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名校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核心模拟卷生物试题
江西 高三 模拟预测 2024-01-06 76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生物与环境、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技术与工程、实验与探究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面色苍白、身体消瘦、撕心裂肺的咳嗽”这是鲁迅的小说《药》中提及的“痨病”,它是由结核杆菌侵入肺部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而《北山酒经》中“用酵四时不同,寒即多用,温即减之”描述的是酵母菌。下列有关结核杆菌和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核杆菌与酵母菌均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产生 ATP
B.结核杆菌细胞内无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细胞器,而酵母菌有
C.结核杆菌和酵母菌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均为核糖核苷酸
D.结核杆菌和酵母菌都属于生命系统的细胞层次,均具有生物膜系统
2. 脂滴是细胞内中性脂质的主要贮存场所,广泛存在于细胞中。最新的研究表明,脂滴是一个复杂、活动旺盛、动态变化的多功能细胞器。脂滴能够沿着细胞骨架运动,并与其他细胞器相互作用,可能在脂类代谢与存储、膜转运、蛋白质降解,以及信号传导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还表明,多种代谢性疾病往往都伴随着脂质贮存的异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脂滴属于具膜细胞器,其膜的组成元素有C、H、O、N、P
B.脂滴沿着细胞骨架运动,表明细胞骨架能锚定并支撑细胞器
C.脂滴中脂质彻底氧化分解消耗的 O2量要多于等量糖类消耗的O2
D.异常的脂滴能被溶酶体中的溶菌酶水解,水解产物可被细胞重新利用
2024-01-05更新 | 30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核心模拟卷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3. 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内地上植物产生并归还到林地表面的生物组分,可作为分解者物质和能量的来源,借以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所有有机物的总称。某实验小组欲探究氮添加对杉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CK(不施氮)、N1(20%施氮)、N2(40%施氮)、N3(60%施氮)处理,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林下植被管理方式

处理

纤维素酶活性/U

脲酶活性/U

酸性磷酸酶活性/U

林下植被保留(UP)

CK

N1

N2

N3

1.53±0.32

2.30±0.06

1.99±0.17

1.93±0.18

2.66±0.39

2.74±0.18

2.32±0.19

1.83±0.26

2.30±0.24

2.20±0.31

1.81±0.06

0.89±0.19

林下植被去除(UR)

