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糖皮质激素(GC)在调节免疫、调节血糖代谢方面有重要作用,其分泌受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调控,亦属典型的负反馈调节。如图所示为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HPG轴)与单核巨噬细胞环路,回答下列问题:

   

(1)单核巨噬细胞在免疫调节中能参与人体的第___________道防线,该细胞分泌的IL-1是一种可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这类物质在免疫调节中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存在GC受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
(3)GC 可以用于治疗某些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据图推断,GC可以作为免疫____________(填“抑制”或“促进”)剂。
(4)黄芪多糖(APS)在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显著疗效,其具体的降糖机理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为此,科学家认为制作了DM模型鼠(糖尿病鼠),用黄芪多糖 (APS)对其进行干预,观察DM模型鼠的海马组织中糖皮质激素受体 (GR)mRNA水平,以及HPA轴的功能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CRH/ng·mL-1ACTH/pg·mL-1CorT/ng·mL-1海马CR mRNA 表达
正常对照组19.83±8.2318.96±7.63311.57±22.010.36±0.21
DM模型组23.52±7.0526.54±6.48414.39±29.480.14±0.12
APS 干预组21.62±5.6020.86±7.19346.95±18.920.22±0.04
注: CorT为糖皮质激素GC的一种。
①经分析,本实验中作为对照组的组别为_________________
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模型组大鼠的血ACTH、CorT含量均(显著)增高; 与 DM模型组比较 ,APS干预组大鼠的2种激素含量_________________
③HPA 轴激活的中枢控制复杂,海马作为其负反馈调节的高位中枢,受糖皮质激素为信息因子参与的抑制性调节,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水平的高低显示海马的功能状态。本研究证实,DM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的 GRmRNA水平明显降低,海马对于HPA轴的_____(“抑制”、   “促进”)功能减退。ARS保护高糖环境下的海马组织,改善 HPA轴功能,从而对糖尿病起到治疗作用,据表分析,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024-05-04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2 . 刚刚过去的秋冬季节,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让许多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防不胜防, 下图是支原体和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的免疫过程图解。

(1)能够摄取、处理、呈递抗原的,除DC细胞外,还有_______________(答两种)。
(2)DC细胞将处理后的抗原信息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会分泌________________作用于 B细胞,促进B细胞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 感染过一次支原体肺炎后,短时间内不太容易再感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氨溴索口服液可用于止咳,研究发现北沙参溶液可能也可以治疗病毒性肺炎造成的咳嗽,为了探究北沙参溶液是否具有比氨溴索口服液更好的止咳效果,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①将年龄、性别相同且生理状况相似的3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甲、 乙、丙3组。
②取肺炎病毒气溶胶, 喷雾作用于甲、 乙、 丙小鼠鼻腔,使之感染成为病毒性肺炎小鼠后,分别测定并记录 1 小时内___________________,并对每组数据求平均值。
③接着连续两天在 10 点、16 点分别对甲组饲喂适量蒸馏水,对乙组饲喂_________________   对丙组饲喂__________________   其余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
④第三天10 点分别测定并记录1 小时内甲、乙、丙三组每只小鼠咳嗽的次数,并对每组数据求平均值。
⑤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a. 若饲喂后咳嗽的次数甲>乙>丙,则说明北沙参溶液具有比氨溴索口服液更好的止咳效果;
b. 若饲喂后咳嗽的次数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填“<”“>”或“=”),则说明北沙参溶液和氨溴索口服液的止咳效果相同;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北沙参溶液止咳效果弱于氨溴索口服液;
d. 若饲喂后咳嗽的次数甲=丙>乙,则说明北沙参溶液没有止咳效果。
3 . 丙肝病毒(HC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容易导致慢性丙型肝炎的发作,临床发现大多丙型肝炎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自身免疫病发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肝病毒入侵后,__________细胞会特异性攻击HCV感染的靶细胞,可引起肝脏损伤。
(2)临床观察资料表明,人感染HCV后容易再次被感染,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临床上常使用酶联免疫试剂(ELISA)检测血清中的抗HCV抗体,并作为诊断依据,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该方法不宜作为急性丙型肝炎的常规诊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药物A对丙型肝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为探究其作用机理,科研人员将若干只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先用等量的同种丙肝病毒分别感染两组小鼠,随后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给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药物A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得两组小鼠体内相应物质增加的相对浓度如图所示:

据此可知药物A治疗丙型肝炎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番鸭被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感染后,会造成免疫抑制并引发多种并发症,使养殖业遭受极大的经济损失。下图为番鸭肠黏膜免疫应答的部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当MDRV病毒进入番鸭消化道后,消化道中的胃酸等物质会抵御部分病毒,这属于番鸭免疫系统的___功能。
(2)Th1细胞主要激发___免疫,请用“文字和箭号”将下面免疫过程图补充完整___
   
