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淡水水域富营养化会形成让人讨厌的水华。水华不仅影响水环境景观效果,还引起水源污染。为更好修复水体,开发、利用水生植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4组实验:①香菇草单独种植(T1)、②石菖蒲单独种植(T2)、③香菇草和石菖蒲混合种植(T3)、④不栽植植物的水样(CK)。探究了香菇草、石菖蒲对富营养化池塘污水中总氮质量浓度的净化效果以及它们种植前后鲜重的变化量,结果如图a、图b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香菇草、石菖蒲除了具有抑制水华发生、净化水质作用以外还具有景观美化效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工业污水中的重金属进入池塘后会在香菇草和石菖蒲体内积累、浓缩,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研究小组选择水生植物修复污水而不选择陆生植物修复污水,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
(2)据图a可知,空白对照组污水中总氮质量浓度也会降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3)据图a、图b可知,香菇草和石菖蒲混合种植时污水的净化效果比香菇草单独种植时污水的净化效果______________,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优化富营养化水体造景实验材料,研究小组拟以香菇草和石菖蒲混合种植、香菇草单独种植为对照组,从植物造景的美学性以及植物选择多样性角度设计下一步实验。他们设计的实验组可能是____________
(5)为开发、利用香菇草,研究小组的设计方案是:香菇草和糖渣等加工成饲料→饲料用于喂猪→猪粪用于喂鱼→塘泥作为甘蔗肥料→甘蔗用于制糖。请从物质和能量角度评价该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 . 长荡湖位于太湖上游,是太湖流域保护与生态修复的重要屏障。科研人员用菹草、苦草两种沉水植物在长荡湖不同处理区域进行实验,并测量水体中的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含量等指标,实验结果如图1、图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A.由图1可知,种植菹草和苦草均能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总氮和总磷
B.不同处理区域水样中叶绿素a含量的多少可以代表沉水植物的多少
C.由图2可知,菹草、苦草等沉水植物可抑制“水华”的暴发
D.种植适合本地生长且具有修复能力的沉水植物可有效修复湖泊生态系统
3 . 放牧强度可影响人工草地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图1是亚热带某人工草地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牧草净光合产量(净光合产量=光合作用合成量—呼吸作用消耗量)的变化图,G0为不放牧,G1-G3为放牧强度逐渐增强。

据图回答:
(1)与放牧草地相比,8月份不放牧草地净光合产量明显偏低的原因有______
A. 过多枝叶对下层植物有遮光作用            B. 植株衰老组织较多
C. 缺少动物粪尿的施肥作用                      D. 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
(2)5-10月份的最适放牧强度是______(从GO-G3中选填),______月份可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总能量最多。
(3)在牧草上喷32P标记的磷肥,检测32P在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中的放射强度,结果见图2.其中A消费者处于第__________营养级。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生产者体内的32P除被消费者利用外,还有部分进入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1分析,为使牧草净光合产量维持在最高水平,4~10月份需要采取的放牧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B段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
B.伴随含碳有机物被大量分解,NH4+等无机盐离子逐渐增加,使藻类大量繁殖
C.BC段细菌减少的原因是溶解氧减少
D.该流域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2019-01-16更新 | 3969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研究人员对蓝藻水华现象较为严重的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有机碳生产率(不考虑其它生态系统输入到该系统的有机碳)进行了研究。请分析回答:
(1)在湖泊中,随着水深的变化,不同的水层分布着不同类群的生物,这是群落___________的体现;研究_____________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2)研究人员采用黑白瓶法测定溶氧量,来估算湖泊的有机碳生产率,结果如图所示。制作若干个大小相同的黑瓶(不透光)和白瓶(透光),分别在Om、-0.2m、-0.4m、-0.6m和-1.0m取的每一个水深悬挂一个黑瓶和两个白瓶。每个实验瓶注满后溢出三倍体积的水,灌瓶完毕,将瓶盖盖好,立即对每一个水深中的一个白瓶溶氧量(IB)进行测定,作为实验开始时的初始溶氧量。将黑瓶、白瓶曝光培养24h,测定每一水深中黑瓶溶氧量(DB)与白瓶溶氧量(LB)。则每一水层的呼吸量可用______进行估算;每一水层的有机碳生产量(总光合作用生产量)可用___________进行估算。

(3)7月份0.6m以下水深有机碳生产率低于其它月份,推测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018-04-15更新 | 7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十五模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6 . 图表示某养殖塘中各生物间的部分能量流动关系,有关数值用有机物干物质量表示(单位:J•km-2•a-1)。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某些浮游动物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B.小型鱼虾类同化的能量都来自浮游动物
C.捕捞强度过大,易导致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D.有机碎屑能被浮游动物利用,说明生态系统中能量能循环利用
7 . 下图甲表示某流速缓慢的河段,因A、B、C排污口不断排放氮、磷、有害物质a等污染物,使河段水体污染逐渐加重,1、2、3、4表示不同的调查段。图乙表示该河段中3号调查段各营养级的部分生物种类受污染的情况。

(1)受污染的河段中,若生态系统能够恢复稳态,恢复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号调查段。
(2)图乙中生物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除图中所涉及的成分外,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生物体内物质a含量沿食物链逐级增加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3)在4号调查段,若水生植食动物营养级中的鱼类出现大量死亡,将引发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调节,进而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4)研究人员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银鸥的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时间间隔太久,有些被标记的银鸥已经死亡,则所得数据比实际结果__________(用“偏低”/“偏高”表示)。
8 . 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西北部的某些地区年平均降水量越来越少,土地越来越干旱,农作物的产量不断下降,有时甚至颗粒无收。
(1)在干旱的环境中,农作物的根系不能从土壤中吸水,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育抗旱品种是提高农作物抗旱性的基本措施。研究人员通过诱变育种得到一种玉米突变体,经过反复实验,确定该突变体有一细胞核基因能显著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有人计划利用此基因来改造已有的高产但不耐干旱的玉米品种,使其适宜在干旱地区种植,可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如果要利用该基因去改造烟草,那么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有的地区极其干旱,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村民迁出后,弃耕的农田随着时间推移,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将____________
Ⅱ、在减数分裂中每对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换。实验表明,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中,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图是某高等动物一个表皮细胞发生有丝分裂交换的示意图,其中D和d, E和e ,F和f表示某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

交换过程示意图(左:交换前的染色体;右:交换后的染色体)
(4)该细胞在发生有丝分裂交换后,产生的子代表皮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不考虑该生物在产生配子时发生的交换,那么该生物产生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
(6)如果图是该生物的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时发生减数分裂交换后的结果,请
问由它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都发生交换,你认为哪一种分裂方式对于遗传多样性的贡献更大?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3-10更新 | 5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