的蒙原羚是否为同一物种,下列依据最可靠的是(       
A、外形差异 B、基因库差异 C、是否存在地理隔离 D、是否存在生殖隔离
(4)下列生物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A、黄浦江里的所有鱼
B、崇明东滩湿地上所有芦苇
C、校园里生长着的各种大树
D、生活在同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鸟类
(5)要较准确地估算藏羚羊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样方法 B、标志重捕法 C、样方法 D、显微镜下计数
(6)图表示某种生物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个体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在t2时种群个体的数量与在t0时种群个体的数量相等
D、从t1到t2,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E、若曲线代表某害虫种群,防治害虫应在t1前进行
F、t1~t2,该种群的出生率逐渐下降,死亡率逐渐上升
II、某研究团队对甲、乙、丙三个地区的藏羚羊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图1中I、Ⅱ、Ⅲ、IV分别对应大(5~8龄)、中(3~5龄)、小(1~3龄)、幼(0~1龄)四个年龄等级(藏羚羊最长寿命8年左右)。图2为某草原中藏羚羊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请据图回答:

(7)图1中甲的年龄结构组成类型为_____型,预测此后一段时间,_____地区种群藏羚羊数目将保持增长。
(8)据图2分析,曲线a~b段藏羚羊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为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小”或“先增加后减少”)。
(9)除了图1和图2中的因素外,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还有(       
A、年龄结构 B、迁入率和迁出率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性别比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