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9 道试题
1 . 一项新的研究揭示,植物进化在长时间的渐变过程中夹杂着短暂的大规模创新,即植物的基本物种也是在进化史早期的一次大爆发式突变中进化而来的。为了验证这一理论,科学家团队分析了248组植物的异同,发现植物结构组成的变化与整个细胞基因组加倍有关。这种加倍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组复制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产生了基因的重复拷贝。结合材料与进化理论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研究说明植物进化是物种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物种交替出现的过程
B.植物进化过程中基因的重复拷贝虽未导致植物形态、结构、功能的改变,但为植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上述研究为共同由来学说提供了比较解剖学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
D.陆生植物比海洋植物进化地位上高等,适应能力更强
2 . 下列有关进化与适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适应相对性的直接原因是遗传的稳定性和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
B.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C.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使具有有利性状的个体生存下来
D.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发生的错误不利于生物形成适应性
2023-11-11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学业水平监测生物试题
3 . 不同个体之间可进行遗传物质的流动,称为水平基因转移(HGT)。HGT被认为是细菌耐药性传播的主要驱动因素。可移动遗传元件是耐药基因发生HGT的必要条件,如质粒、整合子等。整合子是一种可移动的DNA片段,主要包括整合酶基因(int)和可变区。可变区可以携带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耐药基因。耐药基因在重组位点(att)之间的可逆性捕获和剪切过程如下图。整合子若定位在细菌拟核DNA,可将携带的耐药基因“纵向”传播给子代;若定位于质粒上,则可实现耐药基因跨物种的“横向”传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从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分析,HGT属于(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
2.下列关于耐药基因水平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整合子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种类和数量相同
B.整合子对耐药基因的捕获和剪切促进HGT
C.耐药基因水平转移仅发生在同种生物个体之间
D.经水平转移获得的耐药基因不能纵向传播
3.超级细菌对多种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抗生素对细菌的耐药性进行了选择
B.使用抗生素可提高耐药基因的频率
C.HGT可将不同耐药基因整合到同一细菌中
D.耐药基因的“纵向”传播是产生超级细菌的根本原因
4 . 蜜蜂是一种传粉昆虫,它的舌管(吻)较长,适于采集不同花的花蜜,且周身长有绒毛,便于黏附花粉,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我国现有的东方蜜蜂由7个独立种群组成,它们生活在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变异。
(1)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A.个体B.种群C.物种D.群落
(2)根据自然选择学说判断。在一个环境变化剧烈的生态系统中,生存机会相对多的是(       
A.繁殖速度快的种群B.个体体积大的种群
C.食性复杂的种群D.变异性强的种群
(3)蜜蜂可以在不同的植物间传粉,但由于不同植物的花粉与柱头组织细胞之间不能相互识别,使花粉管生长受阻,不能到达子房。这一现象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称为(       
A.遗传和变异B.生存斗争C.地理隔离D.生殖隔离
(4)蜜蜂采蜜时,会受到马蜂或者蚂蚁的攻击和干扰。研究发现茶花花蜜中含有微量的茶多酚,经过茶多酚作用后,蜜蜂对报警信息素发生反应的浓度阈值(引发报警的最低浓度)降低了,因此茶花花蜜可以使蜜蜂变得更“聪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马蜂和蚂蚁对蜜蜂的攻击和干扰属于种间斗争
B.蜜蜂采食茶花花蜜,可以提高其感知外界危险的敏感度
C.茶花花蜜中的茶多酚使蜜蜂发生基因突变,有利于蜜蜂躲避敌害
D.蜜蜂和茶花之间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发生了进化

研究发现,7个东方蜜蜂种群中都存在白细胞激脉受体基因(Lkr),但不同种群家蜂这基因的表达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为研究Lkr在蜜蜂适应环境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将X基因转入实验组家蜂体内,该基因可使Lkr的表达产物减少。检测家蜂对蔗糖发生反应的最低浓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5)对糖敏感性强的蜜蜂倾向于采集花粉为食,反之则倾向于采集花蜜为食。温带地区植物开花呈现明显的季节性,而热带地区常年开花,花粉充足。根据图中实验结果和题干信息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多选)
A.Lkr基因与蜜蜂对糖的敏感性有关
B.Lkr基因表达程度不同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C.温带蜜蜂种群的Lkr基因表达程度比热带地区高
D.不同地区的气候、植物种类、植物花期等主导了蜜蜂进化的方向
2023-10-09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甲岛上某种昆虫(性别决定为XY型)的体色是由基因B/b决定的,雌雄个体数基本相等,且可以自由交配。下图表示甲岛上该种昆虫迁到乙、丙两岛若干年后,调查到的相关体色基因的种类及其频率。

