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反射与反射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研究人员发现,当以弱刺激施加于海兔的喷水管皮肤时,海兔的鳃很快缩入外套腔内,这是海兔的缩鳃反射。若每隔1分钟重复此种弱刺激,海兔的缩鳃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图1表示海兔缩鳃反射习惯化的神经环路示意图,图2表示习惯化前后轴突末梢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可知,参与缩鳃反射的神经元有_____个,鳃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结构)。在缩鳃反射过程中,运动神经元释放的递质属于_____(填“兴奋性递质”、“抑制性递质”)。
(2)若在图1中a处给予有效刺激,b、c、d处最先测到电位变化的是_____,原因是神经兴奋以_____形式传到c处,而传到b、d处需要发生电信号到_____再到电信号转换。若在d处给予有效刺激,d处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最终引起鳃收缩,该过程_____(填“属于”、“不属于”)反射。
(3)由图2可知,习惯化产生的原因是:轴突末梢处_____内流减少,导致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突触后膜所在的运动神经元兴奋性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在此过程中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是_____
2023-12-0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2 . 下图 1 表示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引起骨骼肌收缩的部分过程。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 A(受体兼 Na+通道),通道打开,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兴奋传导到 B(另一种受体)时,C(Ca2+通道)打开,肌质网中Ca2+释放,引起肌肉收缩。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_______(结构)组成部分。肌质网释放Ca2+的方式是________
(2)轴突末端释放Ach 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的结构特点,当 Ach 作用于 A 时,在骨骼肌细胞内________(填“能”或者“不能”)检测到Ach,骨骼肌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神经--骨骼肌接头上存在分解 Ach 的胆碱酯酶,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可推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会出现________症状。
(3)神经细胞外的 Ca2+对Na+的内流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成为膜屏障作用,该机制能使神经细胞保持正常的兴奋性。研究小组开展相关研究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血钙较低,肌肉易抽搐痉挛,其原因是_______
②为验证膜屏障作用,研究小组首先用含有Ca2+、Na+等离子的培养液培养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对坐骨神经施加一定刺激,获得膜电位变化的模型(图 2)。然后降低培养液中Ca2+的浓度,其他条件不变,重复实验。
a.图 2 曲线的获得,应采取图 3 中_______所示的连接方式。
b.为达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中,研究小组还需要测定_______
(4)验证屏障作用后,研究小组去除培养液中全部的 Ca2+其他条件不变,然后对坐骨神经施加一定的刺激,结果虽然神经纤维上能发生动作电位,但是腓肠肌未收缩。对轴突末梢的研究发现,其膜上有 Ca2+通道,突触小体中也有一定数量的突触小泡。据此推测Ca2+的作用是_______
2023-09-14更新 | 2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华冲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新型冠状病毒为单链RNA病毒,人体感染该病毒后,通常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人体感染该病毒后,体液中的吞噬细胞会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中吞噬细胞发挥作用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第_______道防线。人体体温过高时要及时进行降温处理,主要原因是_______
(2)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活动,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效应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如果人咳嗽剧烈时会有嗓子疼痛的感觉,疼痛感觉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
(3)人体在消灭侵入宿主细胞的病毒时,要依赖免疫系统产生的_______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病原体,继而通过体液免疫将从宿主细胞内释放的病原体清除。感染该病毒的患者康复后,其血浆可以用于治疗感染该病毒的其他患者,主要原因是_______
(4)当康复者再次感染新冠病毒时,针对该病毒人体内浆细胞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
2023-09-0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4 . 下图表示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甲代表缩手反射弧,则虚线方框围成的结构位于______内。
(2)若在图甲中①处给予适宜刺激,兴奋可传至效应器引起反应,则电流表B指针的偏转情况是______。若在图甲中的④处给予适宜刺激,电流表A、B指针的偏转情况分别是______
(3)图乙中,当神经纤维Na+内流时,产生兴奋。已知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肌无力,原因是______
(4)若图丙中释放的③可以促进Cl-进入细胞,则会引起下一个神经细胞______(填“兴奋”或“抑制”)。若在图丙所示的⑤结构中给予某种药物,再刺激图甲中①,发现电流表B指针不偏转,但发现图丙⑤中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的反应相同,说明该药物是抑制了______(用图丙中的标号表示)的功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体运动需要对肌群进行精准调控,如图1所示,当人的一只脚踩到钉子时,会引起同侧腿弯曲和对侧腿伸展,表现出交互神经支配,从而既避开损伤性刺激,又不会跌倒。该调节过程涉及多个中枢神经元,为多突触反射。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钉子造成的伤害性刺激引起①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_。屈腿反射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________
