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孔雀鱼雄鱼的鱼身具有艳丽的斑点,斑点数量多的雄鱼有更多机会繁殖后代,但也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关于种群中雄鱼的平均斑点数量,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缺少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增多
B.引入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减少
C.天敌存在与否决定斑点数量相关基因的变异方向
D.自然环境中,斑点数量增减对雄鱼既有利也有弊
2021-06-10更新 | 9437次组卷 | 3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二生物试题
2 . 某地区的小溪和池塘中生活着一种丽鱼,该丽鱼种群包含两种类型的个体:一种具有磨盘状齿形,专食蜗牛和贝壳类软体动物;另一种具有乳突状齿形,专食昆虫和其他软体动物。两种齿形的丽鱼均能稳定遗传并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针对上述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丽鱼种群牙齿的差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两者在齿形上的差异有利于丽鱼对环境的适应
C.丽鱼种群产生的性状分化可能与基因突变和重组有关
D.两种不同齿形丽鱼的基因库差异明显,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物种
2021-10-09更新 | 5573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外、铁一、广附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3 . 非洲干旱环境下生长的金合欢,是具有长达10厘米尖刺的高大树种,尖刺减少水分散失的同时又可抵御动物的啃食。长颈鹿有长达45厘米的舌头,柔软细长的舌头加上长长的脖子可以轻松吃到被尖刺覆盖的金合欢嫩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金合欢的尖刺和长颈鹿的长舌头都是生物适应性的表现
B.生物适应性的形成离不开遗传、变异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C.非洲干旱环境使金合欢出现适应性性状并遗传给后代
D.当环境发生改变后,长颈鹿的适应性有可能变得不适应
4 . “蓺之荏菽(大豆),荏菽旆旆(茂盛)”,数千年前,大豆就作为“五谷”之一广为种植。野生型大豆荚果小、种子小,经过驯化后,大豆荚果变大,籽粒肥大。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驯化使大豆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B.驯化使控制大豆种子大小的基因发生定向变异
C.大豆相关性状的变化趋势体现了协同进化
D.现代大豆性状更符合人类需求是获得性遗传的证据
2023-02-14更新 | 968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一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雷鸟羽色春夏多为有横斑的灰褐色,冬季则换成白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雷鸟含有的全部羽色基因构成了雷鸟的基因库
B.冬季雷鸟白色羽的基因频率变大,横斑羽的基因频率降低
C.为了适应冬季白雪皑皑的环境,雷鸟的羽毛变成白色
D.雷鸟的羽色随季节而变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023-03-19更新 | 52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6 . 桦尺蛾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将某桦尺蛾种群分成两组,分别迁移到A、B两个区域,A地是煤炭工业重镇,B地是闭塞的山区,数年后抽样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区域

SS(%)

Ss(%)

ss(%)

A

80

18

2

B

2

8

90

A.A地S基因的频率为89%,B地S基因的频率为6%
B.A地的大部分s基因突变为S基因,故S基因的频率升高
C.从上述材料可知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D.从上述材料可知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7 . 据央视报道,最近有一群来自江苏大丰的麋鹿在湖北洞庭湖安家落户(两地区麋鹿为同一物种)至此国内的麋鹿三大种群(还有北京南海子的麋鹿)齐聚洞庭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南海子的麋鹿、江苏大丰的麋鹿到达湖北后,通过变异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
B.外来麋鹿种群迁入湖北洞庭湖之前,三大麋鹿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C.判断若干年后湖北洞庭湖麋种群是否进化的依据是统计基因型频率有无改变
D.麋鹿三大种群齐聚洞庭湖,扩大了原住麋鹿种群的基因库,提升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2023-02-07更新 | 385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8 . 建立者效应是指由为数不多的几个个体所建立起来的新种群。遗传变异和特定基因在新种群中的呈现将完全依赖这少数几个建立者的基因,从而产生建立者种群,建立者效应形成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新隔离种群的基因库与旧种群基因库有差异,说明已形成新物种
B.图中小部分个体迁移到另一区域自行繁殖会使A的基因频率上升
C.建立者效应中产生的新群体不受自然选择的影响,因此种群未进化
D.新群体因未与其他生物群体交配繁殖,新旧群体之间基因的差异性很小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9 . 抗生素对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种抗生素使用一段时间后,杀菌效果就会下降,原因是细菌产生了抗药性。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达尔文对于遗传和变异的认识还局限于性状水平,不能科学地解释其本质
B.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可遗传的变异,其中就有抗药性强的变异
C.在未使用抗生素时,抗药性强的变异不是有利变异,这样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不占优势
D.抗生素导致细菌产生了抗药性,抗药性强的个体能产生更多的后代,杀菌效果下降
10 . 一种白蛾侵入甲地,对甲地的果树等造成了严重危害。某农业基地用某种病毒防治该害虫,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白蛾在入侵地与果树等生物之间存在协同进化
B.白蛾体内产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不定向的
C.病毒感染会导致白蛾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b年的白蛾种群和c年的白蛾种群的基因库是相同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