CK

N1

N2

N3

1.21±0.33

2.14±0.21

2.51±0.11

2.34±0.17

1.46±0.38

2.39±0.35

2.44±0.19

0.89±0.16

2.10±0.31

1.86±0.11

1.50±0.09

0.99±0.18

A.纤维素酶活性的大小可通过测定其分解纤维素产生蔗糖的量来反映
B.表中两种林下植被管理方式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几种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
C.UR 管理方式下,施氮量为 N2时,对分解者分解凋落物的促进效果更佳
D.相同施氮条件下,UP管理方式下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 UR 管理方式
2024-01-06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核心模拟卷生物试题
4. ATP 的反应一般是亲核取代。ATP 的三个磷酸中每一个都对亲核攻击敏感,每个攻击位点产生不同类型的产物。如对γ磷酸基团的亲核攻击置换出 ADP;对β磷酸基团的亲核攻击置换出AMP,并把焦磷酸酰基转移给攻击中的亲核试剂;对α磷酸基团的亲核攻击置换出 PPi,并以腺苷酸基的形式转移出腺苷酸,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TP水解时转移的基团包括磷酰基、焦磷酸酰基和腺苷酸基
B.图中基团转移时均产生一定的能量,一般与吸能反应相关联
C.对 β位磷酸基因亲核攻击置换出的AMP,可用于合成 RNA
D.对α磷酸基团亲核攻击置换出的 PPi可让DNA 中也存在¹⁸O
2024-01-06更新 | 3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核心模拟卷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5. 在动植物细胞分裂时,有特殊的丝状体出现,故称为有丝分裂。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中动植物细胞染色体移动的方向均与纺锤体有关
B.可通过观察细胞中染色体/核DNA 比值的变化来区别动植物细胞
C.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中心粒在分裂后期随着丝粒的断裂而分开
D.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 DNA数为1:2:2时,核孔运输物质的速率加快
2024-01-06更新 | 3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核心模拟卷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6. DNA 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DNA 分子的多样性与碱基排列顺序有关。下列关于DNA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双链 DNA 分子含碱基对C—G 越多,在体外解旋所需的温度越高
B.若某双链 DNA分子由 100 个脱氧核苷酸组成,则其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有 4⁵⁰种
C.若某DNA分子中(A+T)/(G+C)、(A+C)/(G+T)两个比值相等,则说明该 DNA 为双链
D.每个人 DNA 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故在现代刑侦领域可利用 DNA 指纹技术确定犯罪嫌疑人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7. 转录因子(TFs)具有识别特定 DNA 序列并调控转录的功能。 由于 DNA 通常被组装在核小体(由DNA 和组蛋白形成的染色质基本结构单位)中,导致 TFs的结合位点被隐藏而不能被 TFs识别并结合。科学家们发现有一小部分被称为先锋转录因子(PTFs)的蛋白可以结合被压缩在核小体内的DNA序列,PTFs通过增加染色质的可及性(涉及的范围和内容)来促进其他 TFs的结合。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TFs会促进RNA 聚合酶结合在特定的密码子区域启动转录
B.PTFs可识别特定 DNA序列,有助于解开紧密缠绕的DNA
C.推测 TFs通过改变转录速率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水平
D.DNA 组装在核小体中,有助于适应细胞核内的狭小空间
2024-01-06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核心模拟卷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8. 建立者效应是指由为数不多的几个个体所建立起来的新种群。遗传变异和特定基因在新种群中的呈现将完全依赖这少数几个建立者的基因,从而产生建立者种群,建立者效应形成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新隔离种群的基因库与旧种群基因库有差异,说明已形成新物种
B.图中小部分个体迁移到另一区域自行繁殖会使A的基因频率上升
C.建立者效应中产生的新群体不受自然选择的影响,因此种群未进化
D.新群体因未与其他生物群体交配繁殖,新旧群体之间基因的差异性很小
9. 糖皮质激素(GC)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主要作用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过敏、抗毒素等作用。GC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调控,GC分泌过多时会反馈性作用于垂体和下丘脑,使 GC分泌减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GC可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说明下丘脑和垂体细胞有GC的受体
B.使用GC进行抗过敏治疗时应谨慎用药,以防肾上腺等器官功能减退
C.GC 含量过低时,下丘脑释放递质作用于垂体促使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D.GC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该调节机制可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有利于对机体的精细调控
2024-01-06更新 | 30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核心模拟卷生物试题
