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9 道试题
1 . I、秋冬季节容易爆发流行性感冒,其病原体是流感病毒,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感染后,人体产生鼻塞、流涕、咽喉疼痛、干咳以及其它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疼痛、发热等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1)感染病毒后,患者在恢复内环境稳态过程中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
(2)感染病毒后,部分患者会引起发烧,全身疼痛,下图所示为体温调节的部分过程,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①激素甲是指_______________,其弥散到体液中进行运输,却只对垂体起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该生命活动过程中可作用于下丘脑细胞的信息分子有_______________
②受到致热性细胞因子刺激时,机体通过反射弧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经_______________传至效应器,体温调定点上调至38.5℃,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______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
③在一些新冠肺炎患者体内,随着病毒数量的增多,机体会启动“炎症风暴”,以免疫细胞的过度损伤(自杀式攻击)为代价“背水一战”,能诱导宿主细胞裂解死亡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
II、流感病毒其遗传物质是一条单链RNA,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所以这种病毒遗传性极不稳定,很容易发生变异,几乎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都会有所不同。某科研小组对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目的:验证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活鸡胚,DNA水解酶,RNA水解酶,流感病毒通用荧光RT-PCR检测仪
(3)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材料选用活鸡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等量的活鸡胚分成A、B、C三组。
第二步:_________,其中一组不作处理,另外两组分别用适量的DNA水解酶和RNA水解酶处理后备用。
第三步:用显微注射技术向A组活鸡胚中注射适量的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再分别向B、C两组活鸡胚中注射等量的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分别从培养后的活鸡胚中抽取样品,用荧光RT-PCR检测方法测定病毒数量。
③预测实验结果:将坐标系补充完整,并用柱形图表示各组的检测结果______
2023-10-05更新 | 3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生物试题
2 . 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发一系列免疫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表面有识别新冠病毒表面分子标志的受体
B.辅助性T细胞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相同的抗原—MHC复合体的受体
C.感染新冠病毒前,人体血浆中通常不存在对抗该病毒的抗体
D.吞噬细胞可分泌白细胞介素-1促进辅助性T细胞的活化
2023-04-29更新 | 306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返校联考生物试题
3 . 长春花碱是从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中提取出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癌作用。阿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化疗药物,可诱导细胞产生凋亡。某研究小组以裸鼠为实验对象,进行了长春花碱及阿霉素对移植人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影响实验,请根据提供的材料与用具,完善实验分组设计和实验思路,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材料与用具:裸鼠,人乳腺癌细胞,长春花碱溶液,阿霉素溶液,生理盐水,流式细胞仪,注射器等
(说明:裸鼠为胸腺缺失的小鼠;实验中各组处理的溶液浓度、注射量均为适量、等量;以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细胞数为测定指标,流式细胞仪可用于该指标的测定,具体测定方法不作要求)
实验思路: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处理后的裸鼠作如下分组:

