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和群落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茭白田套养小龙虾(即克氏原螯虾)是青浦练塘一种全新的生态种养模式,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1)茭白叶上有昆虫栖息,根系处有小龙虾和水生生物生活,这种分布体现的群落结构主要为____
小龙虾以田间的杂草、昆虫、水藻、福寿螺等为主要食物,其粪便可为茭白生长提供有机肥料。小龙虾在觅食的同时还可为茭白田松土、搅活水体,更好地促进茭白的生长。
(2)假设小龙虾的食物由30%植物(杂草及水藻)、30%螺和40%昆虫组成,其中昆虫和螺主要以茭白为食,若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5%-20%,则小龙虾增加6kJ的能量,理论上至少需要消耗茭白的能量为____kJ。
(3)小龙虾苗投放到茭白田后,其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
A.当种群数量处于K2时,小龙虾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b点后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投放了饵料
C.在捕捞时应控制小龙虾种群数量保持在K2/2左右
D.小龙虾和福寿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4)长绿飞虱是影响茭白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采食茭白绿色的叶片,据此分析此信息属于____。(编号选填)
①物理信息   ②化学信息   ③行为信息
(5)为减轻长绿飞虱对茭白的危害,常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W诱杀长绿飞虱雄性个体以控制其种群数量,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该防治方法的原理是____
兴趣小组探究了茭白田套养小龙虾对茭白产量、茭白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水中不同动物种类的影响,得到的结果如表所示。

处理

茭白产量(kg/hm2

土壤有机质含量(%)

浮游动物种类

底栖动物种类

茭白-小龙虾共作模式

4080

2.92

33

7

茭白单作模式

3400

2.76

30

6


(6)结合表2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
A.茭白-小龙虾共作模式提高了茭白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B.“有机质→底栖动物→小龙虾”能够实现完整的碳循环
C.采用茭白-小龙虾共作模式,其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D.底栖动物减少、水藻与杂草数量增多,小龙虾的数量可能增多

(7)茭白-小龙虾共作模式不仅实现了茭白、虾共赢,还能调节当地气候、维持土壤肥力,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为____。(编号选填)
①直接价值   ②间接价值   ③潜在价值
(8)将荒地变农田,洼地变虾塘,下列各群落演替与该演替类型不同的是____。
A.草原放牧后的演替
B.海底火山喷发后的演替
C.森林砍伐后的演替
D.村庄荒废后的演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