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反射与反射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海马体和前额叶是大脑皮层的两个不同区域。为探究两者如何参与注意力的集中,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者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图1所示)以判断小鼠注意力是否集中。小鼠面前设置五盏灯,随机亮起一盏,若小鼠在规定时间内触碰该灯对应按钮,可获得食物若小鼠触碰其他灯的按钮,或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触碰按钮,均不能获得食物。小鼠识别灯光信号并在规定时间内触碰正确按钮是注意力集中的表现。

(1)小鼠经训练后可熟练使用该装置获取食物,这一学习过程属于_____反射,构成此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
(2)研究者将微电极分别植入小鼠的前额叶及海马体中检测神经元膜电位变化频率(图2所示),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小鼠反应是否关注到灯光信号是否在规定时间触碰按钮前额叶神经元膜电位海马体神经元膜电位
正确膜电位变化频率一致
错误膜电位变化频率不一致
错误膜电位变化频率不一致
小鼠在该装置中看到灯光时,前额叶的神经元兴奋,其膜外电位变化为_____。该实验结果推测小鼠注意力集中需要_____
(3)已知,EB4是前额叶和海马体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受体,与小鼠注意力集中有关。

①研究者在实验组中将含EB4抑制剂的溶液分别注射到小鼠的海马体及前额叶,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两个脑区神经元膜电位变化频率的一致性,结果如图3和图4.对照组的处理为在海马体和前额叶分别注射_____。比较图3和图4结果,说明_____
②海马体和前额叶的神经元通过中间神经元联系,大脑中神经调节蛋白N1促进神经元发育,其与EB4结合可调控神经元末梢γ—氨基丁酸(GABA,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研究者在海马体注射EB4抑制剂后,检测GABA作用的中间神经元的膜电位变化频率,实验结果如图5,可表述为_____。由此可知,注射EB4抑制剂后,GABA作用的神经元兴奋性将_____。据此推测,N1与EB4结合能_____GABA的释放,进而调节中间神经元的兴奋性。

(4)综上推测,促进小鼠注意力集中的机制是_____
2023-11-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生物试题
2 . 冠心病是指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心前区疼痛,导致心率加快,可通过受体阻断药来治疗。预防冠心病,要注意低脂饮食。

(1)研究发现,高血脂沉积在损伤内皮下形成斑块,斑块长大甚至破裂,使血管完全堵塞导致心梗,产生胸痛感甚至心搏骤停,产生胸痛感的中枢位于_______,该过程_______(填“是”或“不是”)反射,理由是_______。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松弛血管平滑肌,使血管_______,改善心脏供血进行临时急救。
(2)心率活动的调节如图所示,该调节过程属于_______调节方式。NE是__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
(3)为证实神经—心肌突触传递的是化学信号进行如下实验:取蛙保持活性的心脏A和 B,并切除心脏B的副交感神经,将二者置于相同的营养液中;刺激心脏A的副交感神经后,其心率变化是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取适量心脏A的营养液注入心脏B的营养液中,推测心脏B心率变化是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
(4)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构成了_______系统,受体阻断药可选择性结合受体,阻止相应信号的作用。现以狗为实验对象,据图选择作用于心肌细胞的受体阻断药(假定给药过程不影响心率),通过检测心率证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率的调节具有拮抗作用。
实验思路: 取甲、乙两组狗,先测定两组狗正常安静状态下的心率,然后甲组用_______处理,乙组用_______处理,再分别检测心率进行比较。
预期结果:_______
3 . 下图1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2、图3分别表示图1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表示效应器的是_______(填字母),由_______组成。
(2)图2中组成突触的结构包括_______(填字母)。d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此过程涉及到的细胞器有_______
(3)图3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_______(填字母),该兴奋状态的形成是Na内流的结果,其进入膜内的方式是_______
(4)兴奋在图2所示处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某同学取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破手指时并未缩手。说明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虽在脊髓,但还会受_______控制。
(5)如图4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5是测得的动作电位变化(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4状态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5中的_______区段的电位。若该神经纤维接受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则图4的指针有何变化?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变”)。
②若将图4中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图5中A点将_______(填“不变”、“上移”或“下移”)。
(6)突触一般是依赖神经递质传递信号的化学突触。但在甲壳类、鱼类以及哺乳类动物的某些部位还存在着电突触,电突触以电流为信息载体(如图6所示,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紧密接触,以离子通道相通),与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传递的两个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
2023-10-12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调研生物试题
4 . 图1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2、图3分别表示图1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的B由_________组成。
(2)图2中,d是_________,内含神经递质,绝大多数神经递质尽管是小分子物质,但仍通过_________方式释放到b中,其意义在于_________
(3)图3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_________(填图中字母);膜内的电流方向是______________
(4)如图4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5是测得的动作电位变化。据图回答:
   
