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河流是陆地表面的“线性天然水道”,也是地球上水循环的重要路径,更是泥沙、盐类和化学元素进入湖泊、海洋的通道。如图表示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自我净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流经该河流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的太阳能和化能合成自养型生物利用的能量之和
B.图中的自我净化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它的基础是正反馈调节
C.河流中有急流和缓流两类生物群落,区别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范围和边界
D.图中 AB段溶解氧大量减少的原因之一是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氧气
2 . 某兴趣小组调查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绘制了相关的食物网,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所有植物和动物构成了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群落
B.图中的兔和鼠等动物可以加快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蛇和猫头鹰的种间关系是捕食,两者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
D.若图中的各种群数量保持平衡,则该草原生态系统就可以保持生态平衡
2023-06-02更新 | 15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风景优美的西湖如今也受到了因水体污染导致的“富营养化”困扰,于是科研人员通过种植沉水植物在此进行了生态修复工程。

(1)西湖中的植物包括各种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这体现出西湖群落中植物的___结构。整个西湖属于一个___,在受到轻微污染时,它可以通过__来抵抗外界污染,维持稳态。
(2)研究者用菹草、苦草两种沉水植物在西湖不同“实验区”进行种植实验,并测定了各区域水体中的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含量等指标,实验结果如图1、图2所示。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相关问题。
①图1结果主要说明:______
②水样中的叶绿素a含量可代表浮游藻类(单细胞藻类和蓝藻)的数量。由图2可推测两种植物可能对“水华”的暴发起到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请结合图1以及植物代谢和“水华”的相关知识说出作出该推测的理由(写出两点即可)。_____
③根据图1、图2实验结果,有研究者利用两种植物对已在一定程度上被污染的西湖的某些区域进行了生态修复。实施生态修复后,经检测发现该水体中___,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证明这些区域“富营养化”得到了明显缓解。
(3)由上述种植菹草和苦草,使水体中的总氮(TN)、总磷(TP)和叶绿素a的含量均下降等信息可知,为防止北运河水质“富营养化”进一步加剧,可提出的防控措施有:____
2023-06-1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4.4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2022·江苏南通·二模
名校
4 . 为了对重金属镉(Cd)污染的水体进行生物修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选择水芹菜、灯芯草和水葫芦三种湿地植物设置了4种配植方式:A.水芹菜3株+水葫芦3株;B.水芹菜3株+灯芯草3丛;C.水葫芦3株+灯芯草3丛;D.水芹菜2株+水葫芦2株+灯芯草2丛。利用水培法模拟被镉污染的人工湿地,检测植物配植对模拟人工湿地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1)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_____,其可吸收污水中的___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以及重金属镉等有害物质,既能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又能防止环境污染。这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
(2)据图1可知,4种配植方式中,第3天时人工湿地中Cd的去除率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组,到第7天时,人工湿地中Cd的去除率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组,由此可说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_____________会促进系统对Cd的去除。
(3)从图2的A组、B组、C组结果比较可知,三种植物净光合速率最大是_____________。综合图1、2结果可知,实验结束时人工湿地中的溶解氧含量与Cd的去除率呈_____________
(4)根系泌氧是指水生植物通过通气组织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运输到根部,并释放到根际土壤或水体的过程。这种现象是长期水体缺氧环境对植物进行_____________的结果。研究证实水生植物根系泌氧有助于植物对水体污染物的去除,这是因为水生植物根系泌氧提高水体溶解氧,有利于好氧微生物在植物根系周围分解_____________,植物可吸收的营养物质增多,植物生长更加旺盛,提高污水净化效率。
2022-04-16更新 | 114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适应性考试(二)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生态护坡就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保护、形成植被的综合护坡技术。下图为胶州湾海岸生态护坡的模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坡地生态系统中耐盐植物,如互花米草、白茅等应该种植在图中__________带,相对耐干旱植物如柽柳、樟毛等,应该种植在__________带,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
(2)人们通过对沙滩培土、引种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坡地生物群落,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方框内表示该水域的能量流动简图, 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第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图中__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4)目前生态护坡在河流、堤岸、高速公路等许多方面逐渐取代传统的砖石、混凝土护坡,请列举生态护坡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3条)。
2023-04-2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章 生态系统的保护 A卷 基础夯实 单元测试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 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6 . 无瓣海桑与芦苇湿地对富营养化水体都具有净化作用,但净化效果有差异。科研人员在热带某地区设置3个水质监测实验点:样地1是未经植物净化的水体,样地2、3分别是流经芦苇湿地和无瓣海桑湿地的水体,按不同季节连续采样,对水样的生化需氧量(BOD,是一种用微生物代谢作用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来间接表示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总氮(TN)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无瓣海桑与芦苇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组成成分) ,是净化水体的主能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湿地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净化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价值。
(2)据图1推测,__________(季节)的有机物污染较为严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3)据图2可知,夏季水体中总N含量较低,一方面由于雨季使水流量增大以及土壤的吸附能力增强,另一方面由于夏季植物_________________,对N的需求量增加,用于合成较多的__________________等生物大分子。
(4)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湿地系统对水体的净化效果较好,且________(季节)净化效率更显著。
(5)在城市建立湿地景观公园对环境污染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设计方案时提高其净化能力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0-12更新 | 91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大联考生物试题
7 . 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野生狼是该地野生马鹿的主要捕食者,马鹿的取食则会影响区域内三角杨的生长。在1998~2001年期间,研究者在马鹿被捕食风险低(左列图)和被捕食风险高(右列图)的地方,分别测定了被啃食的三角杨所占比例(上排图)与三角杨平均植株高度(下排图)。根据这些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马鹿被捕食风险高区域中的三角杨的生长比在马鹿被捕食风险低区域更困难
B.马鹿被捕食风险高区域内被啃食的三角杨所占的比例的变化趋势与马鹿被捕食风险低区域内相反
C.被狼捕食的压力增加可以使马鹿对植物的啃食强度明显下降
D.如果从该生态系统中移除狼,则三角杨的生长将明显加快
2022-04-01更新 | 68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8 . 下图中的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抵抗性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和),图中两条虚线ab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性的正常范围,当受到外界干扰时就偏离正常范围,偏离值为y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恢复到正常范围所需的时间为x。TS表示曲线与正常之间围成的面积,可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依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同干扰,y值越大,表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小
B.x值越大,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大
C.在一定干扰范围内,TS值越大,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低
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如果有同样的y值,则所受干扰程度一定不同
9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1)~(4)题。
材料一:消涨带是指河流、水库水位周期性涨落而形成的最高与最低水位线之间的土地区域,属典型的水-陆生态交错带,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形成了垂直落差达30m的人工消涨带,冬季水位175m左右,夏季水位145m左右。如图1所示。研究者通过固定监测样地,对三峡库区消涨带海拔156~172m区段首次经历冬水夏陆交替前、后的植物组成、个体数量等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样地上的维管植物种数减少了78.2%,与此同时,样地上出现了49种“新种”植物。图2为三峡库区消涨带水位变化图。

