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氮沉降指大气中的氮元素降落到陆地和水体的过程。科研人员开展实验探究氮沉降背景下刈割(割除草本植物的地上部分)对草地生态系统储碳功能的影响。
(1)草地生态系统中,碳输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____。氮沉降会增加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加剧植物对光资源的竞争,长期氮沉降导致植物多样性降低,从而改变植物群落的____结构,降低植物对光能的利用率。
(2)科研人员在同一人工草地生态系统选取多样性不同的样地开展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1。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
②据图1可知,刈割可在氮沉降背景下更明显地对抗多样性降低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负效应。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____
(3)微生物残体碳是生态系统土壤碳库中有机碳的重要组成,真菌残体碳比细菌残体碳更难降解。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了氮沉降背景下,刈割对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真菌残体碳总量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研究表明在刈割条件下真菌主导的微生物群落可____(填“提高”或“降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及稳定性。

   

(4)在不同动物的种群间会存在竞争。本研究发现,动物的一些生存策略会减少竞争,利于自身生存。下列选项为动物的一些习性,其中有助于减少种间竞争的是____(填序号)。
①帕拉斯猫和藏狐都以鼠兔为食,但它们的活动区域不同;
②为躲避狐狸,兔子选择与狐狸不同区域活动;
③狼可以通过集体狩猎捕食牦牛,而雪豹经常处于独居状态无法捕食牦牛。
2024-02-27更新 | 38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部分高中二模生物试题变式题16-20
2 . 淡水水域富营养化会形成让人讨厌的水华。水华不仅影响水环境景观效果,还引起水源污染。为更好修复水体,开发、利用水生植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4组实验:①香菇草单独种植(T1)、②石菖蒲单独种植(T2)、③香菇草和石菖蒲混合种植(T3)、④不栽植植物的水样(CK)。探究了香菇草、石菖蒲对富营养化池塘污水中总氮质量浓度的净化效果以及它们种植前后鲜重的变化量,结果如图a、图b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香菇草、石菖蒲除了具有抑制水华发生、净化水质作用以外还具有景观美化效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工业污水中的重金属进入池塘后会在香菇草和石菖蒲体内积累、浓缩,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研究小组选择水生植物修复污水而不选择陆生植物修复污水,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
(2)据图a可知,空白对照组污水中总氮质量浓度也会降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3)据图a、图b可知,香菇草和石菖蒲混合种植时污水的净化效果比香菇草单独种植时污水的净化效果______________,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优化富营养化水体造景实验材料,研究小组拟以香菇草和石菖蒲混合种植、香菇草单独种植为对照组,从植物造景的美学性以及植物选择多样性角度设计下一步实验。他们设计的实验组可能是____________
(5)为开发、利用香菇草,研究小组的设计方案是:香菇草和糖渣等加工成饲料→饲料用于喂猪→猪粪用于喂鱼→塘泥作为甘蔗肥料→甘蔗用于制糖。请从物质和能量角度评价该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 . 水生植物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起到重要作用。采用水生植物净化污水,具有处理效果好、投资少、管理成本低、景观美化等功能。某研究组通过生态塘1-人工湿地-生态塘2人工污水生态处理系统,研究生态塘中狐尾藻、水白菜对受污染河水中氮磷的净化效果。人工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剖面图及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表 不同生态塘中N/P去除率及比例