①图4状态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5中的_________区段的电位。若该神经纤维接受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则图4的指针有何变化?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
②图5中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Na+内流引起的是_________区段的变化,_________区段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负到正;若细胞外液Na+浓度升高,C点将__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1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2、图3分别表示图1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表示效应器的是______(填字母),图2中组成突触的结构包括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图3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_______(填字母),该兴奋状态的形成的原因是因为_____________的结果,其进入膜内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填“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3)下图4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装置,图5是测得的动作电位变化,据图回答:
   
①图4状态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5中的区段电位,若该神经纤维接受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则图4指针有何变化?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变”)偏转。
②图5中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Na+内流引起的是_________区段的变化。
(4)上图6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科研小组将三个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给e点一个强刺激,乙电流计指针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偏转;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b点的静息电位将____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2023-09-21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合调研生物试题
6 . 如图甲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图甲中结构c的放大图,图丙为图甲神经纤维上产生兴奋时的电位变化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表示反射弧中的_____。在e处实施刺激引起肌肉收缩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的孩子,大脑皮层厚度会增加,图甲中结构[_____]_____数量将增加。
(2)兴奋在图乙所示结构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_。当兴奋传至突触小体时会引起细胞膜上Ca2通道打开,并使Ca2内流,从而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图中的神经递质会与后一个神经元胞体膜上的_____结合,引发后一个神经元_____(填“兴奋”或“抑制”)。
(3)图丙中c→e过程中细胞膜外的电位变化为_____
21-22高二·全国·单元测试
7 . 下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请据图答题。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反射弧通常由①、②、③、④____________和⑤__________组成。当针刺手指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只能是__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
(3)在未受刺激时,②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处于_________状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
(4)图中的③、④属于两个不同神经元,联系两个神经元的结构称为____________。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是____________,该物质以____________的形式释放到两神经元之间后,与后一神经元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产生兴奋。
2021-10-26更新 | 2184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阶段教学质量调研生物(高考班)试题
8 . 图1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2、图3分别表示图1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效应器的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图3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_________(填字母),该兴奋状态的形成是Na +内流的结果,其进入膜内的方式是___________(协助扩散/主动转运)。

(3)如图4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5是测得的动作电位变化(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4状态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5中的_______区段的电位。若该神经纤维接受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则图4的指针有何变化?__________(向左/向右/不变)。②图5中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Na +内流引起的是_________区段的变化。

(4)假如图6中的Y来自图7中的A,图6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针刺破手指的皮肤,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使突触后膜具有产生______(填“兴奋”或“抑制”)的作用,此反射属于___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是因为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这说明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虽在脊髓,但还会受_____________控制。
2021-10-22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阶段教学质量调研生物(高考班)试题
9 . 图甲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
(2)递质从合成到进入突触间隙的全过程需要能量,所以在突触小体中含较多的________(细胞器)。
(3)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元间信号的传递在神经递质参与下才能完成,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       ]_______融合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4)图乙中的⑥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的膜,当神经递质作用在⑥上会使该神经元产生__________________。神经递质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持续发挥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0-22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阶段教学质量调研生物(高考班)试题
10 . 俗话说“苦尽甘来”,但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即便在苦药里加糖,仍会感觉很苦。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通过研究揭开了其中的奥妙。原来,甜味和苦味分子首先被舌面和上颚表皮上专门的味细胞(TRC)识别,经信号转换后,传递至匹配的神经节神经元。然后.这些信号再经脑干孤束吻侧核(NST)中的神经元突触传导,最终抵达味觉皮层。在味觉皮层中,产生甜味和苦味的区域分别称为CeA和GCbt(如下图)

(1)味细胞上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
(2)神经冲动在①处传递和⑦处传导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传到__________产生甜味和苦味的感觉,该过程是否发生了反射?________________
(3)据上图中的信息解释“甜不压苦”和“苦尽甘来”的生物学机制是:当动物摄入甜味物质,能在CeA产生甜的感觉,但该信息__________(能、不能)传至苦味中枢,所以甜不压苦:但如果摄入苦味物质,在GCbt产生苦的感觉,会____(正、反)反馈作用于脑干中苦味神经元,感觉更苦;同时抑制脑干中甜味神经元,因此“苦尽”才能“甘来”
(4)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相互作用有两种情况,如下图1所示。Sy17基因与图示两种方式有关,科学家检测了野生型(WT)和Sy17基因敲除(Sy17-KO)的细胞两种神经递质(CA和ATP)的释放量,结果如下图2所示。

据图1可知同一种递质不同释放方式的释放量是_________(相同、不相同的)据图2可推测CA囊泡融合方式在WT中为____________,,而在Syu7RO中为__________;Sy17基因缺失_________(影响、不影响)神经递质ATP的释放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