10. 肺炎链球菌属于非胞内寄生菌,其主要致病物质是溶血素和荚膜,人体被肺炎链球菌感染后,会表现出发热畏寒、咳痰等症状。发热是由于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导致产生内生致热原(EP)并入脑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继而引起体温调定点上升,最终出现发热症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产生 EP 作用于大脑,释放的介质通过调节体温调定点等引起发热
B.树突状细胞摄取、加工、处理肺炎链球菌的过程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C.辅助性 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D.细胞毒性 T细胞活化后随体液循环,识别并裂解被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细胞
2024-01-06更新 | 3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核心模拟卷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常用于商业化生产,其过程一般为:建立无菌培养物→培养物增殖→生根培养→试管苗移栽及鉴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建立无菌培养物时需分别用酒精和次氯酸钠溶液对叶片、茎尖、花药等进行消毒处理
B.外植体需置于脱分化培养基中,诱导形成不定形的愈伤组织,此组织细胞全能性较高
C.生根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含量比值应大于1,生根培养需给予适当时间的光照
D.若培育的是耐盐植株,则可将获得的试管苗移栽于含高盐土壤中进行筛选后,再推广栽培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2. 某湖泊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是重要的鱼蟹养殖基地。“浮游植物、藻类→草鱼→乌鳢”是该湖泊中的一条食物链,能量流动如图所示,能量的单位是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3.05×1011
B.乌鳢的粪便量属于草鱼同化量和饲料中能量流向分解者的部分
C.该食物链中乌鳢为次级消费者,其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小于8×106
D.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6.9%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3. 研究发现,当枞色卷蛾吞食苏云金芽孢杆菌(Bt)后,Bt毒素蛋白在枞色卷蛾肠道的碱性条件和特定酶的作用下成为活性毒素分子,并与一系列受体蛋白互作后导致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被打开,使得细胞内的 ATP 大量流出,最终导致枞色卷蛾死亡。如图为枞色卷蛾肠道上皮细胞在吞噬Bt前后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Bt活性毒素分子可被枞色卷蛾肠道细胞膜识别和结合
B.ATP 通过肠道上皮细胞的离子通道流出时伴随着 Na⁺的外流
C.在农业生产上可通过 Bt 来控制枞色卷蛾,该措施属于化学防治
D.枞色卷蛾吞噬 Bt后,会在繁殖几代之后产生抗 Bt 毒素蛋白突变
2024-01-06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核心模拟卷生物试题
14. 如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及电泳图谱,其中一种遗传病的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突变、互换及 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条带 3 和条带4代表该病基因的电泳结果
B.12再生一个两病都患孩子的概率为1/16,且该患病孩子一定为男孩
C.Ⅰ2、Ⅰ41基因型相同,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基因型个体可产生4种配于
D.若Ⅲ2和与Ⅰ3基因型相同的一男性婚配,子代出现与1基因型相同个体的概率为 1/8
15. ABA 可促进离体绿豆插条不定根的生成,增加生根数量和生根范围。为探究其促进生长的机理,研究人员探究了 ABA 对生长素(IAA)分泌的影响及 ABA 对绿豆插条基部细胞周期时相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A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插条基部细胞中IAA含量的增加
B.ABA 可能通过影响IAA 的合成或分解来影响生根数量和生根范围
C.ABA 处理后,S期细胞数目可能增加,DNA 合成增多,有利于不定根的发生
D.本实验中除 IAA 和 ABA外,绿豆插条生根还可能与其他内源性激素有关
2024-01-06更新 | 3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核心模拟卷生物试题
16.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检验猪肉是否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SA,具有嗜盐性),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 25 g猪肉样品置于含一定量7.5%氯化钠的肉汤中,处理后转移到无菌均质器(能将样本与溶液或溶剂混匀)内,用10 000 r/min均质1~2m in,吸取25g均质后的样品至盛有225 mL 7.5%氯化钠肉汤的无菌锥形瓶中,振荡培养后,取样接种到血琼脂平板上,过程如图所示。已知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为0.85%;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生长时,可破坏菌落周围的红细胞,使其褪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振荡培养可提高培养液中的氧气含量,有利于菌体的繁殖
B.振荡培养时所用的 7.5%NaCl肉汤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
C.从图示来看,将样品接种到血琼脂平板上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D.若血平板中菌落周围出现透明的溶血圈,则可初步说明猪肉感染了 SA