甲组

乙组

丙组

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W

腹腔注射阿霉素

1次/天,连续15天

1次/天,连续15天

1次/天,连续15天

③取出每组小鼠的移植瘤细胞,____________。
④统计分析实验数据。
请回答
(1)表中W处理是_____________
请完善①③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请设计一个用于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_____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人的乳腺癌细胞在裸鼠体内长出了肿瘤,并在一段时间后出现了肿瘤扩散,该现象与肿瘤细胞表面_____________有关。选择无胸腺裸鼠作为实验对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阿霉素分子可以嵌入到DNA中,从而抑制核酸的合成,据此推测阿霉素对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的影响可能是____________
③该研究小组推测长春花碱是通过抑制转录进而影响细胞周期的,为验证该推测,可在培养液中添加______________,根据放射性强度可以反映____________
2023-03-11更新 | 2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选考仿真密卷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4 . 使用胰岛素能有预防肾脏移植后糖尿病的发生,但同时也会降低患者的免疫细胞对免疫抑制剂的敏感性。为验证胰岛素会降低免疫细胞对免疫抑制剂的敏感性,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里,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实验材料:PBMC细胞悬液(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细胞培养液、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环孢素、胰岛素、S961、锥形瓶等。
(要求与说明:免疫抑制剂的作用程度可用半致死量IC50表示、即在规定时间内一半免疫细胞死亡时使用的免疫抑制剂浓度,环孢素是一种免疫抑制剂,S961是一种胰岛素受体拮抗剂;实验中涉及的剂量不作具体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1)完善实验思路:
①取锥形瓶若干,随即均分成4组,编号为A、B、C、D,分别加入等量适量PBMC细胞悬液和细胞培养液,用MTT法检测各组活细胞数量并记录。
A组:加入适量细胞培养液;
B组:加入等量适宜浓度的胰岛素溶液;
C组:加入_____,作为对照;
D组:加入_____
②按上述分组加入相应试剂后。将培养瓶放入CO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96h,用MTT法检测各组活细胞数量并记录,计算C、D组的_____,并得出C、D组环孢素的IC50.
(2)预测实验结果:完善下列必标图。并用曲线表示C、D组的实验结果。
_____
(3)①患者肾脏移植后,须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原因是_____
②若实验中A、B组的细胞存活情况相同,说明_____
③进一步研究发现PBMC细胞中_____的表达量增加,说明胰岛素可能是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提高了其活性。为了证明此作用,可增加一组实验组,该组的处理是_____
2022-09-22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
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
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
2019-01-30更新 | 1815次组卷 | 41卷引用:全选考生物模拟卷 模块检测3
6 .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利用包膜上的棘突蛋白(S蛋白)与宿主细胞的受体结合,完成侵染。科学家在研制新冠疫苗的同时,也研发了“中和抗体”,能抢先与病毒包膜上的棘突蛋白结合,阻断病毒侵染宿主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新冠疫苗可能引发机体主动免疫产生“中和抗体”
B.新冠病毒变异株的产生可能导致该“中和抗体”失效
C.“中和抗体”作用后,机体通过细胞免疫将病毒彻底消灭
D.“中和抗体”起效快、亲和力高,适合于老人和小孩
2022-02-21更新 | 252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返校联考生物试题
7 . 生物免疫治疗是目前已知的一种有望完全消灭癌细胞的治疗手段。其中细胞免疫疗法是向癌症患者输入具有抗癌作用的免疫细胞,直接杀伤癌细胞或激发机体抗癌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树突状细胞会识别共同培养的癌细胞,并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到细胞表面
B.树突状细胞将抗原呈递给一起培养的T细胞后,只会引起辅助性T细胞分裂分化
C.专一功能T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后会识别并接触癌细胞,使癌细胞裂解死亡
D.细胞免疫疗法具有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和毒副作用的优点
8 . 2020年3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增新冠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作为血清学诊断标准。已知IgG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抗体,单体IgM以膜结合型出现于B细胞表面,而五聚体感染病毒IgM则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不存在于细胞表面。下图曲线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抗体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体IgM作为抗原的特异性受体,可以识别新冠病毒并引发免疫应答
B.潜伏期1周内无法检测到核酸阳性,是因为血浆中不存在新冠病毒
C.若血清诊断为IgM和IgG阳性,说明此时机体正在剧烈地进行免疫反应
D.IgG数量庞大,可以消灭被感染的体细胞中的新冠病毒
2022-04-23更新 | 23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4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9 . 2018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艾利森和本庶佑,发现了存在于 T   细胞表面的蛋白 CTLA-4 和 PD-1,CTLA-4 是 T 细胞上的跨膜受体,被阻断后 T 细胞易被激活攻击癌细胞, PD-1 是 T 细胞表面的免疫抑制蛋白,是 T 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受体,下图为 T 细胞杀灭癌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PC 可能是巨噬细胞,通过抗原-MHC 分子呈递抗原
B.T 细胞表面的蛋白 PD-1 和 CTLA-4 可以用于抑癌药 物的开发
C.肿瘤患者体内 PD-1 大量表达, 表明肿瘤细胞被大量 的攻击
D.用 PD-1 抑制剂阻止 PD-1 的作用,有助于免疫系统 攻击癌细胞
10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其从侵入宿主细胞至释放出来的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IV和T2噬菌体侵入对应宿主细胞的方式相同
B.图中①过程和②过程可反映出核酸均可自由进出细胞核
C.正常人的基因组中应含有控制HIV逆转录酶合成的基因
D.将CD4受体整合到红细胞细胞膜上,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1-12-28更新 | 49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3)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