(3)抗体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二次免疫时合成并分泌抗体的细胞是___抗体在该细胞的___(填细胞器)中合成,抗体分子从合成到分泌出细胞共跨过___层生物膜.
(4)Th2细胞接受抗原信息刺激后,其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___结合,分泌细胞因子,该过程主要激发___免疫,当MDRV病毒再次进入番鸭组织液时,番鸭的免疫系统能迅速清除病毒的原因是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小肠黏膜的固有层中分布着大量的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肥大细胞等,它们是人体黏膜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B细胞被激活后能迅速增殖分化进而产生抗体,部分抗体能够被上皮细胞转运到肠腔中发挥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黏膜免疫系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抗体只能结合细胞外液中的抗原
C.小肠黏膜的体液免疫被激活后,其组织液中含有细胞因子
D.过敏原直接刺激固有层中的肥大细胞而产生过敏反应
2023-09-03更新 | 3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第八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6 . 新冠病毒(Cov-19)侵入人体后,通过识别细胞表面ACE2受体侵染细胞。具有ACE2受体的细胞主要分布在肺部以及肠道。临床新冠重症患者,往往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其免疫细胞遇到Cov-19会产生过量的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可以用于召集、激活免疫细胞,而新来的免疫细胞又可以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进而形成细胞因子风暴。细胞因子风暴发生在肺部会导致肺泡内部渗透压升高,肺泡产生积液,进而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新冠重症主要死因。细胞因子种类繁多, 其中白介素6(IL-6)介导的细胞因子风暴机理如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注:图中细胞均为免疫细胞, Th即为辅助性T细胞。白细胞介素(IL), 干扰素(IFN)均属于细胞因子。
(1)新冠病毒入侵机体后,A处细胞可以是________(举两例)。
(2)从图中病理来看,细胞因子风暴形成的过程需要依赖 Th 细胞对自身的________反馈调节。
(3)无症状感染者被新冠病毒感染后,常常伴随扁桃体红热肿痛等症状,扁桃体是人体重要的外周免疫器官。参照ARDS成因,分析无症状感染者扁桃体组织肿大的原因:________
(4)在了解细胞因子风暴是新冠重症患者重要致死原因之后,研究出如何在临床快速降低重症患者体内细胞因子的治疗方案刻不容缓。科学家制备了一种单抗、“托珠单抗”,已知托珠单抗特异性地结合目标后可以将其凝集沉淀。以IL-6、IL6受体蛋白(IL-6R)托珠蛋白为材料设计实验,并对每组沉淀物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如图
   
注:“+”代表添加了相应物质,“-”代表没添加。
由图推测托珠单体特异性结合的对象是________,简述该单抗可以缓解新冠重症患者病情的原因是________
7 . 新型免疫疗法为治疗癌症提供了更多的选择。TCR-T细胞疗法是通过提取患者T细胞,导入特异性肿瘤抗原识别受体(TCR)基因,再将TCR-T细胞输回患者体内杀伤肿瘤细胞的治疗手段。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能分泌细胞因子,促进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DC/CAF疫苗疗法是将患者的树突状细胞(DC)与CAF融合后作为疫苗,注射到患者体内激活特异性免疫反应,靶向杀伤CAF的方法。关于上述两种免疫疗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DC/CAF疫苗疗法中,CAF充当抗原,融合疫苗具有呈递抗原的功能
B.TCR-T细胞和DC/CAF融合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
C.两种方法均增强了免疫系统的自稳功能,且避免了免疫排斥反应
D.两种方法均对肿瘤细胞有靶向杀伤作用,也只对治疗单一类型的肿瘤有效
8 . 某病毒含有HBs、HBc抗原,其中HBs被用于制作疫苗。如表展示了一些个体体内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结果,+表示阳性,-表示阴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个体HBsHBc抗HBs抗体抗HBc抗体
P1--+-
P2--++
P3++++
P4+-+-
A.P1接种过疫苗,并且从未感染过该病毒
B.P2可能感染过该病毒,并且已经康复
C.P3目前可能正在感染该病毒
D.P4可能最近接种了疫苗
9 . 巨噬细胞表面的CD23识别白色念珠菌(一种真菌)后,其细胞内的一氧化氮合酶被激活,产生一氧化氮,杀灭真菌。研究人员用白色念珠菌感染野生型小鼠和JNK(一种蛋白激酶)基因敲除小鼠,采集了感染前后两种小鼠血细胞中的m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CD23基因,过程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T细胞都是具有摄取处理呈递抗原能力的免疫细胞
B.过程Ⅱ对1个单链cDNA进行20次循环,理论上需要消耗220个引物B
C.野生型和JNK基因敲除组的CD23的数量和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一定不同
D.JNK蛋白激酶抑制剂或一氧化氮合酶激活剂可治疗白色念珠菌的感染
10 . 1913年生物化学家提出了酶促反应的中间产物学说,该学说将酶促反应用下图来表示。目前科学家从溶菌酶等酶结构的研究中,已得到酶与底物形成复合物的X衍射图,从而证明了中间产物的存在。下列关于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科学家利用完全归纳法得出“酶促反应存在中间产物”这一结论
B.图中S、E、P分别代表产物、酶和底物
C.溶菌酶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能分解支原体等微生物的细胞壁
D.血浆中溶菌酶的浓度可以作为一些疾病的诊断指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