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反射与反射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打篮球是一种全身肌肉参与的协调运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过程中交感神经占据优势,出现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等现象
B.躲避敌方进攻时,大脑皮层可接受躯体运动神经传来的兴奋
C.大脑皮层可对脊髓、小脑进行调控,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D.运动员传球时,脑部经和脊神经部参与支配机体内脏器官
2024-01-18更新 | 70次组卷 | 38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考试生物试题
2 . “似曾相识”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词汇,常用来形容见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某一个场景中,突然感觉此刻发生的事情十分熟悉,相同的事物、相同的人、相同的对话,你甚至有点肯定这一幕自己曾经历过,但完全想不起来什么时候、在哪里发生。事实上我们又非常清楚,我们不可能真的经历过、或真的说过一模一样的话。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既视感”。研究发现,此现象的产生与神经系统功能的短暂障碍有关。
(1)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其具有丰富的突起,有利于神经系统实现______功能以调节生命活动。
(2)当你看到某事物而产生“既视感”时,可能会因为迷惑不解而用手挠头发,此反射过程中的效应器是______
(3)“既视感”的发生率似乎与年龄有关,其中有四项相关研究(N、C、Rn、Rp)广泛评估了不同年龄段经历“既视感”的变化,据下图推测“既视感”的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是______
   
(4)“双轨论”(Dual-Processing Explanations)认为,大脑内存在两种能相互协调作用的认知路径来记录感知。作用于A路径的信息通常被个体解读为初始感知,作用于B路径的信息通常能唤醒熟悉感知,即“长时记忆”。由“双轨论”分析“既视感”产生的机理可能是______
3 . 乙醇(酒精)具有刺激性。科研人员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对志愿者酒后相关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饮酒后血液中乙醇浓度升高,视觉受影响,简单反射能力下降
B.饮酒后1.5h血液中乙醇浓度最高,7h时乙醇仍未完全代谢掉
C.简单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形成视觉是一种非条件反射
D.图示中酒后人体相关能力指标的变化是“严禁酒后驾车”的依据之一
4 . 在坐过山车时,人体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等现象,休息一段时间后,上述现象会消失。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坐过山车时出现的生理变化也与激素调节有关
B.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且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C.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是通过反射进行的
D.坐过山车时,人的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
2023-11-02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据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
(2)图中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 _________(选填“激素”或“神经递质”)。研究表明,去甲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主要通过高亲和力转运体回收,其好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两点)
(3)褪黑素通过影响 HPG 轴发挥调节作用,在 HPG 轴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运输到 __________, 促使其分泌促性腺激素(LH);LH 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其增加 __________的合成和分泌。
(4)若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 LH,随后其血液中 GnRH 水平会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0-24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松湖莞中、深大附中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当我们一只脚踩到钉子(受到伤害性刺激)时,该侧肢体屈肌收缩、伸肌舒张,从而弯曲膝盖缩回腿,这是一种屈肌反射。如果刺激强度够大,在屈肌反射的基础上,对侧肢体的伸肌收缩、屈肌舒张, 从而使对侧膝关节保持挺直,以支持体重,这称为对侧伸肌反射。下图为该过程在脊髓水平上反射弧基本结构的示意图。请根据信息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踩到钉子时,迅速缩回受伤的腿,这是一种 __________反射。这种有害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 __________, 会形成痛觉,此过程 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 __________
(2)皮肤感受器受到这种伤害性刺激时会产生兴奋,兴奋以 __________的形式经过 __________(填写字母)传 入中枢,经过中枢的分析处理之后将信息传出,②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样的刺激,却能引起同侧肢体屈肌收缩、伸肌舒张,对侧肢体伸肌收缩、屈肌舒张,由此推测中间神经元 D 是 __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该神经元产生兴奋,释放神经递质,使下一个神经元的膜内外电位差的绝对值 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使得对侧屈肌舒张。
(4)结合题意,分析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的生物学意义是 __________
2023-10-24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松湖莞中、深大附中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为了研究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某同学用去除脑部保留脊髓的“脊蛙”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步骤

处理

实验结果

用 1%的硫酸溶液刺激“脊蛙”后肢趾部皮肤后肢出现屈腿反射
剥去后肢趾部部分皮肤,用 1%的硫酸溶液分别刺激去除皮肤的后肢趾部和保留皮肤的后肢趾部前者不出现屈腿反射,后 者出现屈腿反射
破坏脊髓,用 1%的硫酸溶液刺激保留皮肤的后肢趾部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
分离得到后肢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给坐骨神经一个适当强度电刺激腓肠肌收缩
A.步骤②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的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
B.步骤③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的原因是神经中枢被破坏
C.步骤④可以证明坐骨神经中有传入神经
D.实验证明只有保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2023-10-2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松湖莞中、深大附中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如图所示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在a、c处分别放置电位计。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C.刺激b可观察到a和c的指针均会发生偏转
D.刺激b点可引起骨骼肌收缩,但这不属于反射
9 . 为研究神经的兴奋传导,研究人员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剥制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该标本置于合适的溶液——任氏液中,以保持其活性。神经的兴奋传导离不开神经递质的作用,多巴胺和γ-氨基丁酸(GABA)是常见的神经递质,研究表明其含量与成瘾、抑郁状态有一定关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中所用任氏液的理化性质应与蛙的________接近。
(2)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会收缩。在这个过程中,突触前膜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
(3)在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________
(4)γ-氨基丁酸(GABA)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其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________(填“消耗”或“不消耗”)ATP。突触间隙内的γ-氨基丁酸可通过GABA载体不断被回收至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内。研究发现抑郁患者突触间隙内γ-氨基丁酸的含量较高,可将GABA载体的________(填“抑制剂”或“激活剂”)作为药物施用于患者,缓解抑郁患者的病情。试分析该药物的作用机理:________
2023-10-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10 . 针灸是我国传承千年、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针刺是一种外治法,以外源性刺激作用于身体特定的部位(穴位)引发系列生理学调节效应,远程调节机体功能。2021年科学家揭示了低强度电针刺激小鼠后肢穴位“足三里”可以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其过程如图所示。已知细菌脂多糖可引起炎症反应,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迷走神经是从脑干发出的参与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属于_____(中枢/外周)神经系统。低强度电针刺激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起到抗炎作用,是通过Prokr2神经元进行传导的,请写出该调节过程涉及的反射弧:_____。研究发现,在电针刺激“足三里”位置时,会激活一组位于四肢节段的Prokr2感觉神经元,结合示意图,其延伸出去的突起部分可以将后肢的感觉信息通过_____传向大脑的特定区域。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____(单向/双向)的。
(2)已知细胞外Ca2+对Na+存在“膜屏障作用”。请结合图示分析,临床上患者血钙含量偏高,针灸抗炎疗效甚微的原因是_____
(3)研究人员利用同等强度的电针刺激位于小鼠腹部的天枢穴,并没有引起相同的抗炎反应,原因是_____,这也为针灸抗炎需要在特定穴位刺激提供了解释。
(4)请以健康小鼠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低强度电针刺激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是通过Prokr2神经元进行传导的。
实验思路:_____
实验结果: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