(2)兴奋传递到神经元②时,兴奋在神经元②上进行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传导,引起②的轴突末梢释放_________,使下一个神经元的膜内外电位差的绝对值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使伸肌舒张。
(3)在上述过程中,此人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同时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也增加,使垂体分泌的_________增多,从而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调节血糖、血压以应对紧急情况。
(4)突触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参与伸腿反射的突触存在于_________(填图中字母)。与膝跳反射相比,图1中的反射所需要的时程较长的原因是_________
(5)如图2所示,鱼和哺乳动物的某些部位存在通过电信号传递的电突触,与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的特点是_________
6 . 肌梭是分布于骨骼肌中的一种感受器, 其中间部分为感觉装置, 两端为收缩成 分, 它不仅能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递感觉信息, 还可以受到肌梭运动神经活动的支配。如图表 示来自屈肌肌梭的兴奋, 经神经系统的精巧调控, 通过屈肌的收缩和伸肌的舒张协调配合完 成屈肘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 ,其神经中枢通常位于________ , 在正常情 况下也受到 ________的意识支配。
(2)图中含有 _____个神经元, 效应器是________及其相连的运动神经末梢。运动神经 末梢与肌肉细胞的接头部位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化学突触, 兴奋在此处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
(3)若肌梭受到适宜刺激产生兴奋,兴奋在传入神经上________ (选填“单向” 或 “双向”) 传导, ________ (填图中字母) 处可以检测到动作电位。
(4)屈肘时,图中的中间神经元接受________ (选填 “兴奋性” 或 “抑制性”)神经递质, 释放 ________(选填 “兴奋性” 或 “抑制性”) 神经递质,作用于伸肌运动神经元的树突或 胞体膜,使________ (选填 “ ” 或 “ ”) 通道打开, 从而实现伸肌的舒张。
7 . 下图(一)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图(二)是一个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表示感受器的是编号__________,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一)中如果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图中ABCD处首先测到局部电流的是______处。
(3)图(二)中的结构“1”表示______________,“1”是由______________产生。 释放的物质“3”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其中“2”(突触小体)提供能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突触间隙中的________________ 是细胞外液。
2022-12-0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北大附属宿迁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8 .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性神经元,能够分泌抑制性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发生 Cl-内流、K+外流,从而造成突触后膜膜电位的改变,使突触后神经元受到抑制。图 1 是与膝跳反射有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①~⑧表示细胞或结构)。发生膝跳反射时,伸肌②收缩,屈肌⑦舒张。回答下列问题:

(1)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_____________(填图 1 中序号)是传入神经。在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该反射弧中___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传递。
(2)图2表示膜电位变化曲线。在膝跳反射过程中,A 点的膜电位变化曲线为甲曲线,其中EF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F点时膜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
(3)图1中__________是抑制性神经元。在膝跳反射过程中,⑤位置的膜电位变化曲线是图2中的________(填“甲”“乙”或“丙”),⑥位置的膜电位变化曲线是图 2 中的______(填“甲”“乙”或“丙”)。
(4)若要检测图1中M点在膝跳反射过程中的膜电位变化,理论上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A.将电表的两极连接于膜外M点两侧,刺激N点
B.将电表的两极连接于膜外M点两侧,刺激感受器
C.将电表的两极分别连接于M点膜内和膜外,刺激N点
D.将电表的两极分别连接于M点膜内和膜外,刺激感受器
9 . 下图表示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引起骨骼肌收缩的部分过程。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A(受体兼Na通道),通道打开,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兴奋传导到B(另一受体)时,C(Ca2通道)打开,肌质网中Ca2释放,引起肌肉收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_____(结构)组成部分。
(2)轴突末端释放ACh方式是_____,Na由通道进入细胞内,其运输方式是_____
(3)当ACh作用于A时,在骨骼肌细胞内_____(填“能”或“不能”)检测到ACh,骨骼肌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____
(4)神经—骨骼肌接头上存在分解ACh的胆碱酯酶,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可推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会出现_____症状。
(5)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_____症状。
10 . 下图是反射弧、突触和神经纤维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a、b中为感受器的是_____。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的控制。
(2)图2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中的1表示_____,1中物质的释放依赖膜的_____性。
(3)图3的①、②、③中的兴奋部位是②,①②间的兴奋传导方向为_____(用箭头和序号①②表示),该方向与膜_____(填“外”或“内”)的电流方向一致。
2021-07-1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期末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