1.下列关于不同岛上该种昆虫体色基因及相关基因型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B1、B2均是B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
B.乙、丙岛上该昆虫的基因库一定发生了改变
C.若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乙岛bb的基因型频率为25%
D.若体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甲岛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16%
2.下列关于不同岛上该昆虫的进化及其原因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岛的该昆虫间已经发生了生殖隔离
B.甲、乙、丙岛间环境条件的差异加速了不定向进化的发生
C.引起乙、丙二岛昆虫进化的因素可能涉及遗传漂变、基因迁移等
D.乙岛中B1基因和丙岛中B2基因的出现是不同环境条件定向突变的结果
2023-09-01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返校联考生物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022年7月21日,在长江游弋了一亿五千万年的“中国淡水鱼之王”白鲟,最终被正式宣布灭绝。就进化史而言,鲟鱼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来自维尔茨堡大学和莱布尼茨淡水生态和内陆渔业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对鲟鱼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他们能够证明,自恐龙全盛时期以来,鲟鱼的遗传物质的变化非常小,鲟鱼基因组能帮助解开脊椎动物祖先的一个重要谜团。比白鲟物种的灭绝,幸运的是长江鲟和中华鲟两个物种已实现了人工保种,但要实现自然种群的恢复任重道远。
1.上述事实为鲟鱼和其他脊椎动物具有共同的祖先的观点,提供的证据是(       
A.分子水平B.器官水平C.胚胎学D.比较解剖学
2.关于鲟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白鲟灭绝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其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B.白鲟和长江鲟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C.鲟鱼遗传物质变化小,世代遗传主要依靠表观遗传
D.长江鲟种群多代繁殖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则种群一定进化
3.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B.血浆中的O2通过扩散方式进入红细胞,也可通过扩散方式出红细胞
C.被动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D.低温不影响变温动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
2023-04-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高二上】【期中考】【西湖高级中学-七彩阳光】
7 . 蜜蜂是一种传粉昆虫,它的舌管(吻)较长,适于采集不同花的花密,且周身长有绒毛,便于黏附花粉,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我国现有的东方蜜蜂由7个独立种群组成,它们生活在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变异。
(1)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
(2)根据自然选择学说判断,在一个环境变化剧烈的生态系统中,生存机会相对多的是(       
A.繁殖速度快的种群B.个体体积大的种群
C.食性复杂的种群D.变异性强的种群

(3)蜜蜂可以在不同的植物间传粉,但由于不同植物的花粉与柱头组织细胞之间不能相互识别,是花粉管生长受阻,不能到达子房。这一项在现代生物进化论中称为(       
A.遗传和变异B.生存斗争C.地理隔离D.生殖隔离

(4)蜜蜂采蜜时,会受到马峰或者蚂蚁的攻击和干扰,研究发现茶花的花蜜中含有微量的茶多酚,经过茶多酚的作用后,蜜蜂对报警信息素发生反应的浓度阈值(引发报警的最低浓度)降低了,因此茶花花蜜可以使蜜蜂变得更“聪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马蜂和蚂蚁对蜜蜂的攻击和干扰属于种间斗争
B.蜜蜂采食茶花花蜜,可以提高其感知外界危险的敏感度
C.茶花花蜜中的茶多酚使蜜蜂发生基因突变,有利于蜜蜂躲避敌害
D.蜜蜂和茶花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发生了协同进化

研究发现,7个家蜂种群中都存在白细胞激酶受体基因(Lkr),但不同种群家蜂这一基因表达的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为研究Lkr在蜜蜂适应环境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将基因X转入实验组家蜂体内,该基因可使表达产物减少,检测家蜂对蔗糖发生反应的最低浓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5)对糖敏感性强的蜜蜂倾向于采集花粉为食,反之则倾向于采集花蜜为食。温带地区植物开花呈现明显的季节性,而热带地区常年开花,花粉充足。根据图中实验结果和题干信息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Lkr基因与蜜蜂对糖的敏感性有关
B.Lkr基因表达程度不同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C.温带蜜蜂种群的Lkr基因表达程度比热带地区高
D.不同地区的气候、植物种类、植物花期等主导了蜜蜂进化的方向
2023-12-03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政附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评估生物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以下小题:
202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瑞典生物学家、进化遗传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aabo),以表彰他在已灭绝的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方面的发现。斯万特•帕博通过对指骨碎片进行DNA测序,发现了一种不为人知的古人类,被命名为Denisova。Denisova体内的EPASI基因,赋予了个体在高海拔地区生存的优势,在现在的藏族人中很常见。
1.DNA测序是一种研究基因结构的重要技术,在古生物学和人类基因组计划中都应用广泛。下列关于该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测定古人类与现代人的DNA序列,可以分析比较二者的亲缘关系
B.对人类基因组测序,无需完成体细胞全部染色体上的DNA序列测定
C.DNA测序可破解出人类各遗传病的发病原因,更好地改善人类的健康
D.通过对植物基因组测序和功能分析,可获取植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说明书”
2.EPAS1基因在Denisova体内存在,在现在的藏族人中也很常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高海拔地区,古人类与恶劣环境进行斗争,定向产生了EPAS1基因
B.高海拔环境对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使EPAS1基因的频率定向改变
C.在气候条件相似的高海拔地区人群中EPAS1基因的基因频率一定相同
D.古人类种群与现代人群中EPAS1基因型频率不同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
9 . 1831年,年仅22岁的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仔细考察了所到之地动植物的化石,发现许多现象是传统观点难以解释的。通过大量的观察和思考,最终他坚信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1)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_______。此外,胚胎学、__________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都给生物进化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下列有关生物有共同祖先证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鲸的鳍和猫的前肢骨骼结构相似,支持现有的脊椎动物有共同的原始祖先的观点
B.大量的化石证据证实了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进化而来
C.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有鳃裂和尾,支持人和其他脊椎动物有共同祖先的观点
D.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存在差异,不支持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观点
(3)以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地雀为例,请完成以下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模型 ________

