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反射与反射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5 道试题
1 . 褪黑素俗称脑白金,是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内源激素,其分泌有昼夜节律,晚上分泌得多,白天分泌得少,具有调节睡眠的作用。请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1中信息可知褪黑素的分泌是由反射活动产生的结果,此反射弧的效应器是____。人体调节昼夜节律的中枢位于____
(2)光暗信号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兴奋并传递,最终分泌褪黑素,图1中含褪黑素受体的器官有____
(3)由图1可知光暗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属于____调节。有人喜欢长期熬夜玩手机或电脑,从而扰乱了生物钟,易出现失眠等现象,推测其原因是____
(4)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蓝光、绿光和红光对褪黑素分泌量的影响存在差异,酶H是褪黑素合成的关键酶。研究人员利用同等强度的蓝光、绿光和红光分别照射小鼠,所得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2推测,人长期处于____环境中最可能导致失眠,理由是____   
2 . I.我国研究者初步揭示了摄入受毒素污染的食物后,机体恶心、呕吐等防御反应的神经通路,具体过程如图所示。“厌恶中枢”激活后可引发大脑皮层产生与“恶心”相关的厌恶性情绪;呕吐中枢通过调节负责膈肌和腹肌同时收缩的神经元,引发呕吐行为。

(1)图中感觉神经末梢的受体与5-HT结合后产生兴奋,此时发生的信号转换类型是_____
(2)下图为脑干中某突触结构示意图,在该结构中,信息的传递过程包括:_____(选择正确的编号并排序)

①Ⅱ上的离子通道打开
②突触小泡与I融合
③神经递质降解酶进入细胞X
④蛋白M进入细胞Y
⑤神经递质与蛋白M结合
⑥II产生动作电位
(3)研究者给小鼠品尝樱桃味糖精溶液,糖精溶液引起小鼠唾液分泌,随即研究者在小鼠肠道内注射某毒素,小鼠出现呕吐现象。多次重复后,小鼠出现味觉回避反应,即饮用樱桃味糖精溶液的次数和用量显著减少,表现出“恶心”样行为(张口),是由于樱桃味糖精溶液_____。
A.转变为了条件刺激
B.使呕吐中枢兴奋
C.使厌恶中枢兴奋
D.与肠嗜铬细胞毒素受体结合

II.研究发现,脑干中有多种神经元,其中只有表达速激肽基因的神经元(M)能接收到感觉神经传来的信息,并通过释放速激肽传导信息。临床研究发现,化疗药物会激活癌症患者与上述相同的神经通路。
(4)科研人员研发出针对化疗患者的抗恶心药物,结合上述信息以及图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_____。(需答出2点)
(5)化疗引发大脑皮层产生与“恶心”相关的厌恶性情绪_____(属于/不属于)反射活动?原因是_____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3 . 哺乳动物幼崽的母亲依恋行为是生命历程中的第一种社会行为,近期我国科学家揭示了该行为的调控机制。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___。母亲气味作为刺激,使幼崽的相关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向______________传导,经过综合处理最终使幼崽表现出母亲依恋行为。
(2)基因T表达产物是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合成必需的酶。为探究5-HT对幼鼠母亲依恋行为的影响,取一对基因T缺失突变杂合小鼠(+/-)进行杂交,利用杂交子代幼鼠进行如下实验。
①如图1.在测试盒子的两侧分别放置来自幼鼠母亲的巢穴物品(A)和未使用过的巢穴物品(B),幼鼠放置在中间空白处,统计幼鼠在两侧的停留时间,结果如图2所示。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

