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反射与反射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0 道试题
1 . 人体被蚊虫叮咬会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现象,痒觉信号通过中间神经元a和b传递到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产生痒觉,并引起抓挠行为。抓挠使痛觉感受器兴奋,经一系列传导可缓解痒觉。“抓挠止痒”的部分神经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蚊虫叮咬人体后引发机体皮肤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最终导致红肿
B.痒觉感受器受刺激后产生的兴奋在中间神经元a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C.据图分析,痛觉神经元释放的Glu不能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D.当中间神经元c兴奋时,抑制痒觉信号传递
9-10高二下·浙江台州·期中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2 . 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C.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2023-12-19更新 | 293次组卷 | 173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东省揭阳市英才华侨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3 . 太极拳是我国的传统运动项目,其刚柔并济、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是通过神经系统对肢体和躯干各肌群的精巧调控及各肌群间相互协调而完成。如“白鹤亮翅”招式中的伸肘动作,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如图为伸肘时动作在脊髓水平反射弧基本结构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射弧的效应器是____及其相应的运动神经末梢。若肌梭受到适宜刺激,兴奋传至a处时,a处膜内外电位应表现为____
(2)伸肘时,图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是____,使屈肌舒张。
(3)适量运动有益健康。一些研究认为太极拳等运动可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在胰岛素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该激素能更好地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____,进入肝肌肉并合成____,降低血糖浓度。
(4)有研究报道,常年坚持太极拳运动的老年人,其血清中TSH(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等的浓度升高,因而认为运动能改善老年人的内分泌功能,其中TSH水平可以作为评估____(填分泌该激素的腺体名称)功能的指标之一。
2023-12-1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六十五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人体运动需要神经系统对肌群进行精确的调控来实现。肌菱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肌肉退行性疾病,患者神经肌肉接头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当神经纤维处于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________,与邻近未兴奋部位形成 _________ ,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导致突触前膜将Ach以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至突触间隙。
(2)图示神经肌肉接头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有机磷杀虫剂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尝试解释有机磷中毒者瞳孔的变化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与补体C5(一种蛋白质)的激活相关。如图所示,患者体内的C5被激活后裂解为C5a和C5b,两者发挥的作用不同。
①据图分析C5a与_______结合后可激活巨噬细胞,后者攻击运动神经元而致其损伤,导致ALS的发生。
②C5b与其他补体在突触后膜上形成__________引起Ca2+ 和Na+ 内流进入肌细胞,肌细胞破裂,原因是__________
5 . 尾悬吊(后肢悬空)的大鼠常被用作骨骼肌萎缩研究的实验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甲组不悬吊;乙组悬吊;丙组悬吊+电针插入骨骼肌刺激。4周后结果显示:与甲组相比,乙组大鼠后肢小腿骨骼肌出现肌萎缩症状;丙组的肌萎缩症状比乙组有一定程度的减轻。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针刺激可沿同一神经元双向传导到大脑皮层和骨骼肌
B.乙组大鼠后肢骨骼肌萎缩与神经-肌肉突触传递减弱有关
C.对丙组大鼠施加的电刺激信号经反射弧调控骨骼肌收缩
D.推测患相应疾病的人通过电针刺激能够治愈骨骼肌萎缩
6 . 下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
B.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C.③处给予适宜刺激,引起④的反应属于反射
D.结构④是肌肉或腺体
7 . 如图是部分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其中“+”表示兴奋,“-”表示抑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甲、乙神经细胞可能与肌肉连接
B.丙兴奋可导致乙细胞相应部位膜上氯离子通道开启
C.若在a点给予适宜刺激,b、c两点均不能发生膜电位变化
D.图示连接方式有利于对运动的精准控制
8 . 为研究神经的兴奋传导,研究人员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剥制了坐骨神经一胖肠肌标本(图甲)。将该标本置于合适的溶液中,它可以保持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图甲中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__________
(2)若乙图为甲图某结构放大图,B细胞为_____细胞。当轴突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①]_____受到刺激,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以_____形式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③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结合,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起兴奋,肌肉收缩。信号就从A传递到了B细胞。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
(3)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在放置该标本的溶液中加入肉毒杆菌毒素,刺激a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023-12-0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升基工程”学业水平监测生物试题
9 . 天冷时,穿高领衣服容易得“衣领综合征”。这种病症大多是由于衣领过高、过硬或领扣、领带扎得过紧,压迫颈动脉窦,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脑部突然缺血,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甚至昏厥、跌倒。如图表示人动脉血压维持相对稳定的一种反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窦神经受损时,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仍可产生兴奋
B.动脉血压的波动可通过神经调节恢复正常
C.“衣领综合征”是反射启动后引起血压升高所致
D.动脉血压维持相对稳定的过程体现了负反馈调节作用
2023-12-0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升基工程”学业水平监测生物试题
10 . 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请分析回答:

(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此反射弧的效应器为________;由图可知,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______的影响。
(2)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图中因抗体1的致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抗体与_______结合,导致胰岛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因此该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3)为研究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材料和仪器: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30只、桑叶提取液、蒸馏水、血糖测定仪等。
②实验步骤:
a、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甲组,另外20只制备成实验性糖尿病的大鼠并随机均分成乙组和丙组。
b、________,并进行数据统计。
c、丙组大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mL/d,甲组和乙组大鼠灌喂_____,连续灌喂4周。期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
d、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③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数量(只)实验开始时(mmol/L)4周后(mmol/L)
103.85±1.283.94±2.20
1019.46±3.9819.00±2.70
1018.62±3.0810.12±2.65
④实验结论: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