(1)消涨带首次经历水陆生境交替变化后,原陆生群落中的大多数植物因不适应这种环境骤变而消亡,请从呼吸作用的角度叙述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与此同时,样地上出现了49种“新种”植物,这些“新种”植物是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意义上的“新种”吗?__________________
(2)三峡库区因人为控制水位涨落而形成的消涨带进行着逆向演替,属于退化的生态系统。请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方面分析,退化生态系统的共同变化特征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习近平同志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因此,现今首要任务是重建消涨带植被,并恢复其功能。
(3)一些濒危植物如疏花水柏枝,因三峡工程而导致其生态环境丧失,应该对其实施_________措施。重建消涨带植被,你认为适合在海拔162m区域生长的植物应具备的特点是_________(多选)。
A.耐水淹       B.不耐水淹       C.耐旱       D.不耐旱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三峡消涨带植被的恢复难度很大,主要原因是______
2021-03-04更新 | 62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0-2021学年高三3月质量检测生物l试题
10 . 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污水排放量增加。为解决居民生活饮用水问题,某水厂建立了水源生态湿地。下图为人工湿地群落组成的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该人工湿地的总能量为_____和水中原有有机物含有的化学能。
(2)湿地中芦苇、绿藻和黑藻等植物的分层配置,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
(3)某化工厂违规排放大量污水,引起部分浮游动物死亡,进一步加重了污染,进而导致更多生物死亡,该过程属于_____调节。
(4)在人工干预下,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_____(填“增加”或“减少”)。若没有人工干预,该湿地最终将发展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主要是由当地的_____决定的。
(5)在下图中,用箭头和必要的文字表示能量的流动方向。

_____
2022-04-01更新 | 22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