②为进一步证实上述结论,研究人员对①操作进行了改进:将未使用过的巢穴物品替换为其他雌鼠的巢穴物品,其余处理均相同。所得实验结果支持上述结论。改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母亲气味可激活幼鼠脑中的5-HT能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为5-HT)和催产素能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为催产素)。研究人员提出假设:5-HT能神经元对幼鼠母亲依恋行为的调控需通过催产素能神经元。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以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幼鼠和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预期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
a.基因T缺失纯合突变体   b.催产素受体基因缺失纯合突变体     c.5-HT       d.催产素
4 . 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下图1是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其中,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内括约肌由自主神经控制,不受意识支配。尿道外括约肌由躯体运动神经控制,受意识支配。图2是图1中膀胱及周围部位的放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排尿反射反射弧的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内括约肌均由自主神经支配,但尿道外括约肌却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两类传出神经协调配合对机体排尿的积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成年人突然受惊吓后可能会尿失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腹下神经释放的NE(去甲肾上腺素)一方面促进膀胱逼尿肌舒张,另一方面也会促进尿道内括约肌收缩。同一神经递质在两部位的效果截然相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ACh(乙酰胆碱)的作用效果与NE刚好相反,若使用药物抑制图2中传出神经ACh的释放,可能带来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入尿道的尿液会刺激尿道感受器,神经冲动传入脊髓,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活动,促进逼尿肌收缩。膀胱逼尿肌收缩又促进尿液进入尿道,再次传导兴奋到脊髓,如此反复。这一调节机制对机体排尿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1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2表示下丘脑与垂体(A、B两部分)的两种联系方式(甲、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激素①的名称为_____。图1的下丘脑至少有_____种物质的受体。
(2)在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分泌的激素①经图2中的_______(填“甲”或“乙”或“甲和乙”)联系方式运输到垂体;剧烈运动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经图2中的______(填“甲”或“乙”或“甲和乙”)联系方式运输到垂体。
(3)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先天性甲减)可对哺乳动物心脏发育造成严重影响。科研人员以大鼠为实验材料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下:
指标正常仔鼠先天性甲减仔鼠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
甲状腺激素总量/(pmol/L)20.385.8816.24
心脏质量/mg68.2240.6865.92
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有同学认为通过注射激素②也可缓解的先天性甲减症状,该方案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请出你的理由____
2024-05-2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雅礼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6 . 辣椒素与人体感觉神经元上的受体- TRPV1(可被辣椒素或40 °C以上的温度活化的离子通道蛋白)结合后,能引起Ca2+等阳离子顺浓度梯度内流而产生兴奋,进而引起机体产生痛觉,图1为TRPV1被激活及产生生理效应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TRPV1位于感觉神经元的_____(填“树突”或“轴突”)膜上。吃辣椒时,辣椒素激活感觉神经末梢上的TRPV1后,此时Ca2+通过____(填运输方式)从膜外渗入膜内,将外界刺激转变成电信号。
(2)人吃辣椒后,到产生灼热感,该过程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_________
(3)当一系列的兴奋传递到①处时,突触后膜上膜外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这种兴奋的传递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相比,特点在于_________(答两点)。
(4)图2表示的是TRPV1介导瘙痒反应的部分信号通路,机体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传递痒觉信号,即组胺受体/TRPV1通路和蛋白酶激活受体2/TRPV1通路。研究发现使用TRPV1的拮抗剂治疗轻中度瘙痒患者三周后,其瘙痒程度有显著下降,请结合图分析TRPV1拮抗剂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下图1为缩手反射受大脑皮层控制的反射弧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反射弧中的位点,Ⅰ、Ⅱ表示两个电流表,甲、乙表示两级神经中枢,图2为反射弧中某结构的放大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刺激图中B点电流表Ⅰ、Ⅱ的变化为____;刺激图中C点电流表Ⅰ、Ⅱ的变化为____,可以说明____
(2)图2所示结构为____,写出数字或字母所示的结构名称:②____;④____
(3)在X处给予一个强刺激,描述受刺激区域,膜两侧电位的变化及变化原因:____
2024-03-1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雅礼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长期过度应激是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的重要诱因,抑郁的发生与脑部海马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 的功能密切相关。
(1)应激刺激通过相应的神经通路,将信号传至下丘脑,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此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CRH可通过 HPA轴促进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GC),高浓度 GC可通过一定途径抑制CRH 的产生从而实现精细调控, 推断GC的分泌过程中存在__________________ 调节机制(答2 点)。
(2)正常状态下海马区神经元可产生自发膜电流,为研究CRH 对海马区兴奋传递的影响及其机制,现用CRH 处理大鼠海马区脑切片,检测其兴奋性突触后神经元膜电流,结果如图1。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RH 处理组膜电流产生频率和幅度均___ 。从兴奋传递的结构基础角度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答2点)。
(3)海马区的神经胶质细胞可分泌 LIX 因子,研究者对神经胶质细胞进行了相应处理,检测各组上清液中 LIX 含量,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2(“—”表示不添加)。
   
由图分析, CRH 可通过结合_________ (填“R1”或“R2”或“R1 和 R2”)受体,__________ (填“促进”或“抑制”) 胶质细胞分泌 LIX,从而影响海马区突触传递。
9 . 如图表示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甲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则图①表示____,若在图甲中的④处给予适宜刺激,电流表A、B指针的偏转情况分别是:________
(2)当钠离子内流时产生兴奋,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为____
(3)兴奋在图丙中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
(4)引发组织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叫阈刺激,阈刺激和阈上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水平是相同的,因此动作电位的产生具有“全或无”的特点。请利用图甲所示反射弧和电表A设计实验,证明动作电位的产生具有“全或无”的特点。写出实验方案(电流表用于测定动作电位)。
实验方案:对②处分别进行:____
2024-03-0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10 . 图甲为某同学注射新冠病毒疫苗时,缩手反射弧中某突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在图甲中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某时刻神经纤维上①~⑨连续9个位点的膜电位,已知静息电位为-70mV。回答下列问题:

(1)无意识控制下,手指被针扎后会发生缩手反射,该反射类型是__________。引起该反射发生的神经递质是图甲中的__________,另一种神经递质释放引起的效应是__________。成年人可以准确控制缩手反射而婴儿不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
(2)图乙中的膜电位变化应该是图甲中__________(神经递质)引起的,在④位置上运输的离子主要是__________,其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