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研究者以某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间伐强度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
间伐强度灌木层草本层
林下植物物种数地上生物量(g/m2林下植物物种数地上生物量(g/m2
M1(0%)10143.195136.22
M2(20%)18183.90988.82
M3(40%)35234.991164.66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者采用_____法选取了地形条件、杉木生长状态基本一致的人工林样地,对其进行不同强度的间伐。3年后通过调查_____,比较林下植物多样性的高低。
(2)调查发现,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林下植物物种数均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_____,可能原因是较高强度的间伐导致树冠层空隙增加,改善了林下_____(答出2点即可)等环境条件。草本层地上生物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间伐改变了群落的_____结构,使植物对资源的利用也发生改变。
(3)与标志重捕法相比,利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调查该人工林的动物资源,其优点有_____。
A.对动物的生活干扰较小B.可同时对多种动物进行调查
C.操作较繁琐,经济成本较高D.连续拍照有益于昼夜连续客观统计
(4)研究发现,流浪猫经常出没的人工林区域中,小型野生哺乳动物和鸟类的数量下降,其可能原因是_____。
A.流浪猫是优势种B.流浪猫的食性广泛
C.流浪猫的捕食能力强D.流浪猫在该生态系统中缺少天敌
(5)对该人工林当年的能量流动进行分析,发现净初级生产量一部分随枯枝落叶被_____利用,还有一部分以木材形式移出了系统,极少部分沿着_____流动。杉木人工林由于植被种类单一,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较差,结合本研究分析,可通过_____措施增强其保持稳态的能力。
2 . 据研究表明入侵植物通过3种途径影响食物网:一是入侵植物能够直接被土著草食者取食,进入土著食物网;二是入侵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过引入新的消费者形成新的食物网结构;三是入侵植物通过非营养作用影响土著生物群落和食物网结构。根据下图分析,错误的是(       

A.途径Ⅰ中入侵植物的加入会引起土著消费者C的生态位发生变化
B.相较途径I,途径II入侵植物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C.如果食物网中食性广的消费者较多,则入侵植物更容易以途径Ⅰ影响食物网
D.“穗状狐尾藻入侵河口湿地后,为一些无脊椎动物和幼鱼提供了觅食和庇护场所,形成了更为复杂的水生食物网结构”这属于通过途径III影响食物网
3 . 通过投放人工鱼礁等措施,构建良好的水环境,开展有计划放养经济海产品的海域称为海洋牧场。某海洋牧场主体养殖海带和牡蛎,为进一步优化布局,提高经济效益,运行一段时间后,对该牧场和对照区域进行了相关生态学调查,数据如下表:

区域

对照区

海带养殖区

(人工鱼礁)

牡蛎养殖区

(人工鱼礁)

人工鱼礁区

(未养殖)

物种丰富度(kind/m3

20.35

20.95

12.11

47.54

无机氮含量(mg/L)

0.67

0.58

0.81

0.57

活性磷酸盐含量(mg/L)

0.83

0.72

0.83

0.73

回答下列问题:
(1)海带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___,与陆地相比海洋的初级生产量较________。人工鱼礁投放海底后,可为海带、牡蛎等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栖息场所,提高了这些经济海产品种群的________
(2)在同一片海域中,表中四个区域出现环境差异,从而引起海洋生物呈现镶嵌分布,这体现出海洋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人工鱼礁区(未养殖)与其他三个海域相比,该海域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较________,据表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
(3)据上表四个区域表层海水无机氮与活性磷含量的调查结果可知,________海水富营养化程度最高,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A.牡蛎的残饵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N、P     B.牡蛎的粪便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N、P     C.藻类等被大量取食,N、P吸收减少   D.雨水冲刷使大量的陆地土壤N、P进入海水)
2024-02-03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治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将是时代的主旋律。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圈是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都能够自给自足的系统
B.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C.对森林群落的计划火烧,是人类科学地对群落演替的控制
D.应通过合理引种吸收N和P能力强的植物来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红耳龟原产于美洲,作为宠物引入我国。由于宠物弃养和放生行为,红耳龟野外种群数量逐渐增大,这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为研究红耳龟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科研人员对某地区红耳龟的种群数量和合性进行了调查。请回答问题:
(1)红耳龟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其同化的能量去向,一部分用于_____,另一部分用于_____
(2)研究人员调查了该地区龟鳖类的种群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红耳龟乌龟中华花龟中华鳖蛇鳄龟
数目(只)14820841
调查结果发现,目前该地区龟鳖类的优势种是_____。红耳龟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及_____是决定其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直接因素。红耳龟与本地物种间的相互选择可能会改变本地群落演替的_____
(3)为研究红耳龟的食性,研究人员解剖了红耳龟和本地龟类中华花龟,统计它们胃内残余食物种类及出现次数,发现中华花龟胃内仅有久雨花科、苋科和鱼类三种食物。红耳龟的残余食物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红耳龟与中华花龟的种间关系属于_____,判断依据_____。红耳龟入侵后,其捕食行为还可能会引起本地的鱼类、贝类等生物的种群密度下降,严重时会使当地群落的_____降低,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_____
2023-08-2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s9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期中生物试题
6 . 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2021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人为因素会影响和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稳态
B.人为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C.人类活动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平衡
D.人为增加生态系统内物种的数目不一定有利于增强其稳定性
7 . 风景优美的西湖如今也受到了因水体污染导致的“富营养化”困扰,于是科研人员通过种植沉水植物在此进行了生态修复工程。