(4)现代进化理论以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综合了现代遗传理论等,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更科学的解释。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B.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生物变异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朝着一定方向发生改变
D.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必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雄绿头鸭的羽毛有美羽和素羽之分,假设由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雄鸭的羽毛性状,A 决定美羽,a决定素羽。美羽雄鸭羽毛艳丽易被天敌发现,但有利于雌鸭的识别,避免与近似鸭种错交,使生殖失败;素羽雄鸭易躲避天敌,但不利于雌鸭的识别。
环境一:近似鸭种多而天敌少的地区;
环境二:近似鸭种少而天敌多的地区;
环境三:食物比较丰富,近似鸭种少天敌也少的地区;
环境四:食物比较贫乏,没有近似鸭种而天敌数量多的地区。
(5)下列基因频率变化图像与四种环境的对应关系是:

①对应环境_____   ②对应环境_____ ③对应环境_____ ④对应环境_____
(6)科学家们对绿头鸭生活的某一湖泊里不同深度的138种鱼类进行了研究,绘制了部分鱼类的演化过程图(下图中不同数字和字母代表不同的鱼类种群)。由种群X进化成为③④历程约为500万年,③和④成为不同物种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 . 蜜蜂是一种传粉昆虫,它的舌管(吻)较长,适于采集不同花的花密,且周身长有绒毛,便于黏附花粉,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我国现有的东方蜜蜂由7个独立种群组成,它们生活在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变异。
(1)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A.个体B.种群C.物种D.群落
(2)根据自然选择学说判断。在一个环境变化剧烈的生态系统中,生存机会相对多的是(       
A.繁殖速度快的种群B.个体体积大的种群
C.食性复杂的种群D.变异性强的种群
(3)蜜蜂可以在不同的植物间传粉,但由于不同植物的花粉与柱头组织细胞之间不能相互识别,使花粉管生长受阻,不能到达子房。这一现象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称为(       
A.遗传和变异B.生存斗争C.地理隔离D.生殖隔离
(4)蜜蜂采蜜时,会受到马蜂或者蚂蚁的攻击和干扰。研究发现茶花花密中含有微量的茶多酚,经过茶多酚作用后,蜜蜂对报警信息素发生反应的浓度阈值(引发报警的最低浓度)降低了,因此茶花花蜜可以使蜜蜂变得更“聪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马蜂和蚂蚁对蜜蜂的攻击和干扰属于种间斗争
B.蜜蜂采食茶花花蜜,可以提高其感知外界危险的敏感度
C.茶花花蜜中的茶多酚使蜜蜂发生基因突变,有利于蜜蜂躲避敌害
D.蜜蜂和茶花之间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发生了协同进化

研究发现,7个在方家种群中都存在白细胞激脉受体基因(Lkr),但不同种群家蜂这基因的表达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为研究Lkr在蜜蜂适应环境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将X基因转入实验组家蜂体内,该基因可使Lkr的表达产物减少。检测家蜂对蔗糖发生反应的最低浓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5)对糖敏感性强的蜜蜂倾向于采集花粉为食,反之则倾向于采集花蜜为食。温带地区植物开花呈现明显的季节性,而热带地区常年开花,花粉充足。根据图中实验结果和题干信息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Lkr基因与蜜蜂对糖的敏感性有关
B.Lkr基因表达程度不同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C.温带蜜蜂种群的Lkr基因表达程度比热带地区高
D.不同地区的气候、植物种类、植物花期等主导了蜜蜂进化的方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