三、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7. 夏日正午的阳光强烈,沉水植物海菜花光合作用旺盛,产生大量的 O2使水体的溶解氧处于饱和状态。此时水体中的CO2被大量消耗,会诱导海菜花启动 C4 代谢途径,过程如图所示。在低CO2和高O2情况下,Rubisco酶催化加氧反应,即吸收 O2产生CO2,该反应过程称为光呼吸。回答下列问题:

(1)海菜花光反应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图中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的无机物有水分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种)等。海菜花叶肉细胞中丙酮酸产生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
(2)在高 O2低CO2条件下,C5发生氧化并产生光呼吸的中间产物________;在强光下,光反应转换的能量超过暗反应的需要时,会对细胞造成伤害,此时光呼吸可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原因是_________呼吸是一种________(填“吸能”或“放能”)反应。
(3)图中催化CO2固定的两种酶(PEPC、Rubisco)中,与 CO2 ( )亲和力较高的是 PEPC,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根据对光呼吸机理的研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设计了以下实验:A 组实验,即在海菜花叶绿体中完成光呼吸全过程的替代途径,该途径乙醇酸也能降解并产生CO2; B组实验,即在基因编辑基础上同时利用RNA干扰技术,降低叶绿体膜上乙醇酸转运蛋白的表达量;C组实验为不作基因编辑。检测三种不同类型植株的光合速率发现B组光合速率最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进而促进光合作用过程。
18. 细裂银莲花是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和王文采在云南发现并命名的新物种。它的两性花有三种颜色:白色、蓝色和紫色,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 A/a、B/b控制。研究人员以该细裂银莲花为材料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部分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研究人员认为这两对基因为互补基因(某一性状只有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非等位基因共存时才表现出来,互补的非等位基因称为互补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本组合

白×白

白×蓝

白×紫

蓝×蓝

蓝×紫

紫×紫

子代表型

白、蓝、紫

白、蓝、紫

白、蓝、紫

(1)当只有显性互补基因存在时,其表型为____________花,花的颜色由花青素(酚类化合物)决定,基因控制花色性状的方式为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2)请写出第③组亲本的基因型:白花________,紫花__________
(3)研究人员让第③组子代中的紫花个体自交,发现得到的子代中表型及比例为白花:蓝花:紫花=1:6:7。研究人员猜测可能与某种基因型的花粉部分致死有关,基因型为________的花粉有________%死亡,并设计实验验证该猜测。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19. 突触后膜兴奋后产生EPSP电位,EPSP电位可以总和叠加。突触后膜第一次受到刺激(未达到阈值,阈下刺激)便已经产生EPSP电位。EPSP电位产生后迅速发生衰减,此时若受到第二个刺激,则这两个刺激就会发生叠加,以此类推,多个刺激产生的EPSP会进行总和叠加。叠加的电位一旦达到神经元的阈值(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就会爆发动作电位。图1为总和叠加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点时突触后膜处于_______状态,受到刺激X后,b处电位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cd 阶段伴随的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_
(2)图1实验有时也会失败,即当先后多个刺激间隔时间稍长,连续刺激后也不能产生动作电位,说明总和叠加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叠加的电位若超过阈值,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动作电位的幅度通常________(填“会”或“不会”)增大。
(3)图2实验中,用阈下刺激同时刺激A、C后,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说明两者释放的神经递质类型____________(填“均为兴奋型”“分别为兴奋、抑制型”或“均为抑制型”)。同时刺激B、C后,突触后膜电位未发生变化,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若单独刺激B,可能会引起____________离子进入M神经元中。
(4)科研人员继续研究了刺激对完整反射弧的影响。他们先破坏蟾蜍的脑,之后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刺激蟾蜍左后肢中趾趾端,同时开始计时,当出现屈肌反射时立即停止计时。每次刺激前,用清水冲洗蟾蜍中趾,每个浓度进行三次重复实验,记录时间并求出平均值即为屈反射时。实验结果发现,随着硫酸溶液浓度的增大屈反射时减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2024-01-06更新 | 3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核心模拟卷生物试题
20. 某淡水湖经保护和治理之后“水清、岸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升。通过放养鲢鱼、鳙鱼、鳊鱼、中华绒螯蟹等进行“以鱼控草、以鱼抑藻、以鱼净水”,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淡水湖近岸区和湖心区生物的分布存在差异,构成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水生群落中的植物对动物的作用有__________
(2)在春季和夏季该淡水湖群落的外貌和空间结构都会发生改变,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
(3)调查该淡水湖藻类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法,用取样器在水下 一定水深处采样并计数。治理前该淡水湖藻类由于富营养化而大量增殖,当地部门采用“以鱼控草、以鱼抑藻”是指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控制藻类和水草的数量。也可以通过栽种芦苇、菖蒲、荷等挺水植物控制藻类的繁殖,挺水植物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对藻类产生抑制作用。
(4)研究人员调查了该淡水湖(甲湖)及其周边的几个湖泊,得到了不同时期湖泊中藻类的密度和生物量,结果如图所示。各湖泊枯水期藻类的生物量都高于平水期,由图分析原因之是__________
   