(1)西湖中的植物包括各种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这体现出西湖群落中植物的___结构。整个西湖属于一个___,在受到轻微污染时,它可以通过__来抵抗外界污染,维持稳态。
(2)研究者用菹草、苦草两种沉水植物在西湖不同“实验区”进行种植实验,并测定了各区域水体中的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含量等指标,实验结果如图1、图2所示。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相关问题。
①图1结果主要说明:______
②水样中的叶绿素a含量可代表浮游藻类(单细胞藻类和蓝藻)的数量。由图2可推测两种植物可能对“水华”的暴发起到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请结合图1以及植物代谢和“水华”的相关知识说出作出该推测的理由(写出两点即可)。_____
③根据图1、图2实验结果,有研究者利用两种植物对已在一定程度上被污染的西湖的某些区域进行了生态修复。实施生态修复后,经检测发现该水体中___,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证明这些区域“富营养化”得到了明显缓解。
(3)由上述种植菹草和苦草,使水体中的总氮(TN)、总磷(TP)和叶绿素a的含量均下降等信息可知,为防止北运河水质“富营养化”进一步加剧,可提出的防控措施有:____
2023-06-1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4.4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22-23高三上·山东德州·期末
8 . 森林中,健康的树会产生足够多的防御性化合物,让白蚁敬而远之,但白蚁可以在短时间内粉碎病弱或倒下的大树。非洲稀树草原的大白蚁会建造高大蚁丘,这些蚁丘为很多动物提供了食物和庇护所。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健康树木可以通过化学信息防御白蚁的进攻
B.病弱树木的粉碎是种内竞争的结果,有利于森林的更新
C.白蚁的存在能提高森林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速率
D.白蚁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上起不可或缺的作用
2023-01-15更新 | 37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真题变式题6-10
9 . 环境DNA(eDNA)技术是指从环境中提取DNA片段,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定性或定量检测目标生物分布状况的一种新型生物资源调查手段。科研人员拟利用eDNA技术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镇海棘螈的分布进行调查
(1)镇海棘螈数量稀少,不宜用传统的_____________法进行种群数量调查。镇海棘螈以蚯蚓、蜗牛、小型螺类、蜈蚣等为食,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它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研究者统计蚯蚓、蜗牛、小型螺类、蜈蚣等生物量,再根据营养级之间的能量_____________估算评价镇海棘螈的生存状况。
(2)科研人员应在_____________区域设置eDNA检测点,获取环境中的DNA片段。每年11月下旬至第二年的4月为镇海棘螈冬眠期,这是群落_____________的体现,此时不宜开展镇海棘螈eDNA的检测。
(3)镇海棘螈的栖息地植被茂密,但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稳定性较弱,若更有效地就地保护镇海棘螈,你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
(4)eDNA技术具有高灵敏、低成本、无损伤、快捷方便等优点,应用前景广泛,但不能用于_____________。
A.物种多样性的研究B.某种鱼类的食性分析
C.濒危物种的调查D.准确判断物种的实时存在情况
10 . 内蒙古某草原由于长期处于过度放牧和采挖虫草,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研究发现,在所有恢复草原的方法中,施肥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政府禁止过度放牧和采挖虫草后,草原植被得到一定的恢复,属于____________演替,使得群落具有更复杂的空间结构,可吸引更多的动物前来觅食、栖息,动物带来新的种子,植被得到快速恢复,这是________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机制。该草原次级生产量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
A生产者的净初级生产量                 B.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
C.净次级生产量                              D.分解者的生物量
(2)科研人员在初春时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该草原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植被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植物地上生物量g·m-2
对照组(不施肥)6.511.46205.21
农家肥组(有机质为主)7.531.54215.17
氮肥组(尿素为主)12.921.94300.05

①分析表中结果可知施氮肥更有利于草原的植被恢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草原的气候条件,分析两种施肥处理效果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原毛虫是该地区的主要害虫。研究表明引进其天敌治理效果更好,属于____________防治。
(4)该草原恢复到一定水平后,又面临着严重的外来生物入侵问题,原产北美洲麝鼠和白苋种群数量短期内大幅增加,除缺少专食性天敌的制约外,原因还有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点)。
2022-06-15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十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5月阶段性测试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