N去除总量/g

比例/%

P去除总量/g

比例/%

生态塘1

618.42

4.98

76.56

2.7

生态塘2

304.04

8.88

24.04

7.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____________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与海洋生态系统相比,生态塘和人工湿地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可知,污水流经生态塘1和生态塘2时,总氮、总磷的去除比例均呈现______趋势,说明水生植物在污水浓度______的污水末端处理环节中,发挥的作用尤为明显。
(3)该系统中的人工湿地和生态塘除了具有生态保护、修复的功能,还兼具生态景观游憩休闲功能。分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人工湿地中栽种的植物应尽量选用本地植物,目的是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4 . 沉水植物对湖泊的净化起着关键作用,在富营养化的湖泊中,其表面会附着大量藻和螺类。为探讨沉水植物、附着藻和螺类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湖泊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__。沉水植物与附着藻之间会竞争__________________等,而螺类与沉水植物、附着藻之间可能存在____________关系。
(2)研究发现,附着藻大量生长的湖泊中,沉水植物长势不佳。螺类对二者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推测出现图中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3)水体富营养化大多是由于其中N、P含量超标所致。研究表明,N元素可以促进附着藻的生长,与正常氮含量相比,三倍氮含量条件下,螺类对附着藻的抑制作用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在富含N、P的环境中,沉水植物长势不佳。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请提出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两条具体措施①______,②______
2022-03-25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三下·广东·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5 . 我国在恢复生态理论与实验研究中取得显著成果,如图是某亚热带地区森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据图可知,恢复生态学主要利用的理论依据是生物群落演替
B.对亚热带森林退化生态系统进行恢复过程中要恢复其结构和功能
C.适当投入相应的物质和能量,可以加快亚热带森林的生态恢复过程
D.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其物种多样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增加
2021-04-16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官厅水库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库,作为北京饮用水水源地,有研究人员对水库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如图为该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动关系简图,相关数值用有机物干物质量表示(单位∶t·km-2·a-1)。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分析,水库中有些浮游动物既可以作为_____________,又可以作为_____________
(2)生态系统中存在一种以死亡生物或有机碎屑为起点的碎屑食物链,分析图可知,植物流入浮游动物的能量占浮游动物总能量的___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食物链在水库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起更重要作用。
(3)由图中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小型鱼虾中的能量除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呼吸散失和流向有机碎屑外,其流向还包括人类的______活动。如果这类活动的强度过大,容易导致水库中的鱼类以低龄群体为主,物种多样性较低,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______下降。因此,只有合理利用资源,才能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官厅水库作为北京主要供水水源地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库区水受到严重污染,出现大面积水华,水质持续下降,至1997年水库被迫退出城市生活饮用水体系。分析水华出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后,随着环境的改善和水质变好,在2007年8月被重新启用作为北京饮用水水源地。
2021-01-09更新 | 21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某城市景观水域如图1所示,图2表示该水域中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字母表示能量值。若干年前,由于生活污水的排入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最终导致水体恶化。近年来,环保部门一方面限制污水排入,一方面引入空心菜人工生态浮岛技术对水体进行修复(图3),效果显著。

(1)此水域中鱼类等动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芦苇等挺水植物、浮萍以及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结构。
(2)据图2分析,此水域中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空心菜人工浮岛作为一种新型的水体修复技术有哪些优点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条),水体得到净化后,其中的生物种类也多了起来,_______________稳定性提高,此处再次被开发成为城市的一处旅游休闲景点,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价值。
8 . 菌根是由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联合体,在菌根形成率低的某高寒草甸实验区进行菌根真菌接种,可提高部分牧草的菌根形成率。下图为接种菌根真菌后实验区内两种主要牧草种群密度和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种群密度的数据应采用各样方调查结果的平均值
B.据图分析,两种牧草中对菌根依赖程度较高的是优质牧草A
C.接种菌种后劣质牧草B减少,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D.此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为因变量
2021-04-24更新 | 646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青龙满族自治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某湖泊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据图回答问题:

(1)该湖泊可以通过_____来抵御和消除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图1为该湖泊生态系统部分组成示意图,从苔草带到沉水植物带,地域分布不同类型生物,这属于群落的_____结构。该湖泊作为一种自然生态系统为当地增加了旅游观光等多方面资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若图1中的生物组成食物链,则不应包括的图中生物是_____
(2)图2中从5到2植物带类型的演变过程,属于_____演替。
(3)如图3是湖泊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若丙粪便中的能量为240 kJ,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80 kJ,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60 kJ,丁从乙中可获得80 kJ的能量。则图中各营养级正常生长,则至少需要植物固定_____kJ的太阳能。
(4)某生物被引入该湖泊后,其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
基因型引入前,原地引入后5年,本地引入后8年,本地
AA42%54%60%
aa14%26%32%

该物种引入前在原地时A的基因频率为_____,该物种在引入前后是否发生进化_____
2021-02-26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1月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
10 . 河流生态系统受到养猪场排出的污水轻度污染后可以随水流逐渐净化。在沿河的甲、乙、丙、丁四处采集了水样进行分析,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样品1、样品2、样品3的取样地点分别为乙、丙、丁
B.样品1中藻类植物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水体中CO2浓度增加
C.样品2中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需氧细菌大量繁殖和藻类植物减少
D.样品3的数据说明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2020-12-21更新 | 934次组卷 | 4卷引用:三轮冲刺卷04-【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河北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