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会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时,生态系统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下列与生态平衡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足迹越大,生态平衡越容易维持
B.生态平衡时,生态系统的外貌和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C.为防止某些果蝇的危害,可以用性引诱剂进行化学防治
D.群落的季节性只能通过影响群落物种组成影响生态平衡
2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园中饲养的各种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B.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生态系统中只有分解者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3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B.生态系统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C.反馈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D.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低,则恢复力稳定性一定高
4 . 稻鱼鸭系统是通过在水稻田中适时放鱼、养鸭实现稻鱼鸭共生、鱼米鸭同收的复合生态农业系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稻鱼鸭系统实现了从时间和空间上对生物资源的合理配置
B.稻鱼鸭系统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实现了农产品的高产出
C.与普通水稻田单作相比,稻鱼鸭系统具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D.该生态模式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属于无废弃农业
2023-01-12更新 | 43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校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下实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是(       
A.废弃多年的耕地上会逐渐生长出杂草,进而逐渐出现小灌木林
B.山区植被遭到掠夺式砍伐后,出现水土流失甚至发生泥石流
C.豆科植物能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同时能通过根瘤菌获得含氮养料
D.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消除污染
2023-01-07更新 | 231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洞庭湖,原名“云梦”,古称“八百里洞庭”,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湖中含有多种水生植物,浮游动植物及植食性,肉食性鱼类等。洞庭湖临近水系中某人工鱼塘部分能量流动如表所示,其中X表示能量流动的去向之一,Y为能量值,能量单位为J·cm-2·a-1,肉食性动物均作为第三营养级,忽略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类型X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生物体中未被利用的能量传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同化人工投放的有机物的能量
生产者44.05.095.020.00
植食性动物9.51.511.0Y5.0
肉食性动物6.30.56.50.711.0
(1)据表分析,X是指______的能量,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值为______,Y的大小为______。能量从植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用百分率表示)。
(2)洞庭湖中的多种水生植物,浮游动植物及植食性、肉食性鱼类之间形成了复杂的营养关系(食物网),在食物网中食物链彼此纵横交错的原因是_______
(3)自2020年实现常年禁捕以来,洞庭湖实现了人退水清,鱼繁鸟育。部分洲岛形成常态化湿地,成为鸟类重要栖息地。短短两年,仅在湿地区域发现的已经恢复的植被种类就多达四五十种,多样性迅速恢复,这是实施禁捕之后洞庭湖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实施禁捕政策对洞庭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意义在于______
2023-01-04更新 | 29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21-22高二·全国·课后作业
判断题 | 较易(0.85) |
7 . 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灾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      )
8 . “生态桥”工程将某果园废弃枝条和落叶集中进行处理,加工成优质有机肥后再施加到果园土壤中,减少土地占用,减轻焚烧污染,同时提高水果产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果树可以吸收并利用优质有机肥中的无机盐和化学能
B.优质有机肥中的化学能来源于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C.只需施用优质有机肥就能维持该果园水果的持续高产
D.“生态桥”工程主要遵循生态工程原理中的协调原理
9 . 北极北部冰雪覆盖的荒原地带和北极南部森林群落之间的过渡地区被称为苔原。在苔原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稀少,其他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依靠地衣来维持生命活动。而热带雨林地区的物种资源十分丰富,当遭到一定程度破坏时可以保持原状。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遭到破坏,恢复原状,体现的是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苔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相对较少,恢复力稳定性较弱,抵抗力稳定性也较弱
C.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很强
D.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是引入外来物种,增加生物种类,改变营养结构
10 . “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也是生态工程最早、最成功的一种模式。下图是无废弃物农业中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_____________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调控,或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_____________,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技术或综合工艺过程。
(2)“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_____________原理。施用有机肥料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因是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肥料所产生的_____________使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提高。
(3)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②③优于④的原因是通过_____________有机废弃物中的物质,既充分利用有机物中的能量又减少_____________
(4)少量有机废弃物排入河流,不会使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能力。
(5)能降解塑料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成分)。
2022-04-01更新 | 518次组卷 | 5卷引用:第3节 生态工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