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免疫调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2020年2月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揭示了一种精细的DNA复制起始位点的识别调控机制。该研究发现,含有组蛋白变体H2A.Z的核小体(染色体的基本组成单位)能够通过直接结合甲基化酶SUV420H1,促进核小体上的组蛋白H4的第二十位氨基酸发生二甲基化修饰。而带有二甲基化修饰的H2A.Z核小体能进一步招募复制起始位点识别蛋白ORC1,从而帮助DNA复制起始位点的识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核小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一个DNA分子上只可能含有一个组蛋白变体H2A.Z的核小体
C.开发抑制甲基化酶SUV420H1活性的药物,可以用作肿瘤的治疗
D.在T细胞中破坏该调控机制后,T细胞的免疫激活也会受到抑制
2024-04-12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四川省赛区初赛试题
2 . 人偏肺病毒(hMPV)是新发现的一种呼吸道致病病毒,会使患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医学工作者为探究药物A对该病的治疗作用,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均分为两组,先用相同量的hMPV感染两组小鼠,然后甲组注射生理盐水,乙组注射等量的药物A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得两组小鼠体内抗体、吞噬细胞和效应T细胞增加的相对浓度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MPV入侵机体后,效应T细胞、吞噬细胞等细胞均能抵御病毒
B.药物A也能够提高抗体的数量,该抗体能够特异性地识别hMPV
C.药物A能显著提高吞噬细胞的数量,从而增强机体的第一道防线
D.效应T细胞可直接结合病毒并进行清除,但药物A不能提高其数量
2023-04-0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四川省(初赛)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艾滋病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的传染性疾病,下图表示 HIV 侵染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过程,①~⑧代表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IV 能攻击T细胞的原因是T细胞表面的 CD4受体可与 HIV特异性结合
B.②表示逆转录,该过程需要的酶和原料分别为逆转录酶和 4种核糖核苷酸
C.HIV 进入人体后,只能引起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不能引起体液免疫
D.HIV 装配完成后以出芽的形式(过程⑧)释放,其最外面的包膜来源于宿主细胞膜
2021-03-06更新 | 39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四川省赛区初赛试题
13-14高三·天津河北·单元测试
4 . 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DNA疫苗被称为第三次疫苗革命,医学专家将含病毒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注入人体表达后使人获得免疫能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病毒抗原基因与质粒重组时需要DNA连接酶B.病毒抗原基因在体内表达时需要RNA聚合酶
C.重组质粒在内环境中表达后引起机体免疫反应D.注射DNA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相应记忆细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