(5)“以鱼控草、以鱼抑藻、以鱼净水”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说明该淡水湖在修复过程中主要遵循了生态学的________原理。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21. 毕氏酵母重组菌是将木聚糖酶基因(XynA)连接到含有自主复制序列(PARS)的游离表达载体上,然后转化至已整合表达木聚糖酶基因的毕氏酵母中,筛选得到毕氏酵母重组菌。质粒中的Ori代表复制原点,Ampᶻ 代表氨苄青霉素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②为 PCR,对 XynA 进行 PCR 扩增时并不需要知道 XynA 全部的核苷酸序列,但是必须知道XynA________的核苷酸序列,以便___________
(2)PCR产物中出现了部分非目标序列,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
(3)根据重组质粒分析,切割原质粒和XynA 的限制酶最可能是____________,若 XynA 两端具有PstⅠ的识别位点,但并不建议用限制酶PstⅠ构建重组质粒,理由是______________(答两点)。
(4)外源基因的表达方式有两种,分别是整合到基因组中表达和构建游离的重组质粒进行表达。 目前在毕氏酵母表达系统中均是构建整合型重组菌株进行外源基因重组表达,但是将木聚糖酶基因连接到含有自主复制序列的游离表达载体上,然后转化至已整合表达木聚糖酶基因的毕氏酵母中,可得到表达游离重组质粒的毕氏酵母重组菌。推测自主复制序列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5)研究员以还原糖为原料的发酵基质,探究了酿酒酵母(S. C)、毕氏酵母(P. F)、酿酒酵母和毕氏酵母同时接种(SO)、毕氏酵母和酿酒酵母先后接种(间隔 48 h,S48)四种不同发酵体系的发酵情况,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从实验结果可知,毕氏酵母单独发酵的特点是__________;能够提高酿酒效率的最佳发酵体系是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分子与细胞、生物与环境、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技术与工程、实验与探究

试卷题型(共 21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2
多选题
4
非选择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分子与细胞
2
生物与环境
3
遗传与进化
4
稳态与调节
5
生物技术与工程
6
实验与探究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  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分离方法  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应用  有氧呼吸过程单选
20.65细胞膜的成分  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分离方法  脂质的元素组成单选
30.65酶促反应的因素及实验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单选
40.65ATP的功能及利用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ATP的结构简式及组成  核酸的元素组成及基本单位单选
50.65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  有丝分裂的物质的变化规律单选
60.65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  DNA分子中碱基的相关计算单选
70.85遗传信息的转录单选
80.65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单选
90.85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激素调节的特点  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单选
100.65体温调节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免疫系统的功能单选
110.65植物组织的培养及基本过程  实验操作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综合单选
120.65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单选
二、多选题
130.65细胞膜的功能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协助扩散
140.4利用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  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  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定及应用
150.4细胞增殖的方式及细胞周期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不同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
160.65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微生物的接种方法  其他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三、非选择题
170.65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解答题
180.49:3:3:1和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解答题
190.6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膜电位的变化及相关曲线  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实验解答题
200.65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生态工程的特点及基本原理  群落的主要类型解答题
210.65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  发